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 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閱讀答案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14 15:10:57
漁 父
《楚辭》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br/>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身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fù)與言。
1.對下列劃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原既放——放,被放逐
B.形容枯槁——形容,身體
C.寧赴湘流——赴,投入
D.鼓枻而去——鼓,敲打
2.下列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漁父見而問之——漁父莞爾而笑
B.是以見放——安能以皓皓之白
C.何故至于斯——圣人不凝滯于物
D.而能與世推移——不復(fù)與言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兩句描寫出屈原心力交瘁,形銷骨立的外在形象。
B.漁父說的“圣人”應(yīng)指的是“老、莊”一類的人,可見漁父是道家思想的信徒。
C.屈原用“新沐……必振衣”兩個比喻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絕不同流合污的態(tài)度。
D.文章善于運用對比的手法,用屈原襯托出“漁父”這一個高蹈遁世的隱士形象。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參考答案
1.B
2.D
3.D
4.(1)為什么遇事深思,行為出眾,以至于讓自己被放逐?
(2)怎么能讓干干凈凈的身體,去沾染污濁的外物呢?
參考譯文
屈原被放逐后,在四海間流浪,在湖邊一路吟唱,面色憔悴,神情枯槁。(湖上的)漁父見了,問道:“你不就是那位三閭大夫么?怎么竟成了這般模樣?”
屈原道:“普天下都混濁,只有我還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還醒著。所以被君王流放啊?!?br/> 漁父道:“真正賢明的圣人不會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隨世情流轉(zhuǎn)而相應(yīng)地改變。世上的人都混濁,你何不也一起揚泥蕩波?所有人都醉了,你何不也跟著吃糟喝酒?為什么要想得那么深遠(yuǎn),凌駕于平庸的世人之上,使得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道:“我聽說:剛洗頭的人一定會彈去帽子上的浮塵,剛洗澡的人一定會抖去衣服上的塵土。怎么能讓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外界的齷齪感染?我寧愿將此身投入湘水,葬身于江中的魚腹之內(nèi),卻怎能讓潔凈光明的純白之質(zhì),蒙上世俗的塵埃?”
漁父微微一笑,拍打著船槳離去,口中唱道:“(湖上的)碧波清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湖上的)碧波混濁,可以洗我的雙足?!本瓦@樣唱著歌遠(yuǎn)去,不再與屈原說什么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中人稱代詞第一人稱代詞古漢語中,第一人稱代詞主要有“我、吾、余、予、朕、臺(yí)、卬(áng)”等七個。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
- 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前預(yù)習(xí)要求課前預(yù)習(xí)的基本要求,即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義。對于暫時無法理解的'字、句,如有可能,應(yīng)借助工具書(如《古漢語常
- 中考語文文言文易讀錯字1、七年級七上:鶴唳(lì) 怡然(yí) 土礫(lì)人不知而不慍(yùn) 三省吾身(xǐng)思而不學(xué)則殆(dà
- 新唐書原文:司空圖字表圣,河中虞鄉(xiāng)人。咸通末擢進(jìn)士,禮部侍郎王凝所獎待,俄而凝坐法貶商州,圖感知己,往從之。凝起拜宣歙觀察使,乃辟置幕府。召
- 戚繼光,字元敬,世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父景通,歷官都指揮,署大寧都司,入為神機(jī)坐營,有操行。繼光幼倜儻,負(fù)奇氣。家貧,好讀書,通經(jīng)史大義。三十六
- 晉書原文: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美姿容,善談?wù)?,博涉文史,以儒雅?biāo)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謹(jǐn),及其執(zhí)喪,
- 曹劌論戰(zhàn)文言文閱讀試題閱讀《曹劌論戰(zhàn)》,完成12-14題。①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
- 文體指導(dǎo)之文言文閱讀指津“傳”是一種記述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我國古代的人物傳記可分為兩類:1.歷史傳記。作者一般根據(jù)歷史事實和文獻(xiàn)資料來撰寫
- 讀文言文兩小兒辯日有感古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可真是句至理名言。在56個民族的大家庭中曾有不少人對自己所作所為夸夸其談
- 韓非子原文:國無常強(qiáng),無常弱。奉法者強(qiáng),則國強(qiáng);奉法者弱,則國弱。荊莊王并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莊王之氓社稷也,而荊以亡。齊桓公并國三十,啟
- 晏子春秋原文:景公問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則諸侯其至乎?” 晏子對曰:“法其節(jié)儉則可;法其服,居其室,無益也
- 高中文言文常見句式之判斷句引導(dǎo)語:高中學(xué)文言文時要看懂文言文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學(xué)會判斷及,那么應(yīng)該怎樣學(xué)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
- 國學(xué)經(jīng)典文言文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吳定原文:頃邀惠書,省仆動靜安否,情重辭溫,增仆遠(yuǎn)望,仆自足下北游,沈默閑處,嘆左右益少通敏之才、可與之深言文字者,以此私恚,他無足懷。仆八
- 戴名世蓼莊圖記[清]戴名世余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慨然有遺世之思。說者謂淵明生當(dāng)晉、宋之際,志欲棄塵離垢,高舉遠(yuǎn)引,托而為此記,非真有是事。
- 安國賦文言文原文蓋聞根深者葉茂,校之有物。源遠(yuǎn)則流長,信而有征。夫安國者。歷秦漢之悠久,為王陵之故邑。得先王之誥封,享藥都之美譽。安國寧幫,
- 高考必背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古漢語口語為基礎(chǔ)的書面語,在遠(yuǎn)古時代文言文與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下面是關(guān)于高考必背文言文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1、勸 學(xué)
- 巧女自救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巧女自救》講述的是一個女孩自救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巧女自救文言文翻譯,歡迎參考閱讀!原文滿媼,余弟乳母也,有女
- 顧隱君傳〔明〕歸有光隱君諱啟明,字時顯,世居昆山之七浦塘,今為太倉人。相傳晉司空和之后。散居浦之南者,其族分而為三,故世稱其地曰三顧村云。隱
- 薛瑄原文:出河津縣西郭門,西北三十里,抵龍門下。東西皆巒危峰,橫出天漢。大河自西北山峽中來,至是,山斷河出,兩壁儼立相望。神禹疏鑿之勞,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