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李德林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5-22 09:53:03
隋書
原文:
李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也。年數(shù)歲,誦左思《蜀都賦》,十余日便度。高隆之見而嗟嘆,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為天下偉器。”年十五,誦五經(jīng)及古今文集,日數(shù)千言。俄而該博①墳典,陰陽緯候,無不通涉。善屬文,辭核而理暢。年十六,遭父艱,自駕靈輿,反葬故里。時正嚴冬,單衰跣足,州里人物由是敬慕之。
高祖初受顧命,以德林為丞相府屬,加儀同大將軍。未幾而三方構(gòu)亂,指授兵略,皆與之參詳。軍書羽檄,朝夕填委,一日之中,動逾百數(shù)。或機速競發(fā),口授數(shù)人,文意百端,不加治點。鄖公韋孝寬為東道元帥,師次永橋,為沁水泛長,兵未得度。長史李詢上密啟云:“大將梁士彥、宇文忻、崔弘度并受尉遲迥餉金,軍中慅慅,人情大異?!备咦娴迷儐?,深以為憂,欲代此三人。德林獨進計云:“公與諸將,并是國家貴臣,未相伏馭,今以挾令之威,使得之耳。安知后所遣者,能盡腹心,前所遣人,獨致乖異?又取金之事,虛實難明,即令換易,彼將懼罪,恐其逃逸,便須禁錮。然則鄖公以下,必有驚疑之意。且臨敵代將,自古所難,樂毅所以辭燕,趙括以之敗趙。如愚所見,但遣公一腹心,明于智略,為諸將舊來所信服者,速至軍所,使觀其情偽。縱有異志,必不敢動。”丞相大悟,即令高颎馳驛往軍所,為諸將節(jié)度,竟成大功。高祖登阼之日,授內(nèi)史令。
高祖謂德林曰:“自古帝王之興,必有異人輔佐。我昨讀《霸朝集》,方知感應(yīng)之理。昨宵恨夜長,不能早見公面。必令公貴與國始終?!庇谑亲焚浧涓负阒荽淌贰N磶?,上曰:“我本意欲深榮之?!睆唾浂ㄖ荽淌?、安平縣公,謚曰孝,以德林襲焉。
初,德林稱父為太尉諮議,以取贈官,李元操與陳茂等陰奏之曰:“德林之父終于校書,妄稱諮議?!鄙仙蹉曋?。因出為湖州刺史。德林拜謝曰:“臣不敢復望內(nèi)史令,請預散參。待陛下登封告成,一觀盛禮,然后收拙丘園,死且不恨?!鄙喜辉S,轉(zhuǎn)懷州刺史。在州逢亢旱,課民掘井溉田,空致勞擾,竟無補益,為考司所貶。歲余,卒官,時年六十一。
德林美容儀,善談吐,齊天統(tǒng)中,兼中書侍郎,于賓館受國書。陳使江總目送之曰:“此即河朔之英靈也。”器量沉深,時人未能測,從官以后,即典機密,性重慎,嘗云古人不言溫樹②,何足稱也。
(節(jié)選自《(隋書·李德林傳》)
注:①該博:學問或見識廣博.⑦溫樹:語出((漢書·孔光傳》,是對居官謹慎的贊語。
譯文/翻譯:
李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幾歲的時候,誦讀左思的《蜀都賦》,十幾天就能背誦下來。高隆之見了感嘆,告訴滿朝人士說:“如果上天給他足夠的年命,他一定會成為天下的大人物?!笔鍤q時,背誦五經(jīng)和古今文集,每天數(shù)千字。很快就讀遍并精通古籍,陰陽、讖緯、物候等無不涉獵精通。他善于作文章,文章用詞妥帖而情理暢達。十六歲時,父親亡故,他親自駕著靈柩車,返回故鄉(xiāng)安葬,那時正是嚴冬,他穿著單層的孝衣,光著腳,地方人士因此都敬仰愛慕他。
高祖(隋文帝)初受顧命,任李德林為丞相府屬,加授儀同大將軍。不久有三處發(fā)生叛亂,指揮軍事部署,高祖都與李德林詳細研究。軍事報告和緊急文書,從早到晚不停地送達,一天之內(nèi)動輒有數(shù)百件,李德林當機立斷,迅速處置,同時向幾個人發(fā)指示,各種指令文書,不需要修改就寫成。鄖國公韋孝寬任東道元帥,軍隊駐扎在永橋,因為沁水泛漲,軍隊渡不過去。長史李詢秘密上書丞相說:“大將梁士彥、宇文忻、崔弘度都接受了尉遲迥饋贈的金銀,軍中騷動不安,人心很不穩(wěn)定?!备咦嫔钣X憂慮,想(派人去)替換這三個人。惟獨李德林(不贊成),獻計說:“您和諸位大將,都是國家尊貴的大臣,不能互相賓服,現(xiàn)在他們又握有重要兵權(quán),才會這樣的。(您)怎么能知道后來派去的將軍,能夠全部是心腹,前面所派的大將,偏偏離心離德?而且接受金銀這種事,難以辨明真假,就算是撤換他們,他們懼怕獲罪,為了防備他們逃跑,就必須監(jiān)禁。這樣,鄖公以下的人員,一定會產(chǎn)生驚疑之心。再說,大敵當前撤換大將,古來就有教訓,這就是樂毅離開燕國,趙括葬送趙國的起因。依我的意思,只要派您的一個心腹,精通謀略,被諸將一直信服的,立即到軍中去,讓他考察軍中的實情。(諸將)即使有異心,也一定不敢行動?!备咦婊腥淮笪?,立即命高颎乘驛車趕到軍中,任諸將的總指揮,終于建成大功。高祖登基這一天,李德林被任命為內(nèi)史令。
高祖對李德林說:“自古帝王興盛,一定有奇異人物的輔佐。我昨天讀《霸朝集》,終于明白了感應(yīng)的道理。昨天為黒夜太長不能早些見到你而感到遺憾。我一定要讓你的富貴與國朝相始終。”于是追贈他的父親為恒州刺史,不久,皇帝說:“我本來的意愿是想讓你更加榮耀?!庇肿焚洠ㄋ母赣H)為定州刺史、安平縣公,謚號為孝。由李德林繼承爵位。
早先,李德林稱自己的父親是太尉諮議以便取得朝廷的封官,李元操等人秘密上奏說:“李德林的父親官職終于校書,胡說是諮議?!被实凼謵琅1阃夥艦楹荽淌?。李德林拜謝道:“我不敢再指望任內(nèi)史令,但請求給以散官參議。等到陛下登泰山封禪的大禮告成,我得以參觀盛典,然后把自己愚笨的身體收回到田園山嶺中去。死了也就沒有遺憾了?!被实鄄粶首?,把他改派為懷州刺史。(李德林)在州刺史任上遭遇了大旱,就征集百姓挖井澆田,(但是)徒然地勞擾民力,最終沒有獲得任何效益,被上級考察部門貶黜。一年多,死在刺史任上。時年六十一歲。
李德林儀表堂堂,善于言談。齊天統(tǒng)年間,曾任中書侍郞,在國賓館接受國書,陳國的使者江總看著他遠去的背影說:“這位就是河朔地區(qū)的杰出人才啊?!彼钠髁可畛?,當時的人不能預測。做官以后,就執(zhí)掌**,性情穩(wěn)重謹慎,曾說古人不言溫樹,有什么值得贊揚的。
《隋書·李德林傳》 《隋書·李德林傳》(二)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中文言文屈原列傳知識點總結(jié)《屈原列傳》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有關(guān)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風格獨特的人物傳記。下面是關(guān)于高中文言文屈原列傳
- 宋史原文:文天祥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德祐初,詔天下勤王。天祥發(fā)郡中豪杰,有眾萬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
- 如何正確學習文言文讀文言文,要了解內(nèi)容,能順暢朗讀,背誦一些基本課文。這是初中階段學習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平時學習、復習都應(yīng)遵循。文言文的閱讀
- 常見虛詞在文言文里面的用法分析文言虛詞是指那些意義比較抽象,基本不能明確地表示意義,而只能組織實詞使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的詞,它是構(gòu)成文言句子不可或
- 峨眉山月歌原文: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譯文/翻譯:之一:峨眉山上,
- 蔡勉旃堅還亡友財文言文答案再讀《蔡勉旃堅還亡友財》,完成5~8題。5.文章從哪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友人對蔡勉旃的絕對信任?____________
- 初一語文文言文的翻譯:《傷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
-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應(yīng)考策略縱觀近年來中考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文言文閱讀題具有以下特點:一、所選語段多以課內(nèi)的基本篇目為閱讀材料;課外閱讀多選淺顯易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解釋:道義;寡:少。站在正義
- 初中語文文言文《論語》引申經(jīng)典成語感悟方面孔子認為天與人的生命及其意義是密切相關(guān)的,人應(yīng)當像天那樣對待生命,對待一切事物做到天人合一,提倡進
- 文言文《乘船》解析【原文】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
- 《舊唐書·裴耀卿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舊唐書裴耀卿,贈戶部尚書守真子也。少聰敏,數(shù)歲解屬文,弱冠拜秘書正字,俄補相王府典簽。開元初,累遷長安令
- 舊唐書原文:李芄,字茂初,趙郡人也。解褐上邦主簿,三遷試大理評事,攝監(jiān)察御史、山南東道觀察支.使。嚴武為京兆尹,舉為長安尉。李勉為江西觀察使
- 陳情表晉李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
- 修始滁州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訓練:楊王孫者孝武時人也附譯文楊王孫者,孝武時人也。學黃、老之術(shù),家業(yè)千金,厚自奉養(yǎng)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終,先令其子,曰:
- 文言文哲理句子加翻譯古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你都讀懂了嗎?下面是小編與你分享的一些文言文哲理句子,字字珠璣!文言文哲理句子1、差若毫厘,謬以千
- 鄭板橋畫竹文言文翻譯鄭板橋畫竹的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是閱讀過的,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鄭板橋畫竹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查看!【原文】鄭燮,號板橋
- 王亮字奉叔,瑯邪臨沂人,晉丞相導之六世孫也。亮以名家子,宋末選尚公主,拜駙馬都尉。齊竟陵王子良開西邸,延才俊以為士林館,使工圖畫其像,亮亦預
- 屈原列傳復習必背文言文《屈原列傳》一、通假字1、離:猶離憂也(通罹)2、指:其稱文小而而其指極大(通旨)3、反:人窮則反本(通返)4、絀: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