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岳陽樓記》練習(xí)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20 02:26:38
文言文《岳陽樓記》練習(xí)題
【甲】①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①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19.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 ▲ (2)犬牙差互 差互: ▲
(3)波瀾不驚 驚: ▲ (4)微斯人 微: ▲
20.翻譯下列句子。(2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21.【甲】【乙】兩文中的畫線句都寫到了水,它們的寫法有何不同(2分)
22.【甲】【乙】兩文都寫了悲與喜,聯(lián)系全文,請對兩文作者的悲喜憂樂之情作出比較。(2分)
19.(1)大約;(2)交互錯雜,參差不齊;(3)起,動;(4)沒有。
20.(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見)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曲折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隱忽現(xiàn)。
(2)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
21.【甲】文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側(cè)面描寫潭水的清澈,【乙】文直接描寫春日洞庭湖水的平靜、寬廣。
22.【甲】文作者被貶,心中自然憂傷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憂傷的心情,但這種從自然景色中得到的快樂是短暫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凄苦的心情就會流露出來?!疽摇课谋磉_(dá)了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樣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dá)胸襟。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后羿射日文言文原文翻譯后羿射日的傳說出自《山海經(jīng)》、《書·堯典》、《十州記》、《淮南子》、《天問》等著作,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后羿射日文言文的翻
- 送馮文子序 (清)方苞往者,長洲韓公為吏部,聽事而歸,喟然嘆。余問曰:“公何嘆?”公曰:“昔有醫(yī)者,與吾故且狎,吾叩
-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diǎn):文言文句式之被動句被動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于”“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二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
- 崔浩字伯深,少好學(xué),博覽經(jīng)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核覽,研精義理,時人莫及。弱冠為通直郎,稍遷著作郎,道武①以其工書,常置左右。道武季年,
- 古詩詞及文言文知識點(diǎn)秋思唐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 文言文習(xí)題的內(nèi)容.竭澤而漁【原文】竭①澤而漁②,豈不獲得,而明年③無魚;焚④藪⑤而田⑥,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fù),
- 蘇軾《秋陽賦》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蘇軾《秋陽賦》原文
- 舊唐書原文:韋見素,字會微,京兆萬年人。見素學(xué)科登第。景龍中,解褐相王府參軍,歷衛(wèi)佐、河南府倉曹。丁父憂,服闋,起為大理寺丞,襲爵彭城郡公。
- 高崇文文言文閱讀翻譯導(dǎo)語:高崇文,字崇文,幽州人,祖籍渤海蓚縣,是唐代名將。關(guān)于他,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是高崇文文言文閱讀翻譯的內(nèi)容,歡迎
- 語文文言文理解試題和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題。沈演之字臺真,吳興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書仆射劉柳見而知之,曰:此童終為令器。家
- 淺談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xué)的有效策略參考【摘 要】文言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教學(xué)是實(shí)現(xiàn)國學(xué)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在整個的語文教學(xué)之
- 張養(yǎng)浩傳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書面語。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張養(yǎng)浩傳文言文翻譯,希望大家
- 原文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 盜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
- 《百家姓.季》文言文的歷史來源《百家姓 季》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季」源出:以次為氏,古代同一輩份的.排行為「伯、仲、叔、季」,季者少子也,據(jù)
-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cái)。訑?shù)日,軍果敗。兵未戰(zhàn)而先見敗征,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jì)事而大說之
- 囊螢夜讀的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jīng)有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
- 韓愈《馬說》文言文注釋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 胡瑗,字翼之,泰州人。七歲善屬文①,十三通《五經(jīng)》,即以圣賢自期許。鄰父見而異之,謂其父曰:"此子乃偉器,非常兒也!"家
- 移風(fēng)易俗文言文翻譯移風(fēng)易俗,成語,改變舊的風(fēng)俗習(xí)慣。出處:《荀子·樂論》:“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fēng)易俗,故先王導(dǎo)
- 《螳螂捕蟬》文言文翻譯原文吳王欲伐荊(1),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3)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