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韓休傳的文言文練習以及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22 20:49:16
新唐書韓休傳的文言文練習以及答案
韓休,京兆長安人。工文辭,舉賢良。玄宗在東宮,令條對國政,與校書郎趙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補闕,判主爵員外郎。進至禮部侍郎,知制誥。出為虢州刺史。虢于東、西京為近州,乘輿所至,常稅廄芻①,休請均賦它郡。中書令張說曰:免虢而與它州,此守臣為私惠耳。休復執(zhí)論,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豈為政哉?雖得罪,所甘心焉。訖如休請。以母喪解,服除,為工都侍郎,知制誥。遷尚書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蕭嵩舉所以代者,嵩稱休志行,遂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務進趨,既為相,天下翕然宜之。萬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將放嶺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惡。今朝廷有大奸,請得先治。金吾大將軍程伯獻恃恩而貪,室宅輿馬僭法度,臣請先伯獻,后美玉。帝不許,休固爭曰:罪細且不容,巨猾乃置不問,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詔。帝不能奪。大率堅正類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薦之。休臨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聞之曰:不意休能爾,仁者之勇也。嵩寬博多可,休峭鯁,時政所得失,言之未嘗不盡。帝嘗獵苑中,或大張樂,稍過差,必視左右曰:韓休知否?已而疏輒至。嘗引鑒,默不樂。左右曰:自韓休入朝,陛下無一日歡,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雖瘠,天下肥矣。且蕭嵩每啟事,必順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寢。韓休敷陳治道,多訐直,我退而思天下,寢必安。吾用休,社稷計耳。后以工部尚書罷。遷太子少師,封宜陽縣子。卒,年六十八,贈揚州大都督,謚曰文忠,寶應元年,贈太子太師。
【參考譯文】
韓休,是京城長安人。韓休擅長寫文章,被舉薦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L菩谶€是太子的時候,讓他按條逐一對答國家政事的詢問,和校書郎趙冬曦一起考中乙科進士,提拔為左補闕(唐代諫官名),出任主爵員外郎。又回朝廷任禮部員外郎,擔任知制誥(掌管詔令的官)。離開朝廷到虢州擔任刺史。虢州是靠近東京、西京的州,馬車、兵車(也可以翻譯為皇帝的車馬)到達后,經(jīng)常征收草料稅,韓休請求把稅負分攤到其他的州郡中去。中書令張說說:免除虢州的稅賦分攤到別的州,這是虢州太守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罷了。韓休堅持自己的意見,下面的官吏告訴他你這樣做是違背了宰相的意思,韓休說:(我作為)刺史本來了解到百姓的困苦卻不去救助,這難道是為政之道嗎?即使得罪宰相,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最終還是按照韓休請求的那樣實行了。因為母親去世而解職,守孝期滿,擔任工部侍郎,又任知制誥。調(diào)任尚書右丞。侍中裴光廷去世,皇上下令蕭嵩推舉一個可以代替裴光廷的人,蕭嵩贊頌韓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授予韓休擔任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韓休做人嚴肅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祿。如今他當上了宰相,是很符合當時朝廷上下期望的。萬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將要把他流放到嶺南去。韓休說:萬年尉是個小官,所犯的又不是大罪?,F(xiàn)在朝廷中有更大的xie6*惡的人,請求先治他們的罪。金吾大將軍程伯獻依仗皇上的恩寵而貪贓枉法,他的住宅、乘坐的車馬都超越了法律的規(guī)定,臣請求先處理程伯獻,再處理李美玉。皇上沒有答應,韓休就堅持爭辯:罪輕的人尚且不被寬容,罪重的人竟然放過而不去問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獻,我不能接受詔令?;噬喜荒芨淖冺n休的想法。韓休堅決、正直大致如此。開始,蕭嵩因為韓休恬淡平和,以為很容易控制他,所以也就引薦了他。等韓休辦事時有時會反駁,甚至指責蕭嵩,蕭嵩業(yè)不能說服他。宋璟聽說后說:沒有想到韓休能這樣,這是仁者的.勇氣啊。蕭嵩寬容、博愛、隨和,而韓休卻嚴正剛直,對時政得失,說話沒有不說徹底的。唐玄宗曾經(jīng)到后花園游玩打獵,有時在宮中設宴行樂,稍有過失,總是趕緊問左右的隨從人員:這件事韓休知道不知道?不一會兒,韓休的勸諫書就已經(jīng)送到了。唐玄宗曾對著鏡子悶悶不樂,旁邊的人勸說道:自從韓休當了宰相以來,陛下沒有一天是歡樂的,為何獨自悲傷,不將他撤換掉讓他離開呢?唐玄宗感嘆道:我雖然瘦了,但國家必定富裕了。蕭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順我的旨意,從不與我反著來,可退朝后想想天下的大事,我睡不安穩(wěn)??!韓休大量陳說治理國家的道理,他常常為國家社稷與我爭執(zhí),退朝后我則可以寬心睡個安穩(wěn)覺。我重用韓休,是出于社稷江山的考慮罷了。后來,在工部尚書的職位上罷免了官職。后提升為太子少師,封宜陽縣縣令。死時六十八歲,贈揚州大都督的稱號,謚號為文忠。寶應元年,追贈太子太師。
(節(jié)選自《新唐書韓休傳》)
[注]①廄芻:草料。
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休復執(zhí)論
執(zhí):堅持。
B.休直方不務進趨
務:致力于。
C.帝不能奪
奪:使改變。
D.吾用休,社稷計耳 計:計策。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以母喪解,服除,為工部侍郎
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B.不意休能爾,仁者之勇也
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C.時政所得失,言之未嘗不盡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休擅長寫文章,被舉薦為賢良,在玄宗為太子時,受命逐條回答有關國政問題,此后擔任過一系列重要的官職。
B.韓休任虢州刺史期間,體察民情,請求為虢州百姓減免賦稅,經(jīng)過努力終獲成功,表現(xiàn)出他為民請命的仁愛之心。
C.韓休因蕭嵩舉薦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剛直與蕭嵩的寬容隨和形成互補,二人關系也很和諧,因而得到宋璟的贊許。
D.韓休秉公直諫給了玄宗很大壓力,但面對讒言,玄宗非常清醒,將韓休與蕭嵩進行比較,說明了任用韓休的理由。
4.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豈為政哉?雖得罪,所甘心焉。
(2)罪細且不容,巨猾乃置不問,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詔。
參考答案
1。D
2、A
3。C
4、(1)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卻不救助,怎么能執(zhí)政呢?即使獲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2)罪輕的人尚且不被寬容,罪重的人竟然放過而不問,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獻,我就不能接受召令。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小學文言文《嫦娥奔月》原文嫦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仙藥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兩粒不死之藥后飛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③,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兒可得全
- 送宜黃何尉序(南宋)陸九淵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①之賢否不難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
- 文言文《鴻門宴》翻譯《鴻門宴》節(jié)選自《項羽本紀》,作者通過對鴻門宴全過程的具體生動的描寫,揭示了項羽自矜功伐、為人不忍的悲劇性性格及其失敗的
-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本仓?,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 夏侯貪鄙文言文閱讀夏侯貪鄙【原文】益州新昌令夏侯彪之初下車,問里正曰:“雞卵一錢幾顆?”曰:“三顆?!北胫饲踩∈уX,令買三萬顆,謂里正曰
- 劉基烏蜂原文:杞離謂熊蟄父曰:“子亦知有烏蜂乎?黃蜂殫其力以為蜜,烏蜂不能為蜜,而惟食蜜,故將墐戶,其王使視蓄而計課,必盡逐其烏蜂,其不去者
- 明史原文:翁大立,余姚人。嘉靖十七年進士,累官山東左布政使。隆慶二年,命督河道。三年七月,河大決沛縣,漕艘阻不進。帝從大立請,大行振貨。大立
- 魏書原文: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雄有孝性,頗涉書史,好刑名,廉謹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于色。釋褐奉朝請。父于郡遇患,雄自免歸,晨夜扶抱
- 宋書原文:謝晦,字宣明,陳郡陽夏人也。祖朗,東陽太守。父重,會稽王道子驃騎長史。兄絢,高祖鎮(zhèn)軍長史,蚤卒。晦初為孟昶建威府中兵參軍。昶死,高
- 文言文虛詞一、解釋句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1、 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 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3、 圖窮而匕見4、 余聞而愈悲5、 莊
- 趙南星,字夢白,高邑人。萬歷二年進士。除汝寧推官+、治行廉平,稍遷戶部主事。二十一年大計京官,與尚書孫鑨秉公澄汰。首黜所親都給事中王三余及鑨
- 語文考試文言文閱讀技巧語文考試中文言文閱讀是不可少的考點,那么文言文閱讀的技巧到底又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語文考試文言文閱讀技巧
- 西門豹治鄴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豹往到鄴,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長老曰:“苦為河伯娶婦,以故漸貧。”豹問其故,對曰:“鄴三老、廷掾常歲賦斂
- 景公出游,問于晏子曰: “吾欲觀于轉(zhuǎn)附、朝舞(地名),遵①海而南,至于瑯琊。寡人何為能效先王之游?” &
- 文言文《新唐書褚遂良傳》的原文及翻譯原文:褚遂良,字登善。貞觀中,累遷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隸楷。太宗嘗嘆曰:“虞世南死,無與論書者。”魏征白
- 莊子原文: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涇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
- 柳貫原文:人有千金之蓄,必留遺其子孫。之愛之,何嘗不欲其貴且富哉?顧吾有重于千金,輕于鴻毛。無所待而長存,無所恃而不滅,一言之訓,貽之數(shù)十世
- 一豆羹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文言文閱讀。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
- 陸子隆字興世,吳郡吳人也。少慷慨,有志功名。侯景之亂,于鄉(xiāng)里聚徒。是時張彪為吳郡太守,引為將帥。彪徙鎮(zhèn)會稽,子隆隨之。及世祖討彪,彪將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