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游元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9-22 21:19:21
隋書
原文:
游元,字楚客,廣平任人,魏五更明根之玄孫也。明根清約恭謹,號為稱職,高祖以明根為五更,行禮辟雍。父寶藏,位至太守。元少聰敏,年十六,齊司徒徐顯秀引為參軍事。周武帝平齊之后,歷壽春令、譙州司馬,俱有能名。開皇中,為殿內侍御史。晉王廣為揚州總管,以元為法曹參軍,后為內直監(jiān)。煬帝嗣位,遷尚書度支郎。遼東之役,領左驍衛(wèi)長史,為蓋年道監(jiān)軍。宇文述等九軍敗績,帝令元按其獄。述時貴幸,其子士及又尚南陽公主,勢傾朝廷。遣家僮造元,有所請屬。元不之見。他日,數(shù)述曰:“公地屬親賢,腹心是寄,當咎身責己,以勸事君,乃遣人相造,欲何所道?”按之愈急,仍以狀効之。帝嘉其公正,賜朝服一襲。九年,奉使于黎陽督運,楊玄感作逆,乃謂元日:du6*夫肆虐天下士大夫肝腦涂地加以陷身絕域之所軍糧斷絕此亦天亡之時也我今親率義兵以誅無道卿意如何元正色答曰:“尊公荷國寬靈,功參佐命,高官重祿,近古莫儔。公之弟兄,青紫交映,當謂竭誠盡節(jié),上答鴻思。豈意墳土未干,親圖反噬,深為明公不取愿思禍福之端。仆不敢聞命?!毙信糁?,屢脅以兵,竟不屈節(jié),于是害之。帝甚嘉嘆,贈銀青光祿大夫,賜縑五百匹。拜其子仁宗為正議大夫、弋陽郡通守。史臣曰:古人以天下至大,方身則小,生為重矣,比義則輕。然死不可追,生無再得,故處不失節(jié),所以為難矣。游元臨危不顧,視死如歸,可謂勇于蹈義矣。雖功未存于社稷,力無救于顛危,然視彼茍免之徒,貫三光而洞九泉矣。
(節(jié)選自《隋書·游元傳》)
譯文/翻譯:
游元,字楚客,祖籍廣平任縣,是北魏“五更”游明根的玄孫。游明根清廉自約、恭敬謹慎,被譽為稱職能干,高祖授予他“五更”的勛銜,并且在辟雍行禮。游元的父親游寶藏,曾經擔任太守一職。游元從小就聰明機敏,十六歲的時候,就被北齊司徒徐顯秀推薦為參軍事。周武帝平定北齊之后,他歷任壽春令、譙州司馬等官職,都獲得能干的名聲。開皇中年,游元擔任殿內侍御史。晉王楊廣擔任揚州總管時,他被任命為法曹參軍,后來又升為內直監(jiān)。隋煬帝登基后,游元升為尚書度支郎。遼東戰(zhàn)役,他兼任左驍衛(wèi)長史,作為蓋年道的監(jiān)軍。宇文述等九軍戰(zhàn)敗,煬帝命令他審查這個案件。宇文述當時身份尊貴,深受皇帝寵幸,他的兒子宇文士及又娶了南陽公主,權勢烜赫一時。宇文述派遣家僮造訪游元,告訴他有所請求囑托。游元不見家僮,有一天責備宇文述說道:“您是皇帝的親屬賢臣,皇上將您當做自己的心腹,您應當歸罪反省自我,來勉勵君主?,F(xiàn)在竟然派人造訪我,想要請托什么呢?”于是審問該案件更加急切,并且依照真實案情來彈劫宇文述。煬帝欣賞游元的公正,賞賜給他一套朝服。九年,他奉命到黎陽監(jiān)督漕運。楊玄感謀反叛亂,對游元勸說道:“當今皇帝can6*暴無道,天下士大夫都遭受悲慘的境遇,并且身陷絕境之地,軍糧也被阻隔斷絕,這是上天要滅亡朝廷的時刻,現(xiàn)在我率領正義之師,來誅殺無道暴君,您的意見怎么樣呢?”游元態(tài)度嚴肅地回答道:“明公您深受國家恩寵光耀,是輔佐帝王創(chuàng)業(yè)的功臣,高官厚祿,近古以來沒人能與您等同。您的兄弟,都是身著青紫袍服的高官,理應竭盡忠誠與氣節(jié),向上報答國家的鴻恩。怎料到先皇過世還沒多久,您就圖謀反叛,我深自以為這是不可取的,希望您能考慮一下禍福的道理。我不敢聽聞您的命令?!睏钚邪l(fā)怒并囚禁了游元,屢次用武力對其加以威脅,游元最終也沒有屈節(jié),于是遭到殺害。皇帝(對游元的不幸遭遇)嘆息嘉獎,追贈他為銀青光祿大夫,賞賜五百匹縑,任命他的兒子游仁宗為正議大夫、七陽郡通守。史臣說道:古人認為天下極其遠大,與自身相比卻顯得渺小,生命是寶貴的,與節(jié)義相比卻是輕微的。然而人死后事情不可補救,生命也無法再次獲得,因而為人處世能夠不失去氣節(jié),這就是氣節(jié)難得的原因。游元面臨危險不顧惜自身,視死如歸,可以說勇于履行氣節(jié)忠義了。雖然他對國家最終未能有保全之功,也沒能在顛覆危難中拯救社稷,然而與那些茍且偷生之徒相比,他的精神足以貫穿日月,洞達黃泉。
《隋書·游元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南史原文:夏侯亶字世龍,車騎將軍詳長子也。棄初,起家奉朝請。齊永元末,夏侯詳為西中郎南康王司馬,隨府鎮(zhèn)荊州,亶留都下,為東昏聽政主帥。及崔慧
- 子產為政 鄭人游于鄉(xiāng)校,以論執(zhí)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xiāng)校,何如?”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
- 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也。父暢,汝南、鄉(xiāng)郡二郡太守。雄有孝性,居父憂,殆不可識。清河王懌為司空,辟為左曹。懌遷司徒,仍授左曹。
- 興亡論文言文夫觀天下,巍巍華夏五千,朝代之更替,如日月之交換,繁而雜亂,不易梳理。興亡卻有之軌跡,循而復始。自三皇起,過五帝至夏,政權更替多
- 郭索與鉤輔文言文閱讀附譯文【原文】歐陽文忠嘗愛林逋詩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鉤辀之句,文忠以謂語新而屬對親切。鉤辀,鷓鴣聲也,李群玉①詩云:方穿詰
- 文言文古今異義詞差異所謂“古今異義”是指文言詞語古義與今義有差別,甚至詞義相差很遠。這種詞義的差異,是由詞義發(fā)展變化造成的。古今詞義的變化有
- 三國志原文:辛毗字佐治,穎川陽瞿人也。毗隨兄評從袁紹。及袁尚攻兄譚于平原,譚使毗詣太祖求和。時太祖將征荊州,次于西平。毗見太祖致譚意。太祖謂
- 蘇軾《后赤壁賦》原文及翻譯導語: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范。其文章也非常優(yōu)秀,被后世所推崇。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蘇軾《后赤壁賦》原
- 文言文師說的相關譯文【作者簡介】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字退之,常自稱昌黎人,世稱韓昌黎。韓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強統(tǒng)一,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
- 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無以充腹,非絲麻無以蓋形,故充腹有粒,蓋形有縷,夫在蕓耨①,妻在機杼,民無二事,則有儲蓄。夫無雕文刻鏤之事,女無繡飾纂
- 小升初文言文重點練習卷1、默寫古詩《石灰吟》。, 。, 。2、填空(1)我國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國志司馬芝傳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司馬芝字子華,河內溫人也。少為書生,避亂荊州,于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芝,
- 殷嶠,字開山,雍州鄠縣人,司農卿不害孫也。其先本居陳郡,徙關中。少好學,遍覽經史,性寬厚。圣歷中,車駕在三陽宮,御史大夫楊再思、太子左庶子王
- 《截竿入城》文言文翻譯及解析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
- 文言文翻的十個失分點導語: 文言文翻譯是多年來高考的必考內容之一。考生在翻譯文言文時,除遵守“信、達、雅”的翻譯原則、掌握一些翻譯技巧外,還
- 文言文《登泰山記》閱讀答案及翻譯登泰山記姚鼐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
- 陳大受,字占成,湖南祁陽人。幼沉敏,初授內則,即退習其儀。既長,家貧,躬耕山麓。同舍漁者夜出捕魚,為候門,讀書不輟。乾隆元年,授編修。二年,
- 《趙普》文言文及譯文原文:《趙普》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
- 《養(yǎng)晦堂記》文言文練習養(yǎng)晦堂記曾國藩凡民有血氣之性,則翹然①而思有以上人。惡卑而就高,惡貧而覬富,惡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
- 元朝名臣事略國信使郝文忠公公名經,字伯常,澤州陵川人。幼不好弄,沈厚寡言。金季亂離,父母挈之河南,偕眾避兵,潛匿窟室,兵士偵知,燎煙于穴,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