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承慶,字子馀,幽州琢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13 05:58:09
盧承慶,字子馀,幽州琢人。父赤松,為隋河河東令,與高祖雅故。聞兵興,迎見霍邑,拜行臺兵部郎中。承慶美儀矩,博學而才,少襲爵。貞觀初為秦州參軍,入奏軍事,太宗偉其辯,擢孝功員外郎,累遷民部侍郎。帝問歷代戶版,承慶敘夏商至周隋增損曲折,引據(jù)該詳,帝嗟賞。俄兼檢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選,辭曰:“選事在尚書,臣掌之,為出位。”帝不許曰:“朕信卿,卿何不自信?”歷雍州別駕、尚書左丞,高宗永徽時,坐事貶簡州司馬,閱歲改洪州長史。帝將幸汝湯泉,故拜汝州刺史。顯慶四年,以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坐調(diào)非法,免。俄拜潤州刺史,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臨終誡其子曰:“死生至理,猶朝有暮。吾死斂以常服,晦朔無薦牲,葬匆卜日,器用陶漆,棺而木槨,墳高可識,碑志著官號年月,無用虛文?!辟浻闹荻级剑u曰定。初,承慶典選校百官,有一官督漕運,遭風失米,承慶考之曰:“監(jiān)運損糧,考中下?!逼淙巳萆匀?,無言而退。承慶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奔葻o喜容,亦無愧詞。承慶嘉之,又改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新唐書·盧承慶傳》)
李笠翁曰:“盧承慶之屢易判語,乃出于憐才熱腸,然心可佳,而事不可法,慮開后世展轉(zhuǎn)之門也。”凡有自通賄賂而易下考為中、中考為上者,皆曰:“我欲為盧承慶耳。”是知公者即私之門,得者即弊之竇也。無論私弊不可為,即示公興利之事,亦不得擅創(chuàng)于成法之外耳。 (清·李漁《笠翁別集》)
6.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與高祖雅故 雅故:故交,舊友
B.承慶美儀矩 儀矩:儀表容態(tài)
C.引據(jù)該詳,帝嗟賞 該詳:完備詳細
D.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 致仕:獲得官位
7.下列加點虛詞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承慶美儀矩,博學而才 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
B. 以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C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 其人容色自若,無言而退
D盧承慶之屢易判語,乃出于憐才熱腸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盧承慶的父親在高祖興兵后,拜官為行臺兵部郎中;承慶很小就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但他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風順,幾次因事遭貶。
B.盧承慶任秦州參軍時,入朝奏報軍事情況,很善于言辭,受到太宗常識,后來被提拔為檢校兵部待郎,掌管五品官員的選拔。
C.盧承慶對生死看得透,臨死告誡兒子,他死后喪事從儉,墓志只要寫明所任官職生卒年月即可,不要那些虛浮夸耀的言詞。
D.李漁認為盧承慶本心是好的,是為了愛惜人才,這一點與《新唐書》作者認識是一致的。但是又認為盧承慶做事無視法律,對后世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
9.翻譯文中畫線的三句話。(9分)
(1)吾死斂以常服,晦朔無薦牲。(3分)
(2)其能著人善,類此。(3分)
(3)無論私弊不可為,即示公興利之事,亦不得擅創(chuàng)于成法之外耳。(3分)
參考答案
6.D致仕:辭官。
7.BA項,一并列,一轉(zhuǎn)折;C項,一為“那”,一為“他的”;D項,一主謂之間,一為補語標志。
8.D 并非無視法律。
9.(1)我死后用平常的服飾裝殮,祭祀日不要殺牲祭奠。
(2)他能表彰別人的優(yōu)點,大多像這樣。
(3)不必說徇私舞弊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為大眾興辦有利的事也不能在規(guī)定的法之外隨便動手啊。
附參考譯文:
盧承慶,字子馀,是幽州琢縣人。其父名赤松,曾做過隋朝的河東縣令,與唐高祖李淵是故交。盧赤松聽說高祖興兵反隋,在霍邑迎見(高祖),拜官為行臺兵部郎中。盧承慶容貌俊美,儀態(tài)大方,學識淵博而有才能,很小就繼承 了父親的爵位。唐太宗貞觀初年,盧承慶任秦州參軍時,入朝奏報軍事情況,太宗因為他辯才杰出,提升為考功員外郎,又數(shù)次升遷至民部侍郎。太宗問起歷朝的戶籍情況,盧承慶完整敘述了從夏商到周隋間各個朝代這方面的增損情況,其中變化曲折,但他引經(jīng)據(jù)典,所知甚詳,太宗不由感嘆且贊賞他。不久兼任了檢校兵部侍郎,掌管五品官員的選拔,盧承慶辭讓說:“官員選拔是尚書的事情,如由我掌管,將超出我的職位權(quán)限?!碧诓辉试S他推辭,說:“朕(我)相信你,你有什么不能相信自己的 ”又任過雍州別駕、尚書左丞等官職,唐高宗永徽年間,因事獲罪被貶為簡州司馬,一年后改升洪州長史。高宗要臨駕汝湯泉,所以又拜盧承慶為汝州刺史。顯慶(年號)第四年,為度支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官職)。又因不合規(guī)定而被罷免。不久被拜為潤州刺史,以金紫光祿大夫的官職辭官歸居。盧承慶臨終前告誡兒子說:“生死是人生的常理,就像有清晨就有黃昏一樣。我死后用平常的服飾裝殮,初一、十五不要殺牲祭奠,下葬時也不用占卜吉日,用陶器陪葬就行了。棺材就用木制的,墳墓高到可以辨認(即可),墓志上只要寫明所任官職、生卒年月,不用那些虛浮夸耀的言詞?!北R承慶死后官加幽州都督,謚名為“定”。當初,盧承慶掌管選拔考校百官,有一名督漕運的官員因遇大風而損失遭運米糧,盧承慶考定為:“督漕運卻損失糧食,評為中下級。”那人臉色自若,不辯解就退去了。盧承慶欣賞那人有寬洪的氣度,改批注為:“天災不是憑借個人的力量所能避免的,評為中中級。”那人仍既沒有高興的神采,又沒有慚愧的言詞。盧承慶對他很嘉許,又改批注為:“寵辱不驚,評為中上級?!?strong>盧承慶能表彰別人的優(yōu)點,大多像這樣。
李漁說:“盧承慶之所以幾次更改考評,是出于憐惜人才的好意,但他的心意雖值得嘉獎,行為卻不可以效仿,考慮到恐怕會讓后世人大開反復無常的風氣。凡是那些因為受賄而改‘下級’為‘中級’、‘中級’為‘上級’的人都會說:‘我打算做盧承慶罷了。’這就是改公案為私利之門了,而私利正是循私舞弊的根結(jié)所在。不必說循私舞弊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為大眾興辦有利的事業(yè),也不能在規(guī)定的法制之外隨便動手啊。”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鄙显唬骸?quot;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芋園張君傳》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芋園張君傳[清]劉大櫆張君,桐城人,字珊骨,別字芋園。大學士文端之孫,工部侍郎廷瑑之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
- 孫叔敖納言文言文翻譯導語:我們從小學開始就學習文言文,但是很多人都還是覺得文言文很難,這是因為方法還沒有掌握所導致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孫
- 象耕鳥耘辨[唐]陸龜蒙①世謂舜之在下也,田于歷山,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圣德感召□如是。余曰:斯異術(shù)也,何圣德歟?孔子敘《書》,于舜曰浚哲文明
- 重慶市中考語文文言文實詞歸納一、陽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2、陽光,太陽。(斜陽草樹,尋常巷陌)3、溫暖。(春日載陽
- 文言文斷句解題技巧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只有學好了斷句才能夠更好的的理解文章大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guān)于文言文斷句解題技巧,希望可
- 莫能名齋記楊簡①四明楊簡,得屋于寶蓮山之巔。簡思所以名之,東望大江,巨濤際天,越山對揖,袞袞如畫,風帆飛鳥,夕陽煙蕪,朝暮晦明,變態(tài)百出,于
- 淺析文言文《鷸蚌相爭》的意思及道理解析趙且伐燕,蘇代為燕惠王曰:"今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莫過甘其喙。鷸曰:‘
- 對牛彈琴文言文的啟示導語: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大家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到對牛彈琴文言文呢?今天小編為各位同學分享的正是關(guān)于對牛彈琴文言文的知識,不妨
- 《晉書·王彪之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晉書原文:王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須鬢皓白。從伯導謂曰:“選官欲以汝為尚書郎,汝幸可作諸王佐邪!”彪之曰:“
- 鄭板橋愛子之道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雖嬉戲玩耍,務令忠厚,毋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籠中養(yǎng)鳥,我圖娛悅,彼在囚牢,
- 文言文閱讀的練習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 ---15題。(14分)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后遭母憂,棄官行喪。
- 杜濬原文:金陵有二客,一圣秋韓子,處潭水上;一于皇杜子,處臺城下。二客游處若兄弟歡,無浹旬不相見也,有之,則于今歲之五月。是月大雨,為故老所
- 史記原文:郅都者,楊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時,都為中郎將,敢直諫,面折大臣于朝。嘗從帝入上林,賈姬如廁,野彘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
- 東安士人之畫 東安一士人善畫(1),作鼠一軸(2),獻之邑令(3)。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4)。旦而過之(5),軸必墜地(6),屢
- 文言文言的五種翻譯技巧導語:文言文是令學生最為煩惱的一件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文言文言的五種翻譯技巧,歡迎借鑒!學習文言文,就要會用現(xiàn)代
- 學弈的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學弈》原文翻譯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寇恂字子翼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為著勝。光武南定河內(nèi),而更始大司馬朱魷等盛兵據(jù)洛陽。光武難其守,問于鄧禹曰:諸將誰
- 慶童,字明德。早以勛臣子孫受知仁廟,授大宗 * 掌判,以寬厚為政,遼人德之。至正十年,遷平章,行省江浙。明年,盜起汝、潁,已而蔓延于江浙。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