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字貽上,山東新城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02 08:36:37
王士禎,字貽上,山東新城①人。幼慧,即能詩。順治十五年進士。明年授江南揚州推官。侍郎葉成格被命駐江寧,按治通???/span>②獄,株連眾,士禎嚴反坐,寬無辜,所全活甚多。揚州鹺賈③逋課數(shù)萬,逮系久不能償,士禎募款代輸之,事乃解??滴跞辏偠嚼赏⒆?、巡撫張尚賢交章論薦,內(nèi)擢禮部主事,累遷戶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試,母憂歸,服闋,起故官。
上留意文學(xué),嘗從容問大學(xué)士李霨:“今世博學(xué)善詩文者孰最?” 霨以士禎對。復(fù)問馮溥、陳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禎入對懋勤殿,賦詩稱旨。改翰林院侍講,遷侍讀,入直南書房。上征其詩,錄上三百篇,曰《御覽集》。
遷刑部尚書。故事,斷獄下九卿平議。士禎官副都御史,爭楊成獄得減等。官戶部侍郎,爭太平王訓(xùn)、聊城于相元獄皆得減等,而衡陽左道蕭儒英,則又爭而置之法。徐起龍為曹氏所誣。則釋起龍而罪曹,案其所與私者,皆服罪。及長刑部,河南閻煥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sha6*人論重辟,士禎曰:“此當(dāng)論其救父與否,不當(dāng)以梃刃定輕重?!备木彌Q,入奏,報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吳謙獄罷。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納通判;謙太醫(yī)院官,坐索債毆斃負債者。下刑部,擬王五流徙,謙免議,士禎謂輕重懸殊,改王五但奪官。復(fù)下三法司嚴鞫,王五及謙并論死。又發(fā)謙托刑部主事馬世泰狀,士禎以瞻徇奪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諸舊臣,詔復(fù)職。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詩者習(xí)袁宗道兄弟,則失之俚俗;宗鐘惺,則失之纖仄。士禎姿稟既高,學(xué)問極博,獨以神韻為宗。取司空圖“味在酸成外”、嚴羽“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標(biāo)示指趣,自號漁洋山人。主持風(fēng)雅數(shù)十年。
(選自《清史稿·列傳五十三》,略有刪改。)
注:①新城:今山東桓臺,當(dāng)時隸屬濟南 ②海寇:鄭成功 ③鹺(cuó)賈:鹽商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揚州鹺賈逋課數(shù)萬 逋:拖欠
B.故事,斷獄下九卿平議 故事:按照舊例
C.王五及謙并論死 論:討論
D.又發(fā)謙托刑部主事馬世泰狀 發(fā):揭發(fā)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士禎募款代輸之,事乃解 而乃以手共搏之
B.則釋起龍而罪曹 因人之力而敝之
C.士禎以瞻徇奪官 申之以孝悌之義
D.宗鐘惺,則失之纖仄 臣欲奉召奔馳,則劉病日篤
10、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典四川試,母憂歸,服闋,起故官。(4分)
(2)按治通海寇獄,株連眾,士禎嚴反坐,寬無辜,所全活甚多(4分)
11.請根據(jù)文言內(nèi)容,簡要概括王士禎是怎樣為官、為學(xué)的。(4分)
參考答案
8.C(論:判決,定罪)
9.D連詞,表轉(zhuǎn)折(A.才/只,僅僅; B、表并列/連詞,表轉(zhuǎn)折,“卻” ;C.因為/把、拿)
10.(8分)(1)士禎主掌四川省考試,因母喪歸家,服喪期滿,重新被任命為戶部郎中。
(典:主持、掌管、主掌;母憂:母喪、母死;服闋:服喪期滿;起:重新被任命)
(2)查辦“通??堋卑讣?,株連了很多人,士禎對誣告者處以嚴厲刑罰,對無辜之人予以寬赦,他保全存活的人很多。(每句1分。)
11.(4分)為官:“剛正不阿,寬政愛民”(2分);為學(xué):機敏博學(xué),擅長詩文(善于學(xué)習(xí))(2分)
參考譯文:
王士禎,字貽上,山東新城人。早慧,很小就能作詩。順治十五年考中進士。第二年被任命為揚州推官(勘問刑獄的官職)。侍郎葉成格奉命駐守江寧,查辦“通海寇”案件,株連了很多人,士禎對誣告者處以嚴厲刑罰,對無辜之人予以寬赦,他保全存活的人很多。揚州一個鹽商拖欠稅款數(shù)萬,被逮捕后很久仍不能償還,士禎就募款代為繳納,事情才得以解決。康熙三年,總督郎廷佐、巡撫張尚賢接連上奏章薦舉士禎,士禎擢升為禮部主事,多次升遷做到戶部郎中。康熙十一年,士禎主掌四川省考試,因母喪歸家,服喪期滿,重新被任命為戶部郎中。
皇上關(guān)心文學(xué),曾經(jīng)悠閑舒緩地問大學(xué)士李霨:“現(xiàn)在世上誰最博學(xué)善詩文?”李霨回答是王士禎。又問馮溥、陳廷敬等,他們的回答同李霨一樣?;噬显陧诘钫僖娛康?,士禎賦詩很合皇上心意。改任翰林院侍講,升為侍讀,到南書房值班?;噬险饕脑?,士禎輯錄呈上三百篇,定名為《御覽集》。
(后來)升為刑部尚書。按照舊例,裁斷案件要交付九卿評議論。當(dāng)年士禎官任副都御史時,力爭楊成減刑。官任戶部侍郎時,力爭太平王訓(xùn)、聊城于相元二人減刑,而衡陽左道蕭儒英,卻又力爭將之法辦。徐起龍被曹氏誣陷,士禎(最終)釋放了徐起龍而將曹氏定罪判罰,并且追究這起案件中徇私舞弊之人,都服罪。等到王士禎主管刑部,河南閻煥山、山西郭振羽都因救父sha6*人而被判處死刑,士禎說:“這類案件應(yīng)當(dāng)就他們是否救父而定罪,不應(yīng)當(dāng)以他們是否sha6*人而定罪?!庇谑歉呐芯彌Q,奏請皇上,回復(fù)同意。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禎因王五、吳謙案件被罷官。王五過去是工部一名工匠,用錢買了一個通判職務(wù);吳謙本是太醫(yī)院官,因索債打死負債者犯罪。案件交付刑部研究,判處王五流放,吳謙免罪,王士禎認為判得輕重懸殊。(于是)改判王五只是免官。又交付三法司嚴厲審問,王五及吳謙(最后)一并判處死刑,又揭發(fā)出吳謙曾請托刑部主事馬世泰的事情,王士禎被以“瞻徇”(屈從私情)的罪名革職??滴跛氖拍?,皇上眷念老臣,下詔復(fù)職??滴跷迨?,(王士禎)逝世。
明末文學(xué)衰微,詩家,學(xué)習(xí)袁宗道兄弟,卻不免粗俗;師法鐘惺,卻不免纖巧(文風(fēng)不正)。王士禎天賦很高,學(xué)問極博,以“神韻”為宗。用司空圖的“味在酸咸外”、嚴羽的“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標(biāo)明自己的詩歌理念旨趣,自號“漁洋山人”。主導(dǎo)清初文壇數(shù)十年。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練習(xí)題鄒忌諷齊王納諫(一)閱讀選文,完成8~11題。(17分)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
- 甘桔千樹(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選文]李衡(1)于武陵龍陽汛州(2)上作宅,種甘桔千樹。臨死,敕(3)兒曰:“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4)汝
- 元史原文:王玉汝,字君璋,鄆人。少習(xí)吏事。金末遷民南渡,玉汝奉其親從間道還。行臺嚴實入據(jù)鄆,署玉汝為掾史,稍遷,補行臺令史。中書令耶律楚材過
- 《百家姓.鮑》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鮑」源出;一﹕出自「姒」姓,以國名為氏。據(jù)《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夏禹后人,杞國
- 汪若海,字東叟,歙人。未弱冠,游京師,入太學(xué)。靖康元年,會金人侵擾,朝廷下詔求知兵者,若海應(yīng)詔。時已割河北地。其年冬,再犯京師,若海謂:“河
-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xí)及答案陶侃留客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貧①,與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舉孝廉③,投侃宿。于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
- 《隋書·趙芬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趙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父演,周秦州刺史。芬少有辯智,頗涉經(jīng)史。周太祖引為相府鎧曹參軍,歷記室,累遷
- 初中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文言文的考察在“難易程度上”應(yīng)屬于“易”的。通??疾煲韵聨追矫妫?.能正確地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2.能正確地將文言語句
- 三國志司馬朗字伯達,河內(nèi)溫人也。九歲,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客謝之。十二,試經(jīng)為童子郎,監(jiān)試者以其身體壯大,疑朗
- 陳繼儒原文:修微姓王,廣陵人,自幼有潔癖、書癖、山水癖。七歲父見背,致飄落無所依,眉間常有恨色。已奉佛教,刺血寫小品經(jīng),間讀班馬、孫吳書,人
- 《祁奚請免叔向》的文言文賞析【題解】《祁奚請免叔向》選自《左傳》,記載了祁奚為國家社稷而說服宣子,救了叔向,無所謂個人恩典。叔向因自己才能而
- 周書原文:楊寬字景仁,弘農(nóng)華陰人也。祖恩,魏鎮(zhèn)遠將軍、河間內(nèi)史。父鈞,博學(xué)強識,舉秀才,拜大理平,轉(zhuǎn)廷尉正。 寬少有大志,每與諸兒
- 隆中對原文及譯文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xué)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xí)r的談話內(nèi)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
- 清史稿原文:李清時,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學(xué)士光地從孫。乾隆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四年,授浙江嘉興知府。上南巡,或議自嘉興至杭州別辟
- 曾鞏原文:君姓張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慶歷三年來自曲江,入太學(xué)。當(dāng)是時,天子方詔學(xué)官歲獻士二人,學(xué)者以數(shù)百千人,獨獻君,會學(xué)散,不報。
- 永之氓咸善游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 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
- 宋史原文:賈黯,字直孺,鄧州穰人。擢進士第一,起家將作臨丞、通判襄州。還為秘書省著作佐郎、直集賢院,遷左正言、判三司開拆司。黯自以年少遭遇,
- 初一年級上冊文言文翻譯原文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翻譯】孔子說:
- 周書原文:趙剛字僧慶,河南洛陽人也。起家奉朝請。累遷鎮(zhèn)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歷大行臺郎中、征東將軍,加金紫階,領(lǐng)司徒府從事中郎,加閣內(nèi)都督。
- 一葉障目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