《三國志·吳書·朱治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2-04 01:14:16
三國志
原文:
朱治字君理,丹楊故鄣人也。初為縣吏,后察孝廉,州辟從事,隨孫堅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馬,從討長沙、零、桂等三郡賊周朝、蘇馬等,有功,堅表治行都尉。從破董卓于陽人,入洛陽。表治行督軍校尉,特將步騎,東助徐州牧陶謙討黃巾。
會堅薨,治扶翼①策,依就袁術(shù)。后知術(shù)政德不立,乃勸策還平江東。時太傅馬日磾在壽春,辟治為掾,遷吳郡都尉。是時吳景已在丹楊,而策為術(shù)攻廬江,于是劉繇恐為袁、孫所并,遂構(gòu)嫌隙。而策家門盡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及權(quán)兄弟,所以供奉輔護,甚有恩紀。治從錢唐欲進到吳,吳郡太守許貢拒之于由拳,治與戰(zhàn),大破之。貢南就山賊嚴bai6*虎,治遂入郡,領(lǐng)太守事。策既走劉繇,東定會稽。
權(quán)年十五,治舉為孝廉。后策薨,治與張昭等共尊奉權(quán)。建安七年,權(quán)表治為吳郡太守,行扶義將軍,割婁、由拳、無錫、毗陵為奉邑,置長吏。征討夷越,佐定東南,禽截黃巾余類陳敗、萬秉等。黃武元年,封毗陵侯,領(lǐng)郡如故。二年,拜安國將軍,金印紫綬,徙封故鄣。
權(quán)歷位上將,及為吳王,治每進見,權(quán)常親迎,執(zhí)版交拜,饗宴贈賜,恩敬特隆,至從行吏,皆得奉贄②私覿③,其見異如此。
初,權(quán)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數(shù)責(zé)數(shù),諭以道義。權(quán)從兄豫章太守賁,女為曹公子婦,及曹公破荊州,威震南土,賁畏懼,欲遣子入質(zhì)。治聞之,求往見賁,為陳安危,賁由此遂止。
權(quán)常嘆治憂勤王事。性儉約,雖在富貴,車服惟供事。權(quán)優(yōu)異之,自令督軍御史典屬城文書,治領(lǐng)四縣租稅而已。然公族子弟及吳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數(shù),治率數(shù)年一遣詣王府,所遣數(shù)百人,每歲時獻御,權(quán)答報過厚。是時丹楊深地,頻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戀土風(fēng),自表屯故鄣,鎮(zhèn)撫山越。諸父老故人,莫不詣門,治皆引進,與共飲宴,鄉(xiāng)黨以為榮。在故鄣歲余,還吳。黃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選自《三國志?吳書十一》)
[注]①扶翼:輔佐。 ②贄:禮物。 ③覿:見。
譯文/翻譯:
朱治字君理,丹楊郡故鄣縣人。一開始當(dāng)縣吏,后來被推舉為孝廉,州里又征召他為從事,追隨孫堅征伐。漢靈帝中平五年,拜為司馬,跟從孫堅征討長沙、零陵、桂陽等三郡逆賊周朝、蘇馬等人,立下戰(zhàn)功,孫堅上表奏請皇帝授予朱治行都尉一職。跟隨孫堅在陽人一地擊敗董卓,進入洛陽。孫堅又上表奏請朱治行督軍校尉一職,特別率領(lǐng)步兵和騎兵,向東幫助徐州牧陶謙討伐黃巾軍。
適逢孫堅去世,朱治輔佐孫策,依附袁術(shù)。后來知道袁術(shù)毫無政德,于是勸孫策還軍平定江東。當(dāng)時太傅馬日磾在壽春,征辟朱治為掾佐,又升遷為吳郡都尉。這時吳景已經(jīng)在丹楊,而孫策為袁術(shù)攻打廬江,此時劉繇擔(dān)心被袁術(shù)、孫策吞并,于是(同孫策)結(jié)成仇怨。而孫策一家老小都在州下,朱治于是派人從曲阿迎回太妃及孫權(quán)兄弟,用來供奉輔護(的用度),頗有恩德。朱治從錢唐準備進軍到吳郡,吳郡太守許貢據(jù)守在由拳,朱治與許貢交戰(zhàn),大敗許貢。許貢往南投靠山賊嚴bai6*虎,朱治便進入?yún)强?,兼任太守職?wù)。孫策趕跑劉繇以后,又往東平定會稽。
孫權(quán)十五歲時,朱治推舉他為孝廉。不久孫策去世,朱治與張昭等人共同尊奉孫權(quán)。建安七年,孫權(quán)上表奏請朱治為吳郡太守,兼任扶義將軍,以割婁、由拳、無錫、毗陵為奉邑,設(shè)置長吏。朱治征討夷越,平定東南,擒捉黃巾軍余黨陳敗、萬秉等。黃武元年,封為毗陵侯,領(lǐng)郡如故。黃武二年,拜為安國將軍,賜予金印紫綬,轉(zhuǎn)封故鄣縣。
孫權(quán)逾越位次為上將軍,到他為吳王時,朱治每次進見,孫權(quán)總是親自迎接,手拿笏板與之對拜,設(shè)宴款待,贈送賞賜,恩德敬意十分盛大,以至跟從朱治的隨行小官,都能夠奉禮私下拜見。朱治受到的特殊禮遇諸如此般。
當(dāng)初,孫權(quán)弟弟孫翊,性子嚴厲急躁,喜怒恣意無常,朱治屢次責(zé)備數(shù)說,并且用道德禮義來使他明白。孫權(quán)堂兄豫章太守孫賁,女兒做了曹操的兒媳婦,等到曹公攻破荊州,威震南土,孫賁畏懼,想要遣送兒子到曹營做人質(zhì)。朱治聽說此事,請求往豫章會見孫賁,為他陳述利害,孫賁因此打消了(依附曹操的)念頭。
孫權(quán)??畤@朱治為王事憂慮操勞。生性儉約,雖然身在富貴之位,但車馬服裝只用來奉事。孫權(quán)特別優(yōu)待朱治,自令他為督軍御史主管下屬城邑的文書,而朱治只領(lǐng)其中的四縣租稅而已。然而公族子弟及吳國四姓多出自仕郡,郡吏常以千人數(shù),朱治大概幾年就把他們?nèi)壳菜偷酵醺?,所遣送的人?shù)達數(shù)百人,每年進獻食物給孫權(quán),孫權(quán)報答常過于豐厚。當(dāng)時丹楊地理位置較深僻,頻頻有奸賊反叛,而朱治又因為年紀漸老,思戀家鄉(xiāng)風(fēng)土,親自上表孫權(quán)屯兵故鄣,安撫山越縣。眾多父老鄉(xiāng)親老朋友,沒有不登門拜訪的,朱治皆帶領(lǐng)入內(nèi),與他們共同歡飲,鄉(xiāng)親們以此為榮耀。朱治在故鄣一年多,便回到吳都。黃武三年去世,在郡守三十一年,時年六十九。
《三國志·吳書·朱治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郭進守信文言文翻譯及注釋道理文言文太祖時,郭進為西山巡檢,有告(1)其陰(2)通河?xùn)|劉繼元,將有異志(3)者。太祖大怒,以(4)其誣害忠臣,
- 金貓案的初中課文文言文正文:宿遷貧民有控掘地得金貓,斷一爪,換得錢十余千,以其貓寄鄰母家,鄰母后不認,求為追究者。堂訊時,甚言其金睛炯炯,光
- 劉清之,字子澄,臨江人。登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調(diào)萬安縣丞。時江右大侵,郡檄視旱,徒步阡陌,親與民接,凡所蠲除,具得其實。州議減常平①米直,清
- 李公麟,字伯時,舒州人。第進士,歷南康、長垣尉,泗州錄事參軍,用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后省冊定官、御史檢法。好古博學(xué),長于詩,多識奇字,自夏、商
- 文言文字詞解釋晏子使楚篇晏子使楚文言文字詞解釋以,因為; 坐,犯罪;短,身材矮小; 盜,偷竊;延,迎接,引進; 賜,賞賜;道,通“導(dǎo)”,引導(dǎo)
- 藏書室記蘇轍予幼師事先君,聽其言,觀其行事。今老矣,猶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業(yè),有田一廛,無衣食之憂;有書數(shù)千卷,手緝而校之,以遺子孫。曰
- 文言文《前出師表》原文及賞析《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前出師表》原
- 論闊文言文古之賢人必有闊。闊者,所以寬容大度能錯也。人非圣賢而無過者,過而容改,大度者也。過而不解,其為過終于心也,量小矣。長于斯者,其有過
- 《百家姓.徐》文言文的歷史來源《百家姓?徐》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徐」源出 ;一:以國為氏。徐戎,亦稱徐夷或徐方,為東夷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
- 宋史原文:曹翰,大名人。少為郡小吏,好使氣陵人,不為鄉(xiāng)里所譽。乾祐初,周太祖鎮(zhèn)鄴,與語,奇之,以隸世宗帳下。世宗鎮(zhèn)澶淵,署為牙校,入尹開封,
- 閱報 (清)張之洞 李翰稱《通典》之善曰:“不出戶、知天下,罕更事、知世變,未從政、達民情?!彼寡砸?,殆為今日中西各報言
- 宋史原文:鄭居中,字達夫。崇寧中,為中書舍人、直學(xué)士院。初,居中自言為貴妃從兄弟,妃從蕃邸進,家世微,亦倚居中為重,由是連進擢。明年,遷給事
- 鐘嗣成原文:①賢愚壽夭,死生禍福之理,固兼乎氣數(shù)而言,圣賢未嘗不論也。蓋陰陽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順受其正,又豈有巖墻①桎
- 文言文《三國志·司馬朗傳》原文及翻譯原文:司馬朗字伯達,河內(nèi)溫人也。九歲,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客謝之。十二,試
- 明史原文:孫維城,字宗甫,丘縣人。隆慶五年進士。歷知浚、太康、任丘三縣。萬歷十年,擢南京御史。初,張居正不奔喪,寧國諸生吳仕期欲上書諫。未發(fā)
- 柳宗元原文:四月三日,宗元白化光①足下:近世之言理道者眾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無焉。其言本儒術(shù),則迂回茫洋,而不知其適;其或切于事,則苛峭刻核
- 李陵論白居易 《論》曰:“忠、孝、智、勇四者,為臣、為子之大寶也?!惫使胖?,奉以周旋,茍一失之,是非
- 孟德者,神勇①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為兵,不獲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與人,而逃至華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餅,攜以
- 《寡人之于國也》原文及譯文《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xiàn)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小編整理了《寡人之于國也》原文
- 燒衣文言文翻譯《燒衣》幽默文言文,出自《 笑林廣記》卷五,下面是關(guān)于燒衣文言文翻譯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燒衣原文一最性急、一最性緩,冬日圍爐聚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