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鹽船文》文言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02 03:51:05
《哀鹽船文》文言文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儀征鹽船火,壞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是時鹽綱皆直達,東自泰州,西極于漢陽,轉(zhuǎn)運半天下焉。惟儀征綰其口,列檣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隱若城廓。一夕并命,郁為枯臘,烈烈厄運,可不悲邪?
于時玄冥告成,萬物休息,窮陰涸凝,寒威凜慄,黑眚拔來,陽光西匿。群飽方嬉,歌咢宴食,死氣交纏,視面惟墨。夜漏始下,驚飆勃發(fā),萬竅怒號,地脈湯決,大聲發(fā)于空廓,而水波山立。
于斯時也,有火作焉。摩木自生,星星如血。炎火一灼,百舫盡赤。青煙睒睒,熛若沃雪。蒸云氣以為霞,炙陰崖而焦爇。始連檝以下碇,乃焚如以俱沒。跳躑火中,明見毛發(fā)。痛謈田田,狂呼氣竭。轉(zhuǎn)側(cè)張皇,生涂未絕。倏陽焰之騰高,鼓腥風而一吷。洎埃霧之重開,遂聲銷而形滅。齊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長訣。發(fā)冤氣之焄蒿,合游氛而障日。行當午而迷方,揚沙礫之嫖疾。衣繒敗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絕。
亦有沒者善游,操舟若神,死喪之威,從井有仁,旋入雷淵,并為波臣。又或擇音無門,投身急瀨,知蹈水之必濡,猶入險而思濟。挾驚浪以雷奔,勢若抖終墜;逃灼爛之須臾,乃同歸乎死地。積哀怨于靈臺,乘精爽而為厲。出寒流以浹辰,目睊睊而猶視。知天屬之來撫,憖流血以盈眥;訴強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
若其焚剝支離,漫漶莫別,圜者如圈,破者如玦。積埃填竅,攦指失節(jié)。嗟貍首之殘形,聚誰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抔,辨焚馀之白骨。呼嗚,哀哉!
且夫眾生乘化,是云天常,妻孥環(huán)之,絕氣寢床,以死衛(wèi)上,用登明堂,離而不懲,祀為國殤。茲也無名,又非其命,天乎何辜,罹此冤橫!游魂不歸,居人心絕。麥飯壺漿,臨江嗚咽。日墮天昏,悽悽鬼語。守哭迍迍,心期冥遇。惟血嗣之相依,尚騰哀而屬路?;蚺e族之沈波,終狐祥而無主。悲夫!叢冢有坎,泰厲有祀,強飲強食,馮其氣類。尚群游之樂,而無為妖祟!人逢其兇也邪?天降其酷也邪?夫何為而至于此極哉!
——選自《四部叢刊》本《述學·補遺》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日,停泊在儀征縣境江面上的鹽船發(fā)生了火災,共焚毀船只一百三十艘,燒死和淹死了一千四百多人。當時,成批轉(zhuǎn)運出去的鹽糧,由東始自泰州,向西直達漢陽,幾乎遍及半個中國。而儀征正是控扼鹽船來往的水路要津。這里船只聚集,桅桿遮蔽天空,沿江林立,遠遠望去,隱隱約約宛若城廓。但卻在一個晚上同歸于盡,死者都變成了燒焦的肉干。平白遭受如此劇烈的火災,這能不悲傷么?
當時,冬令將盡,萬物沉靜,殘冬歲尾陰氣凝固,分外嚴寒,黑色的云霧突然紛擁而至,夕陽早已西下。人們吃著晚飯,席間還擊鼓歌唱以為嬉樂,豈料死神步步迫近,只見晦暗的臉色顯示出兇兆。天色剛近黃昏,狂風怒起。萬千孔穴響起刺耳的呼嘯。江河流水洶涌澎湃,可怕的聲響震撼于曠野長空,巨浪象小山一樣矗立水面。
正在這時,發(fā)生了火災。木船相磨擦起火,只見星星點點殷紅如血。大火一燒,百十條鹽船一片赤焰。青紫色的濃煙滾滾,飛火之下的船物就象是用沸水澆灌的.雪堆,融化迅疾。烈火還將天上的云氣蒸烤成紅霞,連背陰的崖岸也被烘焦。船只本是連接在一起下錨停泊,因而便統(tǒng)通燒毀沉沒。船民紛紛奔竄于烈火中,火焰映照出他們的頭發(fā)。他們痛苦萬狀,狂呼亂喊,直至聲疲力竭;或翻來覆去,驚惶失措,可憐還未斷氣。忽然,明亮的火焰再次升騰起來,隨著一陣腥風吹過,重又發(fā)出燒灼的細響。及至煙灰塵霧消散,被燒的船民客子一齊聲銷跡匿。千余人命,在一瞬之間,向人世永訣。這些屈死的鬼魂,冤氣和合著四溢的兇氣,遮掩了日色。將到第二天中午,這股冤氣就象迷失了方向一樣四處漂蕩,以至飛沙走礫。被燒爛的碎衣片和破棉絮,以及燒焦的木渣炭屑,漂浮江面而下,至海不絕。
也有一些會游泳的人,他們平時操舟若神,如今冒著死亡的威脅,下水去救人,卻被卷入水底,同樣喪生殞命。還有些遇難者逃生無路,被迫跳入急流,明知下了水一定被淹死,但還是冒險而希求得救。誰知波濤洶涌,勢若奔雷,這些人眼看快爬上岸了,最終還是沉了下去。他們逃脫被燒爛的厄運僅僅一剎那,卻仍然同樣難免一死。死難者心里充滿了哀怨悲苦,冤魂必定會化作厲鬼時時作祟。十二天以后,死尸漂浮出寒冷的江面,他們?nèi)孕钡芍劬Χ活?。當知道自己的親人憑吊慰撫而至,眼眶里便充滿了血水,似乎在傾訴不幸遭難的內(nèi)心悲傷,即使不能開口說話,卻能理解他們的遺愿。
死尸有的被燒得肢體不全,有的被燒得模糊不清。有的尸體蜷曲,有的尸體破損。或者七竅充塞著塵埃,或者被折斷的手指脫離了骨節(jié)??蓢@這些尸體縱盛入棺槨,也是殘缺不全的,同一個墓穴里不知名姓的冤鬼聚在一起!即使收殮一捧燃灰,也難以分辨是誰的白骨。啊呀,多么可悲?。?/p>
人生在世,若能順應自然規(guī)律而死去,那才是正常的。比如妻子兒女們四周環(huán)立,在病床上斷氣;又如因保衛(wèi)國君而死,雖身首異處,卻能策功序德于明堂,而成為國犧牲的烈士。但這些遇難者卻死得沒有意義,何況又非善終。老天啊,這些人有何罪過,非得遭受這樣的橫死冤屈呢?這些冤魂游蕩不歸,活著的親人多么悲痛欲絕!他們捧著祭奠亡魂的酒類、食品,正臨江灑淚。但見天昏地暗,似聞鬼魂凄語。他們駐足江畔,哀哭亡靈,留戀難返,心里希望能在陰曹地府里同親人相遇。而那些死者的嫡親子女更是相互攙扶著,大放悲聲,在路上隨時可見。甚至有舉族為此沉江者,終于落得無子無孫的悲慘結(jié)局。多么可悲??!這么多人埋葬在一處墳墓,日后將祀祭那死而無后者的祠宇。鬼魂啊,盡力吃一些、喝一些罷,憑著氣味相投,你們互相結(jié)合吧。希望你們以群游之樂為重,而不要興妖作怪。倒底是人逢其兇呢,抑或老天有意施其酷烈呢?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悲慘至極點的事故呢?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課外文言文練習題附參考答案文言文閱讀(10分)【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
- 破陣子文言文翻譯在這首詞上,詩人晏殊以輕淡的筆觸,雖然描寫的只是古代少女們春天生活的一個小小片段,但是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卻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圖畫
- 文言文《論語》《孟子》閱讀附答案譯文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衛(wèi)靈公》)
- 狼文言文中的之翻譯《狼》選于《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狼文言文中的之
- 左傳呂相絕秦(成公十三年) 作者:左丘明 原文: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
- 蕭注,字巖夫,臨江新喻人。磊落有大志,尤喜言兵。舉進士,攝廣州番禺令。儂智高圍州數(shù)月,方舟數(shù)百攻城南,勢危甚。注自圍中出,募海濱壯士,得二千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十五節(jié)》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盡心章句下·第十五節(jié)作者:佚名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
- 粵人食芝文言文翻譯《粵人食芝》選自《郁離子》,作者劉基,字伯溫。明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粵人食芝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 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題閱讀下文,完成第16-20題。(17分)圣人之于事,似緩而急,似遲而速以待時。王季歷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時
- 初三文言文虛詞復習資料-者者①結(jié)構(gòu)助詞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結(jié)構(gòu)助詞,的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③指人、物、事、時、地等。"
- 黃宗羲原文: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謂內(nèi)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內(nèi)家。蓋起于宋之張三豐,王征南即其傳
- 清史稿原文:湯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賊陷睢州,母趙殉節(jié)死,事具《明史列女傳》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順治二年,奉父還里。九年,成進
- 筆陣圖衛(wèi)鑠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昔秦丞相斯見周穆王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蔡尚書邕入鴻都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
-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為鄉(xiāng)嗇夫,得休歸,常詣學官,不樂為吏,父數(shù)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學受業(yè),師事京兆第五元先,又從東郡張恭祖受《周官》
- 祈夢決獄的中考語文文言文專練祈夢決獄曩有縣令,遇 * 獄不能決,蔓延①日眾,乃祈夢于城隍祠。夢神引一鬼,首戴瓷盎②,盎中種竹十余竿,青翠可愛。
- 歐陽修《記舊本韓王后》原文及翻譯導語: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
- 元史原文:石抹宜孫,字申之。五世祖曰也先,事太祖為御史大夫。也先之曾孫曰繼祖,字伯善,襲父職,為沿海上副萬戶。馭軍嚴肅,平寧都寇,有戰(zhàn)功;且
- 《百家姓龍》文言文歷史來源龍-在新百家姓中排列第81。龍(Lóng 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源出有七:源流一出自黃帝之臣龍行,
- 中考語文文言文捕蛇者說考點1、文章開頭,作者為什么要如此強調(diào)“異蛇”之毒?這是作者設置的一個懸念,為下文埋下伏筆,暗示了當時的世上還有比毒蛇
- 出三藏記集原文:釋法顯,平陽武陽注人也。顯有三兄,并夭亡。其父恐禍及之,三歲便度為沙彌。二十受大戒,志行明潔,儀軌整肅。???jīng)律舛闕,誓志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