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浮槎山水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11 02:45:04
歐陽修《浮槎山水記》原文及翻譯
導語: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浮槎山水記》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浮槎山,在慎縣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圖、老子之徒荒怪誕幻之說。其上有泉,自前世論水者皆弗道。
余嘗讀《茶經》,愛陸羽善言水。后得張又新《水記》,載劉伯芻、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為得之于羽,然以《茶經》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險譎之士,其言難信,頗疑非羽之說。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為知水者。浮槎與龍池山,皆在廬州界中,較其水味,不及浮槎遠甚。而又新所記,以龍池為第十,浮槎之水,棄而不錄,以此知其所失多矣。羽則不然,其論曰:“山水上,江次之,井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逼溲噪m簡,而于論水盡矣。
浮槎之水,發(fā)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鎮(zhèn)東軍留后出守廬州,因游金陵,登蔣山,飲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愛,蓋羽所謂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飲之而甘,乃考圖記,問于故老,得其事跡,因以其水遺余于京師。余報之曰:李侯可謂賢矣。
夫窮天下之物無不得其欲者,富貴者之樂也。至于蔭長松,藉豐草,聽山流之潺湲,飲石泉之滴瀝,此山林者之樂也。而山林之士視天下之樂,不一動其心。或有欲于心,顧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獲樂于斯。彼富貴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樂爾。惟富貴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貧賤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兩得,亦其理與勢之然歟。今李侯生長富貴,厭于耳目,又知山林之樂,至于攀緣上下,幽隱窮絕,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謂多矣。
李侯折節(jié)好學,喜交賢士,敏于為政,所至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見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凡物未必可貴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余為志其事,俾世知斯泉發(fā)自李侯始也。
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廬陵歐陽修記。
譯文:
浮槎山在慎縣南方三十五里的地方,有人叫它浮巢山,也有人叫它浮巢二山,這出自于那些佛教道教之徒荒怪虛誕幻化的說法。山上有泉水,以前談論水的人都沒有提到過這里的泉水。
我曾經讀《茶經》,欣賞陸羽擅長談論水(的本事)。(我)后來又得到張又新的《水記》,這本書記載有劉伯芻與李季卿所排列的泉水的優(yōu)劣等級,(張又新)認為他們的看法是從陸羽那里得來的,但是用《茶經》來考證這些說法,這些說法都不符合。張又新是個狂妄怪異的人,他所說的話很難讓人相信,我很懷疑并非陸羽的說法。等到我見到浮槎山的泉水后,更加相信陸羽是了解水的人。浮槎山、龍池山均位于廬州界中,比較它們的水質,(龍池山的水)遠遠比不上浮槎山的水。但若張又新記載的,把龍池的水列為第十,浮槎山的水卻棄而不錄;從這里可以知道張又新有很多沒有收錄到的泉水。陸羽卻不是這樣,他論述說:“山水最好,江水中等,井水是最差的。山水中又以像乳汁一樣噴流的泉水和石池里漫流四溢的泉水為最佳。他的言辭雖然簡潔,但對水質的品論(已經)達到極點了。
浮槎山的水,是李侯發(fā)現的。嘉佑二年,李侯憑鎮(zhèn)東軍留后的身份兼任廬州太守。于是游覽金陵,登上蔣山,并飲蔣山的水。隨后又登上浮槎山,到了山上,發(fā)現山上有石池,池水涓涓流淌,十分可愛,大概就是陸羽所說的乳泉、石池漫流那類的水。試著喝泉水,感到泉水味道甘美。于是對照地圖記載考證,并向當地老人詢問,知道了這水的'來歷。于是把此水送給遠在京城的我,我給他回信說:李侯可以稱得是個賢達的人呀。
取盡天下的萬物,沒有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東西,這是富貴的人的樂趣。至于蔭蔽在松蔭下,枕墊著茂盛的青草,傾聽山溪潺潺流淌的聲音,喝著清澈的石泉水,這是隱居山林的人的樂趣。對那些隱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樂趣,沒有一樣能讓他們動心的。或許在心里有那種想法,考慮到自己的能力不可達到就不再強求了,于是能夠隱居在山林中并在這里獲得樂趣。那些富貴者能夠獲得物質上的滿足,但他們不可能同時得的是隱居山林樂趣。只有那些富貴的時候不能二者兼得,之后變得貧賤的人,才能由此自得其樂并超脫世俗。如果兩樣都得不到,這也是情理和權力地位使然?,F在李侯生長在富貴之家,既滿足了耳目的快樂,又感受到了山林的樂趣。至于他攀登高山,走遍了幽深隱蔽的地方,到達了常人不能到達的地方,他同時獲取的東西可以說是很多的了。
李侯能降低身份,不恥下問,喜歡結交賢士,從政勤勉,所到之處有非凡的名聲。有些東西不會自己出現,卻等到人們發(fā)掘才得以彰顯出名,這種情況是有的;有的東西不一定珍貴卻依靠別人的發(fā)現而得以貴重起來,這種情況也是有的。所以我把這件事記下來,使世人知道這浮槎泉水是李侯最早發(fā)現的。
嘉祐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廬陵歐陽修記。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本草綱目·介部·蛤蜊》的文言文氣味肉:咸、冷、無毒。蛤蜊粉:咸、寒、無毒。主治肉:潤五臟,止消渴,開胃,治老癖。亦治寒熱。婦女血塊等。蛤蜊
-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王世貞 【原文】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
- 魏誠甫行狀①歸有光嗚呼!予娶誠甫之娣,而知誠甫為深。孰謂誠甫之賢,而止于此!蓋誠甫之病久矣。自吾妻來歸,或時道其兄,輒憂其不久,至于零涕。既
-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題之宋太宗學書宋太宗學書太宗朝有王著者右軍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帝聽政之余,留心書法,數遣內侍持書示著,著每以為未善,太
- 孝順長輩的文言文翻譯導語:如果全天下兒女都能做到孝順,那么我們的社會才是充滿愛的和諧社會。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孝順長輩的文言文原文及翻
- 《左思傳》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也。家世儒學。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學書及鼓琴,并不成。雍謂友人曰:“思所
- 初中語文文言文《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初中語文文言文《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初中語文文言文《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 史記原文:商君者,衛(wèi)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公
- 文言文名句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
- 鄭人買履原文鄭人有欲②買履者③,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
- 文言文閱讀練習:《明史·呂大器傳》節(jié)選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題。呂大器,字儼若,遂寧人。崇禎元年進士。授行人,擢吏部稽勛主事,更歷四司,
- 《蘭亭集序》文言文翻譯《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fā)作者對于生死無常的感慨。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蘭亭集序》文言文翻
- 易錯文言文的知識點一、通假字1、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什么2、人非所與熙也“熙”通“嬉”,開玩笑二、古今異義詞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其實
- 少年行修的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文言文,完成1~4題。瘐質,字行修,少而明敏。八歲誦梁世祖《玄覽》等十賦,拜童子郎。開皇元年,除奉朝請,歷鄢陵
- 《本草綱目金部水銀》文言文《本草綱目?金部?水銀》作者:李時珍釋名亦名汞、 、靈液、姹女。氣味辛、寒、有毒。主治急驚風。用水銀半兩、生南星一
- 明史原文:詹榮,字仁甫,山海衛(wèi)人。嘉靖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督餉大同,值兵變,殺總兵官李瑾。總督劉源清率師圍城,久不下。榮素有智略,
- 初三課內文言文及翻譯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文言文是必須要學的,以下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關于初三課內文言文及翻譯,感興趣的同學們,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
- 文言文《陋室銘》寫作手法《陋室銘》的寫作技法運用繁雜,在區(qū)區(qū)八十一字內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借代類比等手法,而且押韻,韻律感極強,讀
- 六月,壬寅朔,昭義節(jié)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緘與抱真從甥元仲經謀,秘不發(fā)喪,詐為抱真表,求以職事授緘;又詐為其父書,遣裨將陳榮詣王武俊假
- 文言文致謝詞丹桂飄香,碩果累于枝頭時。回首來路,篳路藍縷,思緒萬千,感激良多。求學期間,適逢學院事務壓身,每日案牘勞形,汲汲忙忙,唯恐學業(y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