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6-03 01:02:56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zhàn)而先見敗征,此可謂知兵矣?!蓖跽偎瘟x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zhàn)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趙。夫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币蛳铝钴娭性唬骸懊腿缁ⅲ苋缪?,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
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碑斒菚r,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蹦讼嗯c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于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zhàn)少利,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 說:通“悅”,欣賞
B.疾引兵渡河 引:撤退
C.楚王陰令羽誅之 陰:暗暗地
D.共立羽為假上將軍 假:代理
1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當是時楚兵冠諸侯。
B.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當是時/楚兵冠諸侯。
C.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當是時/楚兵冠諸侯。
D.于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當是時楚兵/冠諸侯。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認為,雖然論坐于軍帳,運籌決策,他比不上宋義;但是披堅甲執(zhí)銳兵,勇戰(zhàn)前線,宋義比不上他。于是作為次將的項羽心里不服宋義為上將軍。
B.諸將畏懼項羽而聽從了項羽的領導,楚懷王也讓項羽做了上將軍。在項羽的帶領下,楚軍破釜沉舟,抱著必死決心,以一當十,勢如破竹地戰(zhàn)勝了秦軍。
C.面對楚軍的停止不前,項羽勸說宋義應抓住機會來打敗秦軍,這不但遭到了宋義的拒絕,還遭到宋義的無情嘲諷。
D.“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充分地表現出項羽及其軍隊的勇猛和超強的戰(zhàn)斗力,為后文埋下了伏筆。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題5分,共10分)
(1) 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
(2)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
參考答案
13.B[解析] 引:帶領,率領。
14.B[解析] 根據句意及句式特點判斷。
15.B[解析] A.是宋義認為自己在沖鋒陷陣上比不上項羽,而在運籌決策上項羽卻不如自己,“項羽心里不服宋義為上將軍”也是無中生有。C. “遭到宋義的無情嘲諷”于文無據; D.是宋義阻止兵士私自行動時說的話。
16.(1) 我聽說秦軍把趙王包圍在巨鹿城內,我們應該趕快率兵渡過黃河,楚軍從外面攻打,趙軍在里面接應,打敗秦軍是必然的。
(2)憑著秦國那樣強大的勢力去攻打新建的趙國,結果必定是秦國攻占趙國。趙國被攻占,秦國就更加強大,(到那時)怎樣利用秦國的疲憊?
[參考譯文]
起初,宋義所遇見的那位齊國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軍中,他拜見楚王說:“宋義說武信君的軍隊必定失敗,過了幾天,武信君的軍隊果然戰(zhàn)敗了。在軍隊沒有開戰(zhàn)的時候,就能事先看出失敗的征兆,這可以稱得上是懂得用兵了?!背淹跽僖娝瘟x,跟他商計軍中大事,非常欣賞他,因而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宋義的副將,范增任末將,去援救趙國。其他配合作戰(zhàn)的各路將領都隸屬于宋義,(宋義)號稱卿子冠軍。部隊出發(fā)抵達安陽,停留了四十六天沒有前進。項羽說:“我聽說秦軍把趙王包圍在巨鹿城內,我們應該趕快率兵渡過黃河,楚軍從外面攻打,趙軍在里面接應,打敗秦軍是必然的?!彼瘟x說:“(我認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卻損傷不了小小的蟣虱。如今秦國攻打趙國,他們的外圍打勝了,士卒會疲憊,我們就可以趁他們疲憊之時(進攻);他們的外圍打敗了,我們就率領部隊擂鼓西進,一定能殲滅秦軍。所以不如先讓秦、趙兩方相斗。若論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我宋義比不上你;若論坐于軍帳,運籌決策,你比不上我宋義。”于是(宋義)在軍中下令說:“兇猛如虎,違逆如羊,貪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一律斬殺?!庇谑撬瘟x派他的兒子宋襄去輔佐齊國,親自送宋襄到無鹽,置備酒筵,大宴賓客。
當時天氣寒冷,下著大雨,士兵一個個又冷又餓。項羽(對將士)說:“(我們大家)是打算合力攻打秦軍,他卻久久停留不前進。如今正趕上荒年,百姓貧困,將士們吃的是芋頭豆類,軍中沒有存糧,(他)竟然置備酒筵,大宴賓客,不率領部隊渡過黃河去從趙國取得糧食,跟趙合力攻秦,卻說‘利用秦軍的疲憊’。憑著秦國那樣強大的勢力去攻打新建的趙國,結果必定是秦國攻占趙國。趙國被攻占,秦國就更加強大,(到那時)怎樣利用秦國的疲憊?況且,我們的軍隊剛剛打了敗仗,懷王坐臥不安,集中了境內全部兵力交給上將軍一個人,國家的安危,就在此一舉了?,F在(上將軍)不體恤士卒,卻派自己的兒子去齊國為相,謀取私利,這不是國家真正的賢良之臣。”項羽早晨去參見上將軍宋義,就在軍帳中斬下了宋義的頭,出來向軍中下令說:“宋義和齊國共謀反楚,楚王暗中令我處死他。”在這時,將領們都因恐懼而屈服于項羽,沒有誰敢抗拒,都說:“首先把楚國扶立起來的,是項將軍家。如今又是將軍誅滅了叛亂之臣?!庇谑谴蠹乙黄鹆㈨椨馂榇砩蠈④姟m椨鹋扇巳プ汾s宋義的兒子,追到齊國境內,把他殺了。(項羽)又派桓楚去向懷王報告。楚懷王于是讓項羽做了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都歸屬項羽。
項羽殺了卿子冠軍,威力震懾楚國,在諸侯中很有名。于是就派遣當陽君和蒲將軍帶領兩萬人馬,渡過黃河救援巨鹿。沒有取得大的勝利,再次請求援兵。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黃河,鑿沉所有渡船,砸毀鍋灶,燒掉營舍,攜帶三天口糧,以此向士卒表示有去無回的決心。于是軍隊一到,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相遇,多次交戰(zhàn),截斷了秦軍的運糧通道,大敗秦軍,殺死蘇角,俘虜了王離。這時,楚軍是諸侯軍中最強大的一支。救援巨鹿的諸侯軍隊有十幾個營壘,沒有敢出戰(zhàn)的。等到楚軍向秦軍發(fā)起攻擊的時候,眾多將領都在自己的營壘上觀望。楚軍將士個個以一當十,楚國士兵呼聲震動天地,諸侯軍中人人膽戰(zhàn)心驚。等到打垮了秦軍,項羽召見各諸侯將領,將領們進楚軍軍營的門時,都跪著向前行進,沒人敢仰視(項羽)。從此,項羽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軍都歸屬項羽。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農夫耕田》文言文翻譯《農夫耕田》選自《渾然子》。是描述農夫耕種田地的辛苦場景,也指做事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才能做得更好。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div>蘇代兄弟蘇秦之弟曰代,代弟蘇厲,見兄捭闔七國遂志,亦皆苦學從衡之術。蘇秦既死反間,其助燕謀齊之事大泄。齊聞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見燕王噲《百家姓.季》文言文的歷史來源《百家姓 季》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季」源出:以次為氏,古代同一輩份的.排行為「伯、仲、叔、季」,季者少子也,據《五人墓碑記》作者張溥,描述了明朝末年的東林黨人和蘇州人民不畏 * 與魏忠賢之流英勇斗爭的事跡,歌頌了其中五人“激昂大義,蹈死不顧”的英雄氣概元史原文:丘處機,自號長春子。兒時,有相者謂其異日當為神仙宗伯。年十九,為全真學,師重陽王真人。重陽一見處機,大器之。金、宋俱遣使來召,不赴韓非子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及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12分,每小題3分)歷山之農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畝正①。河濱之漁者爭坻②。義猴之墓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遠適他鄉(xiāng)。獵者憐其孤,贈以猴。老者愛如赤子,每出必從,不鏈不掣,而不離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勸學原文及譯文勸學,就是鼓勵學習。勸學較系統(tǒng)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勸學原文及譯文,希望大家喜歡!勸學原文先秦:方苞原文:①譽乎己,則以為喜,毀乎己,則以為怒者,心術之公患也;同乎己,則以為是,異乎己,則以為非者,學術之公患也。君子則不然。譽乎己,則懼《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的文言文閱讀和答案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家貧。年四十余,乃學《春秋》雜說。建元元年,是時弘年六十,征以厚德錄文言文閱讀練習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后事如禮。久之,其子丐于途。百家姓·談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談」源出;一:據《姓苑》所載, 西周史宋微子啟之后有受封于談者。 談國為郯國。 春秋時郯子朝魯, 其后亡【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童賢母傳[明]方孝孺童賢母,姓羅氏,寧海童處士釋卿妻也。羅為縣舊族,賢母少喪親,姿端厚,有識度,年十三歸童氏。時處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賢新唐書原文:光顏,字光遠。葛旃少教以騎射,每嘆其天資票健,己所不逮。長從河東郡為裨將,討李懷光、楊惠琳,戰(zhàn)有功。隨高崇文平劍南,數搴旗蹈軍,拙效傳(明)袁宏道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趨避者,兔也,而獵者得之。烏賊魚吐墨以自蔽,乃為殺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計,雀不如燕;謀生之術。鸛王家屏傳 張廷玉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陰人。隆慶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預修《世宗實錄》。高拱兄捷前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遺趙隋書.薛道衡傳文言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18分)薛道衡字玄卿,河東汾陰人也。道衡六歲而孤,專精好學。年十三,講《左《本草綱目·介部·蛤蜊》的文言文氣味肉:咸、冷、無毒。蛤蜊粉:咸、寒、無毒。主治肉:潤五臟,止消渴,開胃,治老癖。亦治寒熱。婦女血塊等。蛤蜊后漢書原文:綱字文紀,少明經學。父張皓,封留侯。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jié),舉孝廉不就,司徒辟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粐@曰: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