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理解附譯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25 17:20:39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理解附譯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嘗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復(fù)事黥布。布欲反時,問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聽而聽梁父侯,遂反。漢已誅布,聞平原君諫不與謀,得不誅。
平原君為人辯有口,刻廉剛直,家于長安。行不茍合,義不取容。辟陽侯行不正,得幸呂太后。時辟陽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見。及平原君母死,陸生素與平原君善,過之。平原君家貧,未有以發(fā)喪,方假貸服具,陸生令平原君發(fā)喪。陸生往見辟陽侯,賀曰:平原君母死。辟陽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賀我乎?陸賈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義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誠厚送喪,則彼為君死矣。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到侯貴人以辟陽侯故,往稅凡五百金。
辟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辟陽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送誅之。辟陽侯急,因使人欲見平原君。平原君辭曰:獄急。不敢見君。乃求見孝惠幸臣閎籍孺,說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聞。今辟陽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讒,欲殺之。今日辟陽侯誅,旦日太后含怒,亦誅君。何不肉袒為辟陽侯言于帝?帝聽君出辟陽侯,太后大歡。兩主共幸君,君貴富益倍矣。于是閎籍孺大恐,從其計,言帝,果出辟陽侯。辟陽侯之囚,欲見平原君,平原君不見辟陽侯,辟陽侯以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驚。
呂太后崩,大臣誅諸呂,辟陽侯與諸呂至深,而卒不誅。計畫所以全者,皆陸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時,淮南厲王殺辟陽侯,以諸呂故。文帝聞其客平原君為計策,使交捕欲治。聞吏至門,平原君欲zi6*殺。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zi6*殺為?平原君曰:我死禍絕,不及而身矣。遂自剄。孝文帝聞而惜之,曰:吾無意殺之。乃召其子,拜為中大夫。使匈奴,單于無禮,乃罵單于,遂死匈奴中。
(節(jié)選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時辟陽侯欲知平原君 知:結(jié)交
B.往稅凡五百金 稅:贈送
C.大臣多害辟陽侯行 害:害怕
D.獄急,不敢見君 獄:案件
9.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①因使人欲見平原君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①皆陸生、平原君之力也 ②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D.①乃召其子,拜為中大夫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dāng)年黥布欲謀反,找朱建商量有關(guān)問題,朱建卻不畏權(quán)貴,不但不為黥布出謀劃策,而且還竭力諫止。
B.辟陽侯因罪下獄,從孝惠帝到諸臣皆欲誅之。朱建威脅和利誘孝惠帝的寵臣為辟陽侯說情;呂氏集團覆滅后,朱建又為辟陽侯出謀劃策,使之得以茍延殘喘。
C.孝文帝時,淮南厲王誅殺了辟陽侯。孝文帝聽說辟陽侯的許多計謀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問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zi6*殺。
D.朱建家境貧寒,母親對他管教甚嚴,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茍合,義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陽侯就與母親有一定關(guān)系。
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今其母死,君誠厚送喪,則彼為君死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死禍絕,不及而身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C(害:痛恨。)
9.C(A①介詞,因為;②介詞,用。B①副詞,于是,就;②介詞,通過,經(jīng),由。C均為助詞,的。D①連詞,于是,便;②副詞,反而,竟然。)
10.C(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zi6*殺的說法有誤。朱建是為了使家人免受禍患而zi6*殺的。)
11.(1)現(xiàn)在他母親已經(jīng)去世,您若是贈送厚禮為他母親送喪,那么他一定愿意為您拼死效勞。(2)我一死,災(zāi)禍到此為止,不會連累你們。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朱建是楚國人。從前當(dāng)過淮南王黥布的相國。因犯罪離去,后來又跟了黯布,黥布想反叛時問過朱建,朱建勸諫阻止,黥布不聽他的,卻聽梁父侯的,造起反來。漢朝誅滅了黥布,得知朱建曾勸阻過,高祖就賜朱建封號為平原君,遷居長安。
朱建有口才,為人嚴肅廉潔,剛毅正直,辦事不隨波逐流,有原則。辟陽侯行為不正,但受呂后寵信,他想和朱建交往,朱建不肯見他。后來朱建母親去世,陸賈一向和朱建關(guān)系好,去拜訪他。平原君家境貧寒,沒有用來給母親出殯送葬的錢,正要借錢置辦殯喪用品,陸生讓平原君只管發(fā)喪。陸賈去見辟陽侯,道賀說:平原君的母親死了。辟陽侯不解:他母親死了,向我道什么賀?陸賈說:前些時你想交結(jié)平原君,他守節(jié)義不肯見你,是由于母親的緣故。如今他母親去世,您若厚禮送葬,他就會與您傾心相交了。辟陽侯于是送上百金備置送終的衣被。其他列侯貴人因辟陽侯的緣故,前去送禮吊喪的不少,送禮金五百金。
許久之后,有人控告辟陽侯,惠帝大怒,將辟陽侯下獄,要處死他。呂太后心里有愧,不方便講話。大臣們大多不滿辟陽侯的行徑。巴不得就此除掉他。辟陽侯處境危急,派人找朱建,要與他見上一面,朱建推辭說:案子審得正緊,我不敢去見面。實際上朱建去求了惠帝的寵臣閎籍孺,勸他說:您為何受皇帝寵信,天下無人不知。現(xiàn)在辟陽侯因受皇太后寵幸而下獄,人們都說是您進了讒言,現(xiàn)在要是辟陽侯被殺了,明天太后生氣,也會殺了您。您何不負荊請罪,替辟陽侯向惠帝求個情?惠帝聽了您的話放了辟陽侯,太后一定很高興。這樣,兩個主子都寵信您了。您將富貴雙至??!于是閎籍孺擔(dān)心害怕起來,真的向惠帝講了情,惠帝果然放了辟陽侯。辟陽侯囚禁中想要見朱建,朱建不來見,辟陽侯以為背離了自己,非常氣憤。等到他出獄之后,(明白實情),又非常驚服他。
呂太后崩逝,大臣誅滅了呂氏,辟陽侯同諸呂交情很深,但最終沒有受牽連被殺。辟陽侯之所以能夠保全,都是得力于陸賈和平原君。
文帝時,淮南厲王殺了辟陽侯,也和辟陽侯黨附呂氏有關(guān)。孝文帝得知辟陽侯的門客朱建曾替辟陽侯出謀劃策,便差人抓朱建治罪。朱建聽說捕吏上門,便要zi6*殺,他的兒子和捕吏都說:事情究竟怎么樣還不知道,為什么zi6*殺?朱建說:我一死,災(zāi)禍到此為止,不會連累你們。于是自刎而死。文帝聽說后,很惋惜地說:我本來沒有殺朱建的意思。就召朱建的兒子,拜為中大夫。朱建的兒子后來出使匈奴,匈奴單于無禮,他責(zé)罵單于,最后死在匈奴。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七年級上課外的文言文練習(xí)(一)鄭人逃暑①鄭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于樹下。及月流影移,復(fù)徙衽以從陰,而
- 《莊子 胠篋》原文及譯文標(biāo)簽:雜談 分類:古代作家作品 【原文
- 李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也。性簡亢,無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初舉孝廉,為司徒胡廣所辟,再遷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風(fēng)棄官。復(fù)征,
- 高適(公元700—公元765) ,盛唐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滄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 高
- 莽漢斷棘文言文翻譯莽漢斷棘文言文告誡我們解決問題,應(yīng)該用正確的方法,找到它的根源,而不是魯莽行事,這樣只會自食惡果。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
- 宋史原文:袁燮字和叔,慶元府鄞縣人。生而端粹專靜乳媼置盤水其前玩視終日夜臥常醒然少長讀東都黨錮傳慨然以名節(jié)自期。入太學(xué),登進士第,調(diào)江陰尉。
- 《畫鬼最易》文言文翻譯注釋和道理1、《畫鬼最易》文言文客有為齊王畫①者,齊王問曰:“畫,孰②最難者?”曰:“犬馬最難?!?“孰最易者?”曰:
- 幽王擊鼓文言文練習(xí)題幽王擊鼓周宅豐、鎬,近戎。幽王與諸侯約: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近,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嘗
- 文言文之《梁書·劉孺?zhèn)鳌吩募白g文原文:劉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齊太常敬子。孺幼聰敏,七歲能屬文。年十四,居
- 七年級文言文:盤古開天鴻蒙初開,天地混沌中有巨人,盤古是名神斧鏗鏘,劈開陰陽濁者為地,清者為天天地寂寂,亙古一神意興蕭索,自解全身神之呼吸,
- 魏書原文:張彝 ,字慶賓,北魏清河?xùn)|武城人。性公強,有風(fēng)氣,歷覽經(jīng)史。高祖初,襲祖侯爵。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無所顧忌。
- 后漢書原文:郭太,字林宗,大原介休人也。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就成皋屈伯彥學(xué),三年業(yè)畢.
- 杏花書屋記歸有光杏花書屋,余友周孺允所構(gòu)讀書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巖公為御史,謫沅、湘時,嘗夢居一室,室旁杏花爛漫,諸子讀書其間,聲瑯然
- 終軍,字子云,濟南人也。少好學(xué),以辯博能屬文聞于郡中。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至府受遺,太守聞其有異材,召見軍。甚奇之,與交結(jié)。軍揖太守而去,
- 王昌齡出塞文言文翻譯《出塞》是樂府舊題,也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作得七言絕句。邊塞詩得代表之一。內(nèi)容主要是是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體現(xiàn)出啦詩人
- 劉穎,字公實,衡州西安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調(diào)溧陽主簿。時張浚留守建康,金師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穎白浚言:“師旅之后,宜先撫摩,當(dāng)盡蠲逋賦
- 曾鞏尚書都官員外郎陳君墓志銘曾鞏原文:元豐元年,鞏為福州,奏疏曰:“臣所領(lǐng)內(nèi),知泉州事、尚書屯田員外郎陳樞,質(zhì)性純篤,治民為循吏,積十有五年
- 龔自珍原文:鄞人葉機者,可謂異材者也。嘉慶六年,舉行辛酉科鄉(xiāng)試,機以廩貢生治試具,凡竹籃、泥爐、油紙之屬悉備。忽得巡撫檄曰,貢生某毋與試。機
- 文言文翻的十個失分點導(dǎo)語: 文言文翻譯是多年來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之一??忌诜g文言文時,除遵守“信、達、雅”的翻譯原則、掌握一些翻譯技巧外,還
- 《說苑·敬慎》劉向原文:孫叔敖為楚令尹①,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②粗衣,冠白冠,后來吊③。孫叔敖正衣冠而見之,謂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