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04 19:14:20
標簽:
《論語》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習并且按時溫習所學的知識,不是很愉快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嗎?(即使)人家不了解我也不惱恨,不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嗎?”
(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能獲得新知識新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就可以把他當做老師了。”
(三)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孔子說:“只是機械地學習而不加以思索,那就會迷惑不解;思索了卻不進一步學習,那就會精神疲憊?!?/p>
(四)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么謚號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說:“(孔文子)思考問題敏捷,學習努力,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因此稱他‘文’。”
(五)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孔子說:“默默地把學過的東西記下來,努力學習而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疲倦,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
(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加以學習,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理解:穿井得人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
- 葉旺,六安人。與合肥人馬云同隸長槍軍謝再興,為百戶。再興叛,二人自拔歸。數(shù)從征,積功并授指揮僉事。洪武四年,偕鎮(zhèn)遼東。初,元主北走,其遼陽行
- 孝丐文言文原文及譯文丐不如其鄉(xiāng)里,明孝宗時,嘗行乞于吳。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
- 陳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 一、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
- 文言文《陳情表》譯文與注釋晉武帝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不愿應詔,就寫了《陳情表》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詔的苦衷的表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文言文
- 科舉考試的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學常識介紹【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隨時
- 舊唐書原文: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人。幼聰慧絕人,襟懷宏放。年十五六時,袖文一編,投著作郎昊人顧況。況能文,后進文章無可意者一覽居易文,不覺迎
- 訪徐福墓記黎庶昌①紀伊,日本南海也。斗入海中,號為多佳山水處;與大和國中隔大山;紀伊在其南,大和在其北。大和者,神武 * 始都之橿原也。由大和
- 串講是一種過時的中學文言文的教學法我們先討論一下什么是串講。串講,在如今的中學文言文教學中有很多變種:1、老師把所有教學內(nèi)容都梳理好,按照課
- 泰山文言文翻譯泰山是一篇山水游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jīng)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泰山文言文翻譯,僅供參考!泰山文言文原文泰山之陽,汶
- 《鐵杵磨針》原文注釋及賞析《鐵杵磨針》說的是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讀書不順,棄學途中偶遇一老婦人用鐵杵磨針,對自己的觸動很大,終于發(fā)奮讀書,最終學
- 史記原文: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會孝惠、高后時天下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都王險,保塞外蠻夷,無使盜邊。天子募罪人擊朝鮮。其秋,遣樓船將
- 送宗伯喬白巖序的文言文及譯文〔明〕王守仁大宗伯白巖喬先生將之南都,過陽明子而論學。陽明子曰:“學貴專?!毕壬唬骸叭?。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寢
- 探討文言文課文復習模式高三復習的時候,各學校大多有一個復習高一高二文言文的階段。用什么樣的課堂模式復習文言課文,才能使復習更高效呢?這是擺在
- 孝丐文言文的翻譯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在高考試卷中文言文的閱讀及翻譯是重點考題,分享了孝丐文言文的翻譯及練習題,一起來看
- 《游褒禪山記》文言文賞析《游褒禪山記》是以借游山探洞為題,闡述治學之道。它是以議論為主、記游為次,通過記游進行說理的優(yōu)秀散文。王安石這次游褒
- 戰(zhàn)國策原文: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币蝗松呦瘸?,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
- 北齊書原文:魏收年十五,頗已屬文。及隨父赴邊,好習騎射,欲以武藝自達。滎陽鄭伯調(diào)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慚,遂折節(jié)讀書。夏月,坐板床,隨樹
- 《魯宗道不欺君》文言文閱讀和參考答案魯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少孤,鞠于外家,諸舅皆武人,頗易宗道,宗道益自奮厲讀書。袖所著文謁戚綸,綸器重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