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課外文言文顧愷之閱讀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28 06:53:00
中考課外文言文顧愷之閱讀
2.(2010·江蘇省南京市,912,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12分)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人也,博學(xué)有才氣。人問以會稽山川之狀,愷之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若云興霞蔚。愷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每圖起人形,妙絕于時。嘗圖裴楷象,頰上加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
尤信小術(shù)②,以為求之必得。人嘗以一柳葉紿③之,曰:此蟬所翳葉也,取以自蔽,人不見己。愷之喜,引葉自蔽,信其不見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傳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
[注]①丹青:指繪畫。②小術(shù):小技巧,小法術(shù)。③紿:欺騙。大語文閱讀網(wǎng)
(選自《晉書·文苑》,有刪改)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4分)
(1)若云興霞蔚 (2)恒自梢至根
(3)尤善丹青 (4)故俗傳愷之有三絕
10.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之與山川之狀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2分)
A.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C.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D.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每圖起人形,妙絕于時。
翻譯: 大語文閱讀網(wǎng)
(2)以為求之必得。
翻譯:
12.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用文中詞語填空。(2分)
謝安對顧愷之非常器重,是因?yàn)轭檺鹬?;顧愷之竟然相信一片柳葉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視它,足以顯示他的 。
【答案】
9.(4分)(1)好像(2)常常(3)擅長(4)流傳、傳說(每小題1分,意對即可)
10.(2分)A
11.(4分)(1)(顧愷之)每每畫起人像,在當(dāng)時都是極好的。(2)(顧愷之)認(rèn)為追求它一定會得到。(每句2分,意對即可)
12.(2分)畫絕 癡絕(每點(diǎn)1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子路見孔子文言文的翻譯《子路見孔子》本篇選自《孔子家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路最初相見時的一段對話。本文的內(nèi)容是子路見孔子文言文的翻譯,歡迎大家
- 太公望,東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無其主。聞文王賢,故釣于渭以觀之。伍子胥欲見吳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見之而惡其貌,不呼其說而辭之??驼?/div>劉基《司馬季主論卜》文言文賞析《司馬季主論卜》是一篇王顧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講“升沉應(yīng)已定,不必問君平”(唐詩),實(shí)際講的是元代末年的種種腐《燭之武退秦師》譯文及注釋孫子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看來“三寸不爛之舌”在亂世中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文言文《燭之武退浣溪沙文言文翻譯賞析浣溪沙文言文以作者所見所聞的經(jīng)歷,凸顯了作者愛民的形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浣溪沙文言文翻譯賞析,歡迎來參考!一曲新詞酒一杯劉基《郁離子》寓言故事原文:郁離子曰:“諱者欺之媒乎,矜者諂之宅處,媒以招之,宅以納之,奸其不至乎?故舟必漏也,而后水入焉;土必濕也,而后苔端木賜,衛(wèi)人,字子貢。利口巧辭。田常欲作亂于齊,憚高、國、鮑、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子貢請行,孔子許之。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淺談文言文教學(xué)的誦讀古詩文的誦讀是近年來被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界重提的熱門話題,提倡者們的立論出發(fā)點(diǎn)大抵是要以誦讀來糾正古詩文教學(xué)過于偏重字詞、語法優(yōu)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猖臣①喪之,欲原文的文言文【原文】營丘士折難《艾子雜說》營丘士營,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難而不中理。一日,造艾子問曰:“凡大車之下與橐駝之項(xiàng),多綴鈴鐸,其獸面人心文言文注釋賞析文言文漕憲①施公②,貌奇③丑,人號④為“缺不全”。初仕⑤縣尹,⑥謁上官,上官或⑦掩口而笑,公正⑧色⑨曰:“公以某貌丑耶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和譯文北人食菱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笆沉忭毴ぁ!逼淙俗宰o(hù)所短,曰:“我非不高一語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通假字梳理1、通假字(例)肇錫余以嘉名(同“賜”)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陸游家訓(xùn) 【原文】后生才銳①者,最易壞事。若有之,父兄當(dāng)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②,令熟讀經(jīng)學(xué)歐陽修原文:蒼蠅,蒼蠅,吾嗟爾之為生!既無蜂蠶之毒尾,又無蚊虻之利嘴。幸不為人之畏,胡不為人之 喜?爾形一至眇爾欲易盈杯盡殘邁石占南史原文:夏侯亶字世龍,車騎將軍詳長子也。棄初,起家奉朝請。齊永元末,夏侯詳為西中郎南康王司馬,隨府鎮(zhèn)荊州,亶留都下,為東昏聽政主帥。及崔慧文言文翻譯的十點(diǎn)失誤一、文言文翻譯的要求翻譯文言文要做到“信、達(dá)、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zhǔn)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shí)地、恰當(dāng)?shù)?/div>中學(xué)生多讀文言文有益語文的學(xué)習(xí)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結(jié)晶,是傳統(tǒng)文化的集中薈萃,是文學(xué)寶庫中的精品典范。它記錄著歷史發(fā)展的軌跡,昭示著傳統(tǒng)文新五代史原文:李嗣昭,汾州太谷縣民家子也。太祖出獵,至其家,見其林中郁郁有氣,甚異之,召其父問焉。父言家適生兒,太祖因遺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商陵君豢“龍”有獻(xiàn)陵鯉于商陵君者,以為龍焉。商陵君大悅,問其食,曰蟻。商陵君使豢而擾之?;蛟唬骸笆橇牾幰?,非龍也?!鄙塘昃?,笞之。于是左右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