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沈麟士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20 19:44:19
南史
原文:
沈麟士字云禎,吳興武康人也。祖膺期,晉太中大夫。父虔之,宋樂安令。麟士幼而俊敏,年七歲,聽叔父岳言玄。賓散,言無所遺失。岳撫其肩曰:“若斯文不絕,其在爾乎?!奔伴L,博通經史,有高尚之心。親亡,居喪盡禮。服闋,忌日輒流淚彌旬。居貧織簾誦書,口手不息,鄉(xiāng)里號為“織簾先生”。嘗為人作竹誤傷手,便流淚而還。同作者謂曰:“此不足損,何至涕零?!贝鹪唬骸按吮静煌?,但遺體毀傷,感而悲耳?!眹L行路,鄰人認其所著屐,麟士曰:“是卿屐邪?”即跣而反。鄰人得屐,送前者還之,麟士曰:“非卿屐邪?”笑而受之。
宋元嘉末,文帝令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經,訪舉學士,縣以麟士應選。不得已至都,尚之深相接,嘗謂子偃曰:“山藪故多奇士,沈麟士,黃叔度①之流也,豈可澄清淆濁邪?汝師之?!摈胧繃L苦無書,因游都下,歷觀四部畢,乃嘆曰:“古人亦何人哉!”少時稱疾歸鄉(xiāng),不與人物通。養(yǎng)孤兄子,義著鄉(xiāng)曲。
或勸之仕,答曰:“吾誠未能景行坐忘,何為不希企日損?”乃作《玄散賦》以絕世。太守孔山士辟,不應。宗人徐州刺史曇慶、侍中懷文、左率勃來候之,麟士未嘗答也。隱居余干吳差山,講經教授,從學士數十百人,各營屋宇,依止其側,時為之語曰:“吳差山中有賢士,開門教授居成市?!摈胧恐仃憴C《連珠》,每為諸生講之。征北張永為吳興,請麟士入郡。麟士聞郡后堂有好山水,欲一觀之,乃往停數月。永欲請為功曹,麟士曰:“必欲飾渾沌以蛾眉,冠越客于文冕,走雖不敏,請附高節(jié),有蹈東海死耳,不忍受此黔劓?!庇滥酥埂I髂?,太守王奐,永明中,中書郎沈約并表薦之,征皆不就。
麟士無所營求,以篤學為務,恒憑素幾鼓素琴,不為新聲。負薪汲水,并日而食。守操終老,讀書不倦。遭火燒書數千卷,年過八十,耳目猶聰明,以反故抄寫,火下細書,復成二三千卷,滿數十篋。時人以為養(yǎng)身靜默所致。梁天監(jiān)元年,與何點同征,又不就。二年,卒于家,年八十五。(節(jié)選自《南史?列傳第六十六》,略有改動)
【注】 ①黃叔度:名憲,東漢著名賢士。《漢書?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br/>《南史·沈麟士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明史原文:山云,徐人。父青,以百戶從成祖起兵,積功至都督僉事。貌魁梧,多智略。初襲金吾左衛(wèi)指揮使。數從出塞,有功。時幼軍二十五所,隸府軍前衛(wèi)
- 張詠,字復之,濮州鄄城人。太平興國五年,郡舉進士,議以詠首薦。有夙儒張覃者未第,詠與寇準致書郡將,薦覃為首,眾許其能讓。會李沆、宋浞、寇準連
- 《公輸》文言文語段練習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
- 貞觀政要原文:貞觀十九年,太宗征高麗,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門樓撫慰之。有從卒一人病,不能進,詔至床前,問其所苦,仍敕州縣醫(yī)療之。是
- 安重誨,應州人也。重誨少事明宗,為人明敏謹恪。明宗鎮(zhèn)安國,以為中門使,及兵變于魏,所與謀議大計,皆重誨與霍彥威決之。明宗即位,以為左領軍衛(wèi)大
- 陳瑸,字眉川,廣東??等恕?滴跞赀M士,授福建古田知縣。古田多山,丁田淆錯,賦役輕重不均,民逋逃遷徙,黠者去為盜?,炚埰劫x役,民以蘇息。
- 衛(wèi)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御曰:“借之?!毙聥D謂仆曰:“拊驂,無笞服!”車至門,扶,教送母:“滅灶,將失火?!比胧?,見臼,曰
- 米芾索帖原文米芾詼譎好奇。在真州,米芾嘗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軍《王略帖》示之。芾驚嘆,求以他畫易之,攸意以為難。芾曰:“公若不見從,
- 于令儀誨人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看看下面的于令儀誨人文言文翻譯。一起閱讀吧
- 伯夷叔齊文言文翻譯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季子叔齊為繼承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伯夷叔齊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伯
- 高中文言文常見虛詞虛詞是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常見的虛詞需要我們了解嗎?接下來小編搜集了高中文言文常見虛詞,僅
- 鴻門宴文言文原文翻譯《鴻門宴》是我國千古流傳的經典文言文,下面是鴻門宴文言文原文翻譯,歡迎參考閱讀!鴻門宴原文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
- 游褒禪山記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文言文知識點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址、卒: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腳;死后)2、以、故:以故其后名之曰
- 賀,字長吉,鄭王之孫也。七歲能辭章,名動京邑。韓愈、皇甫湜覽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豈有不識之理?!彼煜噙^其家
- 小升初語文必考文言文1、《《陳元方侯袁公》陳元方年十一時,候①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
- 宋史原文:侯可字無可,華州華陰人。少倜儻不羈,以氣節(jié)自許。既壯,盡易前好,篤志為學。隨計①入京,里中醵金贐行②。比還,悉散其余與同舉者,曰:
- 正名《呂氏春秋》名正則治,名喪則亂。使名喪者,淫說也。說淫則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說也,足以言賢者之實、不肖者之充而已矣,
- 宋史原文:熊本,字伯通,番陽人。兒時知學,郡守范仲淹異其文。進士上第,為撫州軍事判官,稍遷秘書丞、知建德縣。縣令頃包魚池為圭田,本弛以與民。
- 高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參考答案長興臧壽恭眉卿、烏程嚴可均鐵橋兩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時號通經②博學,顧極不相能③。楊太守峴(xiàn),臧先
- 《唐太宗論弓矢》文言文練習附答案上①謂太子少師②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