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楊震列傳》(二)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14 19:45:55
后漢書
原文:
楊震字伯起,弘農(nóng)華陰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時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時為丞相,封安平侯。父寶,習《歐陽尚書》。哀、平之世,隱居教授。居攝二年,與兩龔、蔣詡俱征,遂遁逃,不知所處。光武高其節(jié)。建武中,公車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
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于太常桓郁,明經(jīng)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背?途佑诤淮鹬菘ざY命數(shù)十年,眾人謂之晚暮,而震志愈篤。后有冠雀銜三鱔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鱔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shù)三者,法三臺也。先生自此升矣?!蹦晡迨?,乃始仕州郡。
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后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曰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征入為太仆,遷太常。先是博士選舉多不以實,震舉薦明經(jīng)名士陳留楊倫等,顯傳學業(yè),諸儒稱之。(選自《后漢書·楊震列傳》)
譯文/翻譯:
楊震字伯起,弘農(nóng)華陰人。八世祖楊喜,漢高祖時因功封赤泉侯。高祖父楊敞,在漢昭帝時做丞相,被封為安平侯。父親楊寶,學《歐陽尚書》,哀帝、平帝時,不問世事,隱居教學。居攝二年(7),同龔勝、龔舍、蔣詡一道被征召,不受,逃跑,不知所在。光武帝非常贊賞他的氣節(jié)。建武中,公車特別征召他,以年老多病,不應,在家去世。
楊震少年時愛學習,從太常桓郁學《歐陽尚書》,通曉經(jīng)術,博覽群書,專心探究。當時儒生為之語說“:關西孔子楊伯起?!背3?途釉诤?,幾十年不答州郡的禮聘。很多人說他年紀大了,應該出去做官了,楊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堅決。后來有冠雀銜了三條鱔魚,飛棲講堂前面,主講老師拿著魚說:“蛇鱔,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臺的意思,先生從此要高升了?!蔽迨畾q才作州郡之官。
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是個人才因而舉薦他,舉薦他為茂才,四次升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去郡中時,經(jīng)過昌邑,從前他推舉的荊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縣長,前來拜訪楊震,到晚上送十斤金給他。楊震說“:老朋友知道您,您不知道老朋友啊,為什么呢?”王密說:“晚上沒有人知道?!睏钫鹫f:“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蓖趺軕M愧地走了。后調任做涿郡太守。性格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拜訪。子孫常常吃蔬食,徒步行走,生活儉樸,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長輩,想要他為子孫置產(chǎn)業(yè),楊振不肯,他說:“讓后世的人稱他們?yōu)榍灏桌舻淖訉O,不是很好嗎?”
元初四年(117),朝廷征召他作太仆,升遷為太常卿。以前的博士選舉大多名不副實,楊震推舉通曉經(jīng)術的名士陳留楊倫等,傳授學業(yè),得到儒生們的稱贊。
《后漢書·楊震傳》 《后漢書·楊震列傳》(二)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晉書列女羊耽妻辛氏傳》的文言文羊耽妻辛氏,字憲英,隴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聰朗有才鑒。初,魏文帝得立為太子,抱毗項謂之曰:“辛君知我喜不?
- 學好文言文三方法一文學好文言文三方法一文,供大家參考使用:高一語文學法:學好文言文三方法一、熟讀成誦宋代朱熹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
- 金史原文:雷淵,字希顏,應州渾源人。父思,名進士,仕至同知北京轉運使,注《易》行于世。淵 庶出,年最幼,諸兄不齒。父歿,不能安于家
- 《滿井游記》文言文《滿井游記》文言文1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
- 韓非子原文:魯人身善織屨①,妻善織縞②,而欲徙⑥于越?;蛑^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縞為冠之也
- 魏禧原文:①徐君諱謙尊,字玄初,吳縣附學生①。君天資英敏,讀書觀大略,慕古俠烈之士,好施與,矜然諾。里有爭,必造門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
- 趙上交,涿州范陽人。本名遠,字上交,避漢祖諱,遂以字稱。上交身長七尺,黑色,美風儀,善談論,素剛正,負才任氣,為鄉(xiāng)里所推。后唐同光中,嘗詣中
- 逍遙游原文逍遙游(節(jié)選) 北冥(míng)有魚(1),其名為鯤(kūn)(2)。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3)。
- 舊唐書原文:孫逖,潞州涉縣人。曾祖仲將,壽張丞。祖希莊,韓王府典簽。父嘉之,天冊年進士擢第,又以書判拔萃,授蜀州新津主簿。歷曲周、襄邑二縣令
-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發(fā),示不可用,以
- 金山寺(并序)[宋]梅堯臣昔嘗聞謝紫微①言金山之勝,峰壑攢水上,秀拔殊眾山,環(huán)以臺殿,高下隨勢,向使善工摹畫,不能盡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吳興
- 文言文的那些事兒,中考生要知曉!一、文言文與白話文也許現(xiàn)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現(xiàn)在我們就分別來講講他們。文言文中的
- 李廣退敵文言文翻譯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nèi),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
- 舊唐書原文:王武俊,契丹怒皆部落也。初號沒諾干,年十五,能騎射。上元中,為史思明恒州刺史李寶臣裨將。寶應元年,王師入井陘。將平河朔,武俊謂寶
- 南齊書原文:張緒,字思曼,吳郡吳人也。緒少知名,清簡寡欲,叔父鏡謂人曰:“此兒,今之樂廣也?!敝荼僮h曹從事,舉秀才。都令史諮郡縣米事,緒蕭然
- 原毀的文言文翻譯導語:《原毀》選自《昌黎先生集》,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古文。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原毀的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原毀
- 粱鼎,字凝正,益州華陽人。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甲科,解褐大理評事、知秭歸縣,再遷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蕭甲者,豪猾為民患,鼎暴其兇狀,杖脊黥面徙
-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歸納:重要的語句翻譯第一冊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2.學而不思則罔
- 拔苗助長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揠苗助長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為急于求成,反而壞了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拔苗助長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揠苗助
- 新唐書原文:魏謨,征五世孫,字申之,擢進士第,同州刺史楊汝士辟為長 * 巡官。文宗讀《貞觀政要》,思征賢,詔訪其后。謨姿宇魁秀,帝異之。經(jīng)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