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荀彧字文若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31 19:02:53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
荀彧字文若,穎川穎陰人也。彧年少時,南陽何颙異之,曰:王佐才也。永漢元年,舉孝廉,拜守宮令。董卓之亂,求出補吏。除亢父令,遂棄官歸。謂父老曰:穎川,四戰(zhàn)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鄉(xiāng)人多懷土猶豫,莫有隨者,彧獨將宗族至冀州。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紹內(nèi)懷不服。紹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強。太祖方東憂呂布,南拒張繡,而繡敗太祖軍于宛。紹益驕,與太祖書,其辭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動靜變于常,眾皆謂以失利于張繡故也。鐘繇以問彧,彧曰:公之聰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慮。則見太祖問之,太祖乃以紹書示彧,曰: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 彧曰: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茍非其人,雖強亦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內(nèi)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后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眾,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①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愿為用:此德勝也。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太祖悅。
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以彰殊勛,密以咨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征孫權(quán),表請彧勞軍于譙,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
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選自《三國志魏書十荀彧傳》,有刪節(jié)。)
①問:通聞,名聲,虛名。
4.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彧年少時,南陽何颙異之 異:看重 B.除亢父令 除:廢除
C.殆有他慮。殆:恐怕,大概 D.會征孫權(quán) 會:正趕上,恰逢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說明荀彧有王佐之才的一組是( 3分) ( )
①彧曰: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茍非其人,雖強亦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②董卓之亂,求出補吏。除亢父令,遂棄官歸。③公之聰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慮。 ④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以彰殊勛,密以咨彧。⑤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⑥會征孫權(quán),表請彧勞軍于譙,彧疾留壽春。
A.①③④ B.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下列對文中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荀彧年少的時候,南陽何颙就認為他不同于一般,有王佐才,很看重他。
B.太祖迎天子后,四面受敵。袁紹給他寫了一封言辭傲慢無禮的書信,太祖看后很生氣,出入的舉動不同于平常,眾人都說是因為失利于張繡的緣故,只有荀彧認為有其他憂慮。
C.荀彧死后的第二年,太祖就升為魏公了。
D.十七年,董昭等認為太祖應該晉升爵位為國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勛,荀彧也認為應該這樣做,太祖因此對他更加重用。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5分)
答:
②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5分)
答:
參考答案:
4.B(除:授予,任命)(3分)
5.C(②寫在董卓之亂時改任他做亢父縣令,他放棄不做之事,④是敘述董昭向他請教讓太祖進爵之事,⑥寫太祖對他的打擊報復,與他有王佐之才無關(guān)。排除此三句,只剩C項。)(3分)
6.D(荀彧也認為應該這樣做,太祖因此對他更加重用與原文相反。)(3分)
7.①而您明白豁達,不拘小節(jié),用人唯才,這說明您在度量方面勝過袁紹。(明達,唯所,宜各1分,文句通暢2分。)(5分)
②然而預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頭,因而沒有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機鑒:機敏地察出,預先看出;先識:事先識破;充:動詞,充分地發(fā)揮;其:自己的。各1分,句子通暢1分)(5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世無良貓文言文及翻譯《世無良貓》的故事告訴我們:溺愛是不可取的,溫室里是培養(yǎng)不出棟梁來的`。貓也是如此,人亦如此:環(huán)境過于安分,人就會懶散,
- 文言文閱讀訓練模擬題曹瑋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問王旦:誰可代瑋者?旦薦李及,上從之。眾疑及雖謹厚有行檢,非守邊才。韓億以告旦,旦不答。及至
- 晉書原文:習鑿齒,字彥威。齒少有志氣,博學洽聞,以文筆著稱。荊州刺史桓溫辟為從事,江夏相袁喬深器之,數(shù)稱其才于溫,轉(zhuǎn)西曹主簿,親遇隆密。時溫
-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① 何處望神州②?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③多少事?悠悠④。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
- 高考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復習《游褒禪山記》王安石(1021年1 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
- 超然臺記翻譯文言文超然臺記是蘇軾作品之一,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超然臺記文言文翻譯內(nèi)容!超然臺記文言文翻譯原文: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
- 文言文高考滿分作文我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寫成的',其中許多不朽的作品歷來以簡約精練著稱。以下是文言文高考滿分作文,歡迎閱讀。
- 漁家傲秋思文言文原文翻譯漁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
- 舟行過市的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題。夏翁,江陰巨族。嘗舟行過市橋,一人擔糞,傾入其舟,濺及翁衣。其人舊識也,僮
- 漁 父《楚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
- 趙上交,涿州范陽人。本名遠,字上交,避漢祖諱,遂以字稱。上交身長七尺,黑色,美風儀,善談論,素剛正,負才任氣,為鄉(xiāng)里所推。后唐同光中,嘗詣中
- 《豐樂亭記》的文言文翻譯《豐樂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除記述建豐樂亭的經(jīng)過及與滁人共游之樂外,還描繪了滁州從戰(zhàn)亂到和
- 文言文《七步詩》閱讀練習七步詩文帝嘗令東阿王①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 * 。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
- 慶劭風俗通義原文:孟軻受業(yè)于子思,既通,游于諸侯,所言皆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然終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尋。嘗仕于齊,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齊
- 劉承規(guī),字大方,楚州山陽人。建隆中補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會土民嘯聚為寇,承規(guī)與知州喬維岳率兵討定之。真宗即位,為勝州刺史,俄兼勾
- 尚書別解序的文言文閱讀和答案閱讀下文,完成第2225題。(10分)嘉靖辛卯,余自南都下第歸,閉門掃軌,朋舊少過。家無閑室,晝居于內(nèi),日抱小女
- 【甲】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
- 語文文言文是高考復習的重點語文文言文是高考復習的重點。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語文文言文是高考復習的重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素,sù(1)名詞
- 梁書原文:蕭淵藻,字靖藝,少立名行,志操清潔。齊永元初,釋褐著作佐郎。天監(jiān)元年,封西昌縣侯,食邑五百戶。出為益州刺史。時天下草創(chuàng),邊徼未安,
- 明史原文: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五經(jīng)》《三史》諸書,師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舉鄉(xiāng)試,八上春官①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