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淵《送宜黃何尉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27 06:52:37
送宜黃何尉序
(南宋)陸九淵
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①之賢否不難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難知也。東陽何君坦尉宜黃,與其令臧氏子不相善,其賢否曲直,蓋不難知者。夫二人之爭,至于有司,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間,遂以俱罷??h之士民,謂臧之罪,不止于罷,而幸其去;謂何之過,不至于罷,而惜其去。臧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②遄其歸矣;何廉而貧,無以振其行李,縣之士民,哀其窮而為之裹囊以餞之,思其賢而為之歌詩以送之,何之歸亦榮矣!
比干剖心,惡來④知政;子胥鴟夷,宰嚭謀國。爵刑舛施,德業(yè)④倒植,若此者班班見于書傳,今有司所以處臧、何之賢否曲直者,雖未當乎人心,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豈不遠哉?況其民心士論,有以慰薦扶持如此其盛者乎?何君尚何憾!
魯士師知柳下惠,楚令尹如子文,其平獄治理之善,當不可勝紀,三黜三已之間,其為曲直多矣!而《語》《孟》所稱獨在于遺逸不怨厄窮不憫仕無喜色已無慍色。況今天子重明麗正,光輝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陰輔陽,以卻氛祲。下邑一尉,悉力衛(wèi)其民,以迕墨令,適用吏文,與令俱罷,是豈終遺逸厄窮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
雖然,何君譽處若此其盛者,臧氏子實為之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學,詎可如是而已乎?何君是舉亦勇矣!誠率是勇以志乎道,進乎學,必居廣居,立正位,行大道,使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無憾,吾將有憾于何君矣!
(選自上海辭書出版社《古文鑒賞辭典》)
【注】①令、尉:官職。②式:發(fā)語詞。③惡來:商紂王寵信的奸臣。④業(yè):惡業(yè),罪孽。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式遄其歸矣 遄:迅速
B.比干剖心,惡來知政 知:了解
C.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 揆:比較
D.悉力衛(wèi)其民,以迕墨令 迕:觸犯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若此者班班見于書傳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B.且自知得罪于民 若屬皆且為所虜
C.令以是不善于其尉 洎牧以讒誅
D.誠率是勇以志乎道 異乎三子者之撰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而《語》《孟》所稱獨在于遺逸不怨厄窮不憫仕無喜色已無慍色
A.而《語》《孟》所稱/獨在于遺逸不怨/厄窮不憫/仕無喜色/已無慍色
B.而《語》《孟》所稱/獨在于遺逸/不怨厄窮/不憫仕/無喜色已無慍色
C.而《語》《孟》所稱獨/在于遺逸/不怨厄窮/不憫仕/無喜色已無慍色
D.而《語》《孟》所稱獨在于/遺逸不怨/厄窮不憫/仕無喜色/已無慍色
8.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這是一篇贈序。何坦為官正直清廉,因與貪官縣令不和,遭到糊涂上司的不公正處置,作者對此憤然不平,撰文來安慰鼓勵他。
B.文章開篇第一段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說明上司雖然處理不當,但比較古代賢人,何坦算是幸運的,他獲得了百姓、士人的高度評價。
C.第三段以柳下惠、楚子義有“平獄治理之善”卻多次被罷免之事來安慰何坦,勸其不必抱恨,認為以后還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D.文章指明民眾的毀譽是評價一個官員賢與不賢的標準,也是評價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標準,體現了陸九淵以民為本的思想。
9.把文言義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思其賢而為之歌詩以送之,何之歸亦榮矣?。?分)
(2)何君之志,何君之學,詎可如是而已乎?(3分)
(3)不然,何君固無憾,吾將有憾于何君矣?。?分)
參考答案
5、B(聯系語境可知,“知”應解釋為“主持”)
6、C(A項“者”助詞,者字結構,……的情況/助詞,引出判斷;B項“且”遞進連詞,而且/副詞,將,將要C項“以”都是介詞,因為; D項“乎”介詞,在/介詞,與)
7、A(全句意為“然而,《論語》《孟子》對上述兩人的稱述,僅僅在于被朝廷拋棄不怨恨,遭遇困厄不自傷,做了官不露喜色,罷了官也不生氣。”)
8、B(作者在開篇第一段把何坦與臧氏子對比,是為了鮮明地表現民心向背,與古代賢人的比較出現在第二段。)
9.(1)(4分)譯義:想到他的賢德就唱歌作詩來送行,何坦的離開也是很光榮的啊!
(“賢”、“而”、“歌詩”、“何之歸”各一分)
(2)(3分)譯義: 何君的志向,何君的學識,難道就到此為止了嗎?
(“詎可”、“如是”、“已”各一分)
(3)(3分)譯義: 如果不是這樣,何君本來沒有什么抱恨,我將對何君感到遺憾啊!
(“然”、“固”、“憾”各一分)
參考譯文:
老百姓很喜歡他們的縣尉,很不喜歡他們的縣令;縣里的僚屬很喜歡他們的縣令,很不喜歡他們的縣尉:這縣令、縣尉的賢與不賢就不難知道了??h尉因為這個原因與縣令不和,縣令因為這個原因與縣尉不和;這縣令,縣尉的是非曲直就不難知道了。東陽人何坦做宜黃縣的縣尉,跟他的縣令藏氏子不和,他們的賢與不賢、是非曲直,大概不難知道的。他們兩人之間的爭執(zhí),到了上司那里,上司不分青紅皂白,就一起把他們罷免了。宜黃縣的讀書人和老百姓,說臧氏子的罪行,遠不止于罷免,老百姓慶幸他的離去;說何坦的過錯,不至于被罷免,因而對他的離開感到惋惜。臧氏子貪婪而富有,而且自己知道得罪了老百姓,裝滿車子就趕快溜走了;何坦廉潔而且清貧;沒有什么來置辦行李,縣里的讀書人,老百姓同情他貧窮并為他準備行李,設宴與他告別,想到他的賢德就唱歌作詩來送行,何坦的離開也是很光榮的啊!
比干被紂王剖心而死,惡來就掌握了大權;伍于胥被拋尸河中,宰嚭就主持國政。賞罰逆施善惡顛倒,像這樣的事情一件件地在書傳中見到?,F在上司用來處理臧縣令,何縣尉賢與不賢是非曲直的理由,雖然不合乎人心,然而與歷史上那些賞罰濫用、倒行逆施的事情相比較,不是還相距很遠嗎?況且他得到了民心和讀書人的好評,有慰問幫助他到如此盛況空前的先例嗎?何君你有什么抱恨的呢!
魯國的士師如柳下惠,楚國的令尹如子文,他們公正地審理案件和處理政事的善舉,應該是記不完的,在三次貶官三次罷官之間,他們正直的作為已是足以令人稱贊的了!然而,《論語》《孟子》對上述兩人的稱述,僅僅在于被朝廷拋棄不怨恨,遭遇貧困不自傷,做了官不露喜色,罷了官也不生氣。況且現在皇上光明正大,光輝日新。大臣們好像德星一樣,調理陰陽,驅退邪氣。下面縣邑中的一個縣尉,盡心盡力地維護老百姓,因此觸犯了貪贓枉法的縣令,恰好適合監(jiān)司某一條例,跟縣令一起罷免,這哪里是要永遠被朝廷拋棄,不會仕途再起呢?何君你有什么抱恨的呢!
雖然這樣,使得何君得到這樣大的聲譽的,實在是臧氏子造成的。何君的志向,何君的學識,難道就到此為止了嗎?何君的這番作為是有勇氣的啊!真能把這種勇氣用在道德修養(yǎng)上,推廣到學習上,就能夠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的里面,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的上面,走在天下最光明的正路"義"的中間,使得富裕尊貴都不能亂我的心,貧窮卑賤都不能變我之志,權勢武力也不能屈我之氣節(jié),這也是我寄希望于何君的。如果不是這樣,何君本來沒有什么抱恨,我將對何君感到遺憾啊!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考語文文言文中的“以”字考點介詞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①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
-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一詞多義然 ①則弛然而臥②若聽茶聲然③然得而臘之以為餌④滿座寂然⑤康肅忿然曰(a連詞:但是,可是b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相
- 《文言文》篇章結構一、學弈這段古文共有4句,有三層意思。第一句是一層意思,指出弈秋這個人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這句話為下文做了鋪墊,因為“名
- 崔骃傳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詩》、《易》、《春秋》,博學有偉才,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善屬文。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
- 《金農與蒼頭》文言文閱讀訓練金農與蒼頭壽門①所得蒼頭②,皆多藝。其一善攻硯,所規(guī)模甚高雅。壽門每得佳硯石,輒令治之。顧非飲之數斗,不肯下手。
- 新唐書原文:岑文本,字景仁,鄧州棘陽人。祖善方,后梁吏部尚書。父之象,仕隋為邯鄲令,坐為人訟,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詣司隸理冤,辨對哀暢無所詘
- 謝生應鸞,客其叔文濤先生臨淄縣署,繼為費縣令借司筆札。一日,坐轎拜客,書片紙付下役李升喚輿伺侯。及出視,乃騾車也。生怒叱之。李曰:“適奉明諭
- 義犬文言文翻譯注釋義犬一文是聊齋志異篇目。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義犬文言文翻譯注釋,相信能帶給大家?guī)椭?。義犬文言文潞安某甲,父陷獄將死。搜括
- 羅生還鐲文言文閱讀理解試題及譯文答案羅一峰先生,名倫,以孝廉①赴會試。仆于途中拾一金鐲。行已五日,先生憂旅費不給②,仆曰:“無慮也,向于山東
- 《任光祿竹溪記》文言文練習題余嘗游于京師侯家①富人之園,見其所蓄②,自絕徼③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
- 陳遘,字亨伯,登進士第。知莘縣,為治有績,徽宗將以為御史,而遭父佑甫憂。畢喪,為廣西轉運判官。蔡京啟蠻徭地,建平、從、允三州,遘言:“蠻人幸
- 閱讀文言文世說新語·文學并做練習閱讀下文,完成 10-13 題( 12 分)鄭玄在馬融門下③,三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嘗算渾天②不合,
- 孟子文言文閱讀附答案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技巧和興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子文言文閱讀附答案,歡迎閱讀!下面的短文選自《孟子》,請你閱讀后思考并
- 王浚文言文答案及翻譯導語:大家讀過王浚傳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王浚傳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與答案,還有翻譯。對這篇課文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以下,希
- 原文: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
- 東方朔救乳母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東方朔救乳母武帝欲殺乳母,乳母告急于東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①,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臨②去,但屢顧我,我當
- 《曾子殺豬》文言文翻譯及原文導語:《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我們肯定都聽過,目的是要告訴我們:教育兒童言行一致,家長不能信口開河,要有言必行。下面
- 中考語文文言文通假字1.之①動詞,去、到、往寡助之至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②代詞,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殺之《陳涉世家》鐘鼓樂之(“窈窕淑女”
- 乞者趙生傳蘇轍高安丐者趙生,敝衣蓬發(fā),未嘗沐洗,好飲酒,醉輒毆詈其市人。雖有好事時召與語,生亦慢罵,斥其過惡。故高安之人皆謂之狂人,不敢近也
- 李晟,字良器,洮州臨潭人。世以武力仕,然位不過裨將。晟幼孤,奉母孝。身長六尺。年十八,往事河西王,忠嗣,從擊吐蕃。悍酋乘城,殺傷士甚眾,忠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