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貫《遺清堂記》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6-11 03:48:43
柳貫
原文:
人有千金之蓄,必留遺其子孫。之愛之,何嘗不欲其貴且富哉?顧吾有重于千金,輕于鴻毛。無所待而長存,無所恃而不滅,一言之訓,貽之數(shù)十世。
真之馬氏父子,再從宦于南。予不識其父,而識其子叔敬,與之交,信其所受之正矣。始其父卒潭府推官,顧言曰:“吾以一清遺爾子孫,吾以為豐,爾毋以為嗇也?!奔笆寰疵鈫?,有仕資,揭“遺清”扁所居堂,上以承諸其先,下以詔諸其后之是意也,豈以一言易千金哉?
它日,叔敬過予寅軒,請發(fā)其義,予無以解焉。予聞舉其所有,持以與人,謂之遺,而遺必有其物矣。投桃之腆,不薄于報瓊;與帶之華,不滋于獻紅。故有所遺者,其遺淺;無所遺者,其遺隆。昔子之先君子推其所蓄,以悉敷遺于子,而子又能兢業(yè)奉持,以保有所遺,如臨冰玉,如飲沆瀣不泥滓以取義也,不翕泚①“以為炎也,不疏宕以取容也,不窒塞以廢權(quán)也。淵然澄穆之天洋乎陟降之地人若不足我則有余彼韋楊氏之在西都皆知所以愛其子孫皆知所以遺其子孫矣。然丞相之宗,不綿于太尉之胤,論者謂“大鳥覆墳,有開厥祥”,而不知經(jīng)義有限,心德無窮。方其遺之之初,固已卜之于此,而言子張欲知十世之問,夫子蓋以百世可知者答之。嗚呼!以予觀于馬氏,夫豈曰遺之一言而止也?
叔敬五兄弟,頡頏并奮,而叔敬尤有能名,今以吉府照磨官,辟掾江西廉訪使者之幕,蜚英騰茂,其在斯乎!
(選自《全元文·柳待制文集卷之十四》)
[注]①翕訢(xīzī):指小人相互勾結(jié)。
譯文/翻譯:
人有千金的積蓄,一定會留給自己的子孫。親子孫愛子孫,何嘗不想他們地位高且財富多呢?不過我有比千金還重,比鴻毛還輕的東西。不用依靠卻可以長存,不用依賴卻可以不消亡,一句話的教誨,可以留給幾十代子孫。
真州的馬氏父子,兩次到南方做官。我不認識父親,卻認識兒子馬叔敬,和他結(jié)交,相信他所受到的教誨是合乎道義的。當初馬叔敬的父親在潭府推官任上將要去世,看著兒子說:“我把一身清自留給你等子孫,我認為這是很豐厚的,你不要認為這過于儉省啊?!钡鹊今R叔敬守孝期滿,獲得了做官的資格,他把“遺清”作為匾額掛在居住的大堂上,這樣做的用意是,對上來繼承各位祖先的精神,對下來激勵后代。(這)哪里是可用千金換來的一句話?。?nbsp;
有一天,馬叔敬到寅軒拜訪我,讓我闡發(fā)“遺清”的含義,我講不明白。我聽說把自己所擁有的拿給別人,叫饋贈,而要饋贈就一定要有物品。贈人美好的桃子,不比回報美玉來得輕;贈人華美的縞帶,不比回報紋衣來得重。所以有物品饋贈,情誼反而淺;沒有物品饋贈,倒顯得情誼重。過去兒子的父親拿出他所有的積蓄,全部用來留給兒子,而兒子又能夠小心謹慎地操持,來保全父親所留下的東西,像靠近冰玉,像喝夜間的水汽(那般小心)。不做壞事以便取得仁義,不相互勾結(jié)形成權(quán)勢,不故作灑脫來取悅于人,不閉塞得不要地位。深邃莊嚴的天空,開闊起伏的大地,別人還不夠,我卻還剩余。那韋楊氏在西都,都知道如何愛護自己的子孫,都知道拿什么饋贈子孫啊??墒秦┫嗟淖谧?,不比太尉的后代可以綿延不斷,有人議論說“大鳥飛到墳頭上,那是吉祥的標志”,卻不知道經(jīng)義是有限的,品德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他饋贈子孫之初,本來已經(jīng)預料到這一點了,卻像“子張問孔子十世之后如何”一樣問我,只能用孔子“百世之久也可以預知”來答復他。唉!按照我的標準來看馬氏父子,哪里只饋贈他一句話就夠了呢?
馬叔敬有五個兄弟,才能不相上下、齊頭并進,而馬叔敬尤其有有才能的名聲?,F(xiàn)在以吉府照磨官,征召為江西廉訪使者的屬官,名聲與事業(yè)日益昌盛,恐怕就在這里起步吧!
柳貫《遺清堂記》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初中語文課內(nèi)外文言文練習閱讀課內(nèi)外文言文,完成題(10分)(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
- 北齊書原文:王纮(hóng),字師羅,太安狄那人也,為小部酋帥。纮少好弓馬,善騎射,頗愛文學。性機敏,應(yīng)對便捷。年十三,見揚州刺史太原郭元貞
- 《荊溪集》序楊萬里予之詩,始學江西諸君子,既又學后山(北宋著名詩人陳師道)五字律,既又學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絕句,晚乃學絕句于唐人。學之愈
- 袁枚原文:晉溫嶠恥居第二流,而云松觀察②獨自負第三人,意謂探花辛巳,而于詩則推伏余與蔣心余二人故也。夫以云松之才之高,而謙抑若是,疑是讕語,
- 黃庭堅原文:庭堅頓首啟:蒲元禮來,辱書,勤懇千萬。知在官雖勞勛,無日不勤翰墨,何慰如之!即日初夏,便有暑氣,不審起居何如?所送新詩,皆興寄高
- 《百家姓·姜》文言文《百家姓·姜》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姜」源出 ;姜氏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姓之一,炎帝就是姓「姜」。一 、 以地名為氏。據(jù)《說
- 諸葛志傳奇文言文諸葛志者,已為遲夫上篇以其名冠題之微奇小說所提及。葛志者,其原名、全稱——諸葛奇志,曾用名諸葛奇、諸葛志,終以諸葛志之名而行
- 指導學生用評點法閱讀文言文評點是我國傳統(tǒng)的做讀書筆記的方法。評,即評論。這種評論是對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上的要點以及用詞造句方面的特點用
- 王顯,字世榮,陽平樂平人也。自言本東海郯人,王朗之后也。父安上,少與李亮同師,俱受醫(yī)藥,而不及亮。顯少歷本州從事,雖以醫(yī)術(shù)自通,而明敏有決斷
- 《周處》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閱讀文段,回答問題。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
- 初中必背古詩詞34首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
- 初中語文1-6冊的文言文通假字初中1-6冊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
- 歐陽修《醉翁亭記》原文及賞析《醉翁亭記》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diào),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下面是小編
-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① 蕭氏子至京師②,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
- 趙簡子元日放生邯鄲之民,以正月元旦獻鳩于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競而捕之,
- 隋書原文:房彥謙,字孝沖,本清河人也。彥謙早孤,不識父。長兄彥詢,以彥謙天性穎悟,親教讀書。年七歲,誦數(shù)萬言,□宗黨所異。十五,出繼叔父子貞
- 南齊書原文:江謐字令和,濟陽考域人也。祖秉之,臨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書都官郎,吳令,為太初所殺。謐系尚方,孝武乎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
- 吳廷舉,字獻臣,其先嘉魚人,祖戍梧州,遂家焉。正德初,歷副使。發(fā)總鎮(zhèn)中官潘忠二十罪。忠亦訐廷舉他事,逮系詔獄。劉瑾矯詔,枷之十余日,幾死。戍
- 高考文言文《始得西山宴游記》的知識點一、文學常識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也稱“柳柳州”。提倡“古文”創(chuàng)作。其散文以山水游記和寓言成就
- 晏子答梁丘據(jù)原文:梁丘據(jù)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據(jù)忠且愛我。我欲豐厚其葬,高大其壟?!标套釉唬骸案覇枔?jù)之忠且愛于君者,可得聞乎?”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