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張衡傳》賞析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7-30 00:11:00
文言文《張衡傳》賞析
張衡(78~139),中國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出身望族,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在洛陽任郎中,元初元年(114)遷升尚書侍郎。元初二年起,曾兩度擔任太史令,前后共14
在天文學,中國古代宇宙論中的渾天說的代表人物。漢代關(guān)于宇宙結(jié)構(gòu)的理論有三家學說: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張衡認為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天大地小,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并認為蛋殼之外的宇宙是無限的,在天地未分之前,混混沌沌,既分之后輕者上升為天,重者凝結(jié)為地。天為陽氣,地為陰氣,二氣互相作用創(chuàng)造萬物。由地溢出之氣化為星。這些關(guān)于宇宙起源的認識具有樸素的變化發(fā)展的辯證思想。正確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月球本身不發(fā)光,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正確解釋月食成因是月球進入地影而造成的)。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渾天儀”:采用齒輪系統(tǒng)把渾象(天球儀)和計時漏壺結(jié)合起來,制成漏水轉(zhuǎn)渾天儀,用來演示星空變化,說明渾天說。著有《靈憲》、《靈憲圖》、《渾天儀圖注》等。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
《張衡傳》以張衡“善屬文”“善機巧”“善理政”為綱組織全文,顯示了張衡作為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的才干與成就。范曄繼承了司馬遷、班固等人關(guān)于史傳文寫作的傳統(tǒng),并因人取事,因事敷文,形成了自己記寫人物傳記的特色。張衡一生行事眾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慮及全又不流于繁,寫其形又得其神,確要費一番匠心。
敘學習,顯示其成就的基礎。張衡的朋友崔瑗曾稱贊他說:“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數(shù)術(shù)窮天地,制作侔造化。瑰辭麗說,奇技偉藝,磊落炳煥,與神合契?!睆埡舛嗖哦嗨?,德高品潔,是和他的學習、實踐分不開的。范曄寫他的學習,說他“少善屬文”,自幼聰穎ming6*慧,而更突出了他的“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張衡系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而游學到“三輔”之地,并進入京城洛陽太學參觀、學習。當時學界盛行的是“章句之學”,完全是一套陳腐的死學問,張衡涉足社會,不惜遠游,目標遠大,直入太學,這就使他達到“通五經(jīng),貫六藝”的地步。把五經(jīng)、六藝都融會貫通了,他不是食而不化,也非固步自封,不僅讀書本而且看實際,不只鉆典籍而且研技藝,不單捧冊頁而且知世情。張衡貫古通今,知書識世,明道諳理,可是“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謙虛謹慎,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條件,也是為人處世的美德。作者僅用了三十四個字,就概及張衡學習的各個方面:內(nèi)容、方法、精神、成就。這真可謂用墨精當?shù)媚苁蘸S谏祝s龍成寸。作者先敘張衡的學習,為下文敘述他的善為人、善作文、善機巧、善理政奠定了基礎。
敘品行,顯示其高尚的節(jié)操。張衡對為官作宦,“從容淡靜”;對酷吏,嫉惡如仇;對科學技術(shù),不遺余力。有的人把學問作為沽名之具,釣利之餌,登官之梯,而張衡參透人生,潔身自守,他辭謝了多次的舉薦與征召。作者連用“連辟”“累召”“不行”“不就”“不應”等詞語,強調(diào)了他的不慕利祿,無意仕途。后來的出仕,也只是“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一些從事科技、史學方面的業(yè)務性職務?!昂獠荒疆斒?,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他不想握權(quán)柄以抬高地位,居高位以謀私利。
張衡沒有官欲,但并非沒有官才。他有著敏銳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頭腦,高明的政治手腕。他看到“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不惜花了十年工夫,模擬班固的《兩都賦》,而寫了《二京賦》。在《西京賦》和《東京賦》中,極力鋪寫了二京的所有宮室、動植物、游俠辯論之士、角牴大儺之戲,諷諫當朝的窮奢極侈。這是婉轉(zhuǎn)的諷喻。有時他也挺身而出“上疏陳事”,“諷議左右”,向皇上直言進諫,彈劾奸佞。一旦由他掌握了一定權(quán)力,也就大力剪鋤奸徒丑類。他出為河間王劉政的相時,看到劉政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他一到任就能“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收到“上下肅然,稱為政理”的效果,可見張衡不僅具有如何做官的認識、理論,而且有著實際施行的本領(lǐng)。
張衡上究天文,下窮地理,精于歷算,擅于機械,自然也洞察當時社會世情。官場之中,有日天地黑,無風海生浪,所以他先是不做官,想潔身避禍,后來不得不入官場,順帝“嘗問衡天下所疾惡者?;鹿賾制錃Ъ?,皆共目之”?!昂饽嗽帉Χ觥保芷滗h芒,巧為應對。即令這樣,那幫閹豎還“共讒之”,使他更明白在那種政治漩渦中,如履春冰,如捋虎尾,確實是“吉兇倚伏,幽微難明”,而要“常思圖身之事”。當他狠狠打擊了河間王的惡勢力后,也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極明智的決策:“上書乞骸骨”,請求退休還鄉(xiāng)了。從他的《四愁詩》《思玄賦》《歸田賦》中,都看出作為一個正直的官吏、有為的學者,在當時內(nèi)心的.苦悶,無力除惡,無法避禍,只有獨善其身了。
敘術(shù)業(yè),顯示其卓著的成就。張衡在天文、數(shù)學、地理、氣象、機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學、詩賦、繪畫方面成績斐然。郭沫若曾評價說:“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萬祀千令,令人敬仰”。范曄為之作傳時,既要顧及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文中以“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概及了他多方面的貢獻,而重點寫候風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張衡首創(chuàng),在科技史上居重要地位。傳記從地動儀的質(zhì)地、尺寸、規(guī)模、形體、文飾以至整個結(jié)構(gòu)的“巧制”、測定時的效驗,做了井然有序的詳明介紹?!膀炛允?,合契若神”著一“神”字,極寫儀器功效。“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表明此乃史無前例的獨創(chuàng)。更用京師學者最初“咸怪其無征”,后來“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的典型細節(jié),充分證明了張衡“妙盡璇機之正”的“妙”,“善機巧”的“善”。
這篇傳記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張衡六十二年中善屬文、善機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全文以時間為序,敘其一生;以“善”為綱,統(tǒng)率題材;以“妙”為目,傳其精神,因而所寫方面多而不雜,事跡富而不亂,文雖簡而概括全。范曄之所以能“驅(qū)萬途于同歸,貞百慮于一致,使眾理雖繁,而無倒置之乖,群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文心雕龍·附會》),就在于抓住了總綱領(lǐng),并內(nèi)蘊著相互關(guān)系。張衡正由于潛心于學才達到“通五經(jīng),貫六藝”的境界,才使他具有了“善機巧”的知識與才干,也使他具有了“不慕當世”的胸襟。不去追名逐利,求官謀宦,才能居郎中的微職“積年不徙”,得“約己博學,無堅不鉆”,有了創(chuàng)造發(fā)明。他的做官,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以利于科學研究。當不得不被推上政治舞臺時,還始終保持著明智的頭腦。作者將張衡于自然科學、文學、政治活動方面的表現(xiàn)統(tǒng)一了起來,寫出了一個真實的人、偉大的人。
本文除揭示了張衡多方面事跡的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外,善于剪裁也是使本文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寫“善屬文”,就以寫《二京賦》為主,略涉《思玄賦》,其他甚至不提及;寫“善機巧”,以詳寫候風地動儀為主,其他科技成果則為輔;寫“善理政”,以整治法度、收擒奸黨為主,請求辭職、上調(diào)擢升則為次。在文學、科學、政事三方面,都體現(xiàn)了他“從容淡靜”的個性,又突出了“善機巧”的特點,使張衡這么個偉大的形象輝耀于讀者面前。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閑情記趣》文言文譯文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閑情記趣》
- 梁書原文:康絢字長明。絢少俶儻有志氣。齊 為雍州刺史,所辟皆取名家,絢特以才力召為西曹書佐。永明三年,除 。文帝在東宮,
- 李萬超,并州太原人。幼孤貧,負販以養(yǎng)母,晉祖起并門,萬超應募隸軍籍。戰(zhàn)累捷,稍遷軍校。從李守貞討楊光遠于青州,奮勇先登,飛石中其腦,氣不屬者
- 淮南子原文:夫爝火①在縹煙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及至火之燔孟諸而炎云臺,水決九江而漸荊州,雖起三軍之眾,弗能救也
- 墨翁傳文言文閱讀翻譯同學們,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國文學藝術(shù)中的一塊奇葩。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墨翁傳文言文閱讀翻譯墨翁者,吳槐市里中人也。
- 王安石原文:嗚呼,荀卿之不知禮也!其言曰“圣人化性而起偽”,吾是以知其不知禮也。知禮者,貴乎知禮之意,而荀卿盛稱其法度節(jié)奏之美,至于言化,則
- 《河蚌相爭漁翁得利》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解析文言文閱讀(二)(8分)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 明史徐有貞傳文言文翻譯徐有貞,字元玉,初名珵,吳人。宣德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時承平既久,邊備媮惰,而西南用兵不息,珵以為憂。正統(tǒng)七年
- 《后漢書·竇融列傳》文言文閱讀能力提高訓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融字周公,扶風平陵人也。王莽居攝中,為強弩將軍司馬,東擊翟義,還攻
- 胸有成竹原文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節(jié)葉具焉②。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劍拔十尋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jié)節(jié)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
- 蘇軾《司馬溫公行狀》原文及翻譯導語: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蘇軾《司馬溫
- 《雜說》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馬 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復習題目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
- 張堪,字君游,南陽宛人也,為郡族姓,堪早孤,讓先父余財數(shù)百萬與兄子。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圣童”。世祖微時,見堪
- 清史稿原文:何師儉,字桐叔,浙江山陰人。以納貲,於康熙六十年選授兵部員外郎。奉職勤懇,常數(shù)月不出署。雍正元年,遷廣西右江道僉事,部請留任一年
- 高考語文文言文釋義要“追根溯源”準確表達高考文言文釋義要“追根溯源”準確表達?很多學生總以為,文言文僅僅是為了應付中考和高考而學,文言文離我
- 經(jīng)典文言文辭職信一般辭職信由事由和文種名共同構(gòu)成,即以“辭職信”為標題。標題要醒目,字體稍大。下面是關(guān)于經(jīng)典文言文辭職信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篇
- 昔都兒,欽察氏。父禿孫,隸蒙古軍籍。中統(tǒng)①三年,從丞相伯顏討李璮叛,以功授百戶。至元十年,告老,以昔都兒代之。十一年,昔都兒從大軍南征,攻取
- 原谷諫父文言文的道理《原谷諫父》出自【元】郭居敬《二十四孝》,講了原谷用智慧勸告父母,使他們改正錯誤的故事。以下是原谷諫父文言文的道理,歡迎
- 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姚鼐曩者,鼐在京師,歙程吏部、歷城周編修語曰:“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變而后大。維盛清治邁逾前古千百,獨士能為古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