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文言文常見的知識點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30 17:15:42
標(biāo)簽:
高三語文文言文常見的知識點
1、表官職的`
(1)宰相:總攬政務(wù)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
(2)御史大夫:其權(quán)力僅次丞相。
(3)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書?。褐醒胄姓C(jī)要機(jī)關(guān)。
(6)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
(7)太尉:軍事首腦。
(8)郎中:尚書屬下部員。
(9)宦官:宮廷內(nèi)侍,又稱太監(jiān)。
(10)侍郎侍中:官庚侍衛(wèi)。
(11)校尉:漢代軍事長官。
(12)翰林學(xué)士:管文件,圖書,侍讀。
(13)太史:記史,管文收。
(16)國子監(jiān):中央教育機(jī)構(gòu)。
(16)左右拾遺:唐代諫官。
(16)總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17)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
(18)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
(20)主簿:秘書。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 文言文課外閱讀練習(xí)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問題。甲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
- 杜正倫,隋仁壽中與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隋代舉秀才者止十余人,正倫一家有三秀才,甚為當(dāng)時稱美。 貞觀元
- 與友人論為文書柳宗元古今號文章為難,足下知其所以難乎?非謂比興之不足,恢拓之不遠(yuǎn),鉆礪之不工,頗颣(lèi缺點,毛?。┲怀?。得之為難,知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
- 胡非子寓言故事原文:一人曰:“吾弓良,無所用矢?!币蝗嗽唬骸拔崾干?,無所用弓?!焙篝嗦勚唬骸胺枪?,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
- 時間的文言文翻譯文言文言簡意賅,是我們先祖的知識載體。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關(guān)于時間的文言文翻譯!時間的`文言文翻譯1【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
- 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詞語注釋《與朱元思書》是文學(xué)家吳均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砼c朱元思書詞語注釋,希
- 古之善賞者,費少而勸眾;善罰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約而為德;善取者,入多而無怨。趙襄子圍于晉陽,罷圍而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左右曰:
- 邵雍字堯夫。少時,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于書無所不讀,始為學(xué),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shù)年。已而嘆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獨
- 《錢繆》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錢镠,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chuàng)建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錢繆》文言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初三文言文復(fù)習(xí)班級 姓名文 言 文 知 識 測 試 題(滿分100分 60分鐘完卷)童 趣(38分)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
- 張振德,字季修,昆山人。祖情,從祖意,皆進(jìn)士。情福建副使,意山東副使。振德由選貢生授四川興文知縣??h故九絲蠻地,萬歷初,始建土墻數(shù)尺,戶不滿
- 文言文《三國志·駱統(tǒng)傳》原文及翻譯駱統(tǒng)字公緒,會稽烏傷人也。父俊,官至陳相,為袁術(shù)所害。統(tǒng)母改適,為華歆小妻,統(tǒng)時八歲,遂與親客歸會稽。其母
- 戰(zhàn)國策原文: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余城。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萃跫次唬谬R人反間,疑樂毅,而使騎劫代之將。樂毅奔趙。
- 朋黨論文言文賞析及答案【甲】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
- 《百家姓卞》文言文《百家姓.卞》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卞」源出 ;一﹕以邑名為氏。據(jù)《元和姓纂》所載, 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的支子(嫡妻第二子以
- 文言文練習(xí):祝英臺近北固亭祝英臺近北固亭岳珂①淡煙橫,層霧斂。勝概分雄占。月下鳴榔,風(fēng)急怒濤登,關(guān)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鑒。正霜鬢、秋風(fēng)塵染。漫
- 蘇洵原文:相公閣下:往年天子震怒,出逐宰相,選用舊臣堪付屬以天下者,使在相府,與天下更始,而閣下之位實在第三。方是之時,天下成喜相慶,以為閣
- 素問陽明脈解文言文素問·陽明脈解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愿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