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辛雄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5-04 14:55:04
魏書
原文:
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雄有孝性,頗涉書史,好刑名,廉謹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于色。釋褐奉朝請。父于郡遇患,雄自免歸,晨夜扶抱。及父喪居憂,殆不可識,為世所稱。清河王懌為司空,辟戶曹參軍,攝田曹事。懌遷司徒,仍隨授戶曹參軍。并當煩劇,諍訟填委。雄用心平直,加以閑明,政事經(jīng)其斷割,莫不悅服。先是,御史中尉元匡復(fù)欲輿棺諫諍,尚書令元澄劾匡大不敬,詔恕死為民。雄奏理匡曰:“竊惟白衣元匡,歷奉三朝,每蒙寵遇。高祖賜之以匡名,陛下任之以彈糾。剛轂忠款,群臣莫及;骨鯁之跡,朝野共知。先帝已容之于前,陛下亦宜寬之于后。”未幾,匡除龍驤將軍。
右仆射元欽曰:“至如辛郎中才用,省中諸人莫出其右。”孝昌元年,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城南叛。時遣大都督延明督臨淮王或討之,盤桓不進。乃詔雄輔太常少卿元誨為使,持節(jié),乘驛催軍,有違即令斬決。尋轉(zhuǎn)吏部郎中,遷平東將軍,郎中如故。上疏曰:“帝王之道,莫尚于安民,安民之本,莫加于禮律。禮律既設(shè),擇賢而行之,天下雍熙,無非任賢之功也?!睍?,會肅宗崩。未幾,詔雄以本官兼侍中、關(guān)西慰勞大使。將發(fā),請事五條:一言逋懸租調(diào),宣悉不征。二言簡罷非時徭役,以紆民命。三言課調(diào)之際,使豐儉有殊,令州郡量檢,不得均一。四言兵起歷年,死亡者眾,見存者老,請假板職,悅生者之意,慰死者之魂。五言喪亂既久,禮儀罕習,如有閨門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門閭。”帝從之。
永熙三年又兼吏部尚書于時近習專恣諸托不已雄懼其讒慝不能確然守正論者頗譏之
(節(jié)選自《魏書·辛雄傳》)
譯文/翻譯:
辛雄,字世賓,隴西狄道人。辛雄有孝順的秉性,讀了不少書,喜好刑名之學,廉潔謹慎,雅靜補素,不隨便交結(jié)朋友,喜怒不形于色。由奉朝請起家做官。父親在郡任上得了疾病,辛雄辭官回家,早晚侍候父親。到父親去世守喪期間,他的模樣都變得幾乎認不出來,被世人所稱道。清河人王元懌任司空,征聘辛雄為戶曹參軍,代理田曹事務(wù)。王元懌升任司徒,辛雄仍然艱隨擔任戶曹參軍。負責處理那些繁重的事務(wù)和堆積的訴訟案子。辛雄平心正直地處理,加上他熟悉政務(wù),很多事情經(jīng)過他的公斷處理,莫不使人心說誠服。在此以前,御史中尉元匡又想抬著棺材進宮死諫,尚書令元澄彈劾元匡對皇上大不敬。皇帝下詔對元匡恕免死罪,貶為平民。辛雄上奏為元匡辯護道:“臣認為庶民元匡,歷經(jīng)三朝,常蒙皇恩寵信。高祖賜給他匡的名字,陛下也任命他糾察彈劾的專職。他剛毅忠誠,群臣都比不上;率直的行為,朝野共知。先帝已經(jīng)客忍在前,陛下也應(yīng)寬怒在后?!辈痪茫锉蝗蚊鼮辇報J將軍。
右仆射元欽說:“比起辛郎中的才能,尚書省中任何人都超不過他?!毙⒉?,徐州刺史元法僧舉城叛降南方,當時朝廷派遣大都督元延明督導(dǎo)臨淮王元彧前往征討,部隊徘徊不前。皇帝就下詔讓辛雄輔助太常少卿元誨為特使,拿著符節(jié),乘驛馬催促軍隊,有違抗者可下令斬決。不久,辛雄轉(zhuǎn)為吏部郎中,又開遷為平東將軍,郎中的職務(wù)不變。辛雄上疏道:“帝王的根本原則,莫過于安民,安民的根本,關(guān)鍵在于禮制與法律。禮制和法律設(shè)置好了,就可選擇賢能的人來施行,天下安定和諧,無不是任用賢能的功勞?!边@疏議上奏時,正遇上肅宗去世。不久,皇帝下詔讓辛雄以原官兼任侍中和關(guān)西慰勞大使。準備出發(fā)之前,請求皇帝考慮五件事:第一是拖欠或逃漏的租稅,應(yīng)該一概不再征收。第二是整頓免除耽誤農(nóng)時的徭役,以緩解百姓的沉重負擔。第三是征租收稅的時候,要區(qū)分富庶與貧困地區(qū),下令各州郡衡量統(tǒng)計經(jīng)濟情況,不得統(tǒng)一要求。第四是戰(zhàn)爭已經(jīng)有幾年,死亡的人很多,幸存的老人,請給予一定的待遇,從而愉悅活著的人的心,同時安慰死者的靈魂。第五是國家戰(zhàn)亂這么久,禮儀已經(jīng)極少演習,如果有全家和睦、孝悌顯著的家庭,應(yīng)加以表彰?!被实鄄杉{了他的意見。
永熙二年,辛雄又兼吏部尚書。這期間皇帝身邊一批近侍寵臣專權(quán)朝政,恣意妄為,互相不停地請托,辛雄害怕他們背后說自己的壞話,就不能堅持正確立場,議論的人對此頗有譏諷。
《魏書·辛雄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宋申錫,字慶臣,史失其何所人。擢進士第,文宗時轉(zhuǎn)中書舍人,為翰林學士。帝惡宦官權(quán)寵震主,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帝察申錫忠厚,因召對,俾與
- 原文:孔子生魯昌平鄉(xiāng)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
- 《韓非子·難一》寓言故事原文:楚人有鬻矛與盾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quot;
- 宋史原文:錢乙字仲陽,父穎善醫(yī),然嗜酒喜游,東之海上不反。乙方三歲,母前死,姑嫁呂氏,哀而收養(yǎng)之,長誨之醫(yī),乃告以家世。即泣,請往跡尋,凡八
- 莊子的文言文名句莊子,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和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是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者。以下是莊子的文言文名句,歡迎
- 澠水燕談錄原文: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屬登樓置酒,未舉觴,見缞绖數(shù)人營理葬具者。公亟令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將出殯近郊,赗斂棺槨(下葬的
- 村落嫁娶圖記 (明)顧彥夫某歲春二月,予從事京師錦衣。周君出所謂村落圖示予,觀其色,請曰:“君必為我記之”。申請再三,
- 舊五代史原文:馬全節(jié),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軍校,官至檢校尚書左仆射。以全節(jié)之貴,累贈太師。全節(jié)少從軍旅,同光末,為捉生指揮使。
- 《張萬福傳》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張萬福傳》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
- 富多施舍智不炫耀文言文富多施舍,智不炫耀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矣!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矣!如
- 謀國而貽天下之大患,斯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禍在一時之天下,則一時之罪人,盧杞是也;禍及一代,則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禍及萬世,則萬世
- 隋書原文:梁彥光,字修芝,安定烏氏人也。祖茂,魏秦、華二州刺史。父顯,周邢州刺史。彥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謂所親曰:“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
- 文言文《傅顯迂緩》試題和答案傅顯迂緩傅顯喜讀書,頗知文義,亦稍知醫(yī)藥,性情迂緩,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輒問:“見魏三兄否?
- 《阿房宮賦》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遣詞用字無比華美,思想深刻見骨,是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古文之一。杜牧在《阿房宮賦》中,通過描寫阿房宮
- 文言文閱讀題:文化經(jīng)典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①也,不知其仁也?!薄扒笠埠稳??”子曰:“
- 《列子?黃帝》寓言故事原文:海上之有人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數(shù)而不止。 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
- 原文:趙儼,字伯然,潁川州,與同郡杜襲、繁欽通財同計,合為一家。太祖始 迎獻帝都許,儼謂欽曰:“曹鎮(zhèn)東應(yīng)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吾知
-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yīng)翻譯,
- 黔驢技窮文言文翻譯黔驢技窮是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lǐng)也已經(jīng)用完了。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相關(guān)的文言文翻譯吧!原文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
- 《杜甫傳贊》原文:贊曰: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襲沿。逮開元間,稍裁以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