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送胡叔才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08 15:41:44
送胡叔才序
王安石
叔才,銅陵大宗,世以貲名。子弟豪者馳騁漁弋為己事,謹者務(wù)多辟田以殖其家。先時,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之產(chǎn),卒無就。邑豪以為諺,莫肯命儒者,遇儒冠者皆指目遠去,若將浼己然,雖胡氏亦然。獨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幣,逆良先生教之。既壯可以游,資而遣之,無所靳。居數(shù)年,朋試于有司,不合而歸。邑人之訾者半,竊笑者半。其父母愈篤,不悔,復(fù)資而遣之。
叔才純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篤,追四方才賢,學(xué)作文章,思顯其身以及其親。不數(shù)年,遂能襃然①為材進士,復(fù)朋試于有司,不幸復(fù)詘于不己知。不以予愚而從之游,嘗謂予言父母之思,而慚其邑人,不能歸。予曰:“歸也。夫祿與位,庸者所待以為榮者也。彼賢者道弸②于中,而襮③之以藝,雖無祿與位,其榮者固在也。子之親,矯群庸而置子于圣賢之途,可謂不賢乎?或訾或笑而終不悔,不賢者能之乎?今而舍道德而榮祿與位,殆不其然;然則子之所以榮親而釋慚者,亦多矣。昔之訾者竊笑者,固庸者爾,豈子所宜慚哉?姑持予言以歸,為父母壽,其亦喜無量,于子何如?”因釋然寤,治裝而歸。予即書其所以為父母壽者送之云。
注釋:①襃然:出眾之貌。 ②弸:充滿。 ③襮:顯露。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逆良先生教之 逆:聘請
B.不幸復(fù)詘于不己知 詘:受侮辱
C.矯群庸而置子于圣賢之途 矯:違背,違反
D.因釋然寤,治裝而歸 寤:同“悟”,覺醒,醒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謹者務(wù)多辟田以殖其家 ②姑持予言以歸
B.①或訾或笑而終不悔 ②今而舍道德而榮祿與位
C.①昔之訾者竊笑者 ②然則子之所以榮親而釋慚者
D.①殆不其然 ②何為其然也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夠表現(xiàn)胡叔才“不能歸”的原因的一組是 ( )
①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篤②不予愚而從之游③不幸復(fù)詘于不己知④嘗謂予言父母之思⑤而慚其邑人⑥不數(shù)年逐能裒然為材進士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胡叔才的父母獨抗流俗,不吝惜錢財,想方設(shè)法讓胡叔才求學(xué),沒過幾年就具備了考進士的才能,但結(jié)果落第,暗批主考官不能慧眼識賢才。
B.胡叔才是一個特別孝敬父母的人,考試落第后覺得愧對父母,不愿回家。后經(jīng)作者闡明“道”與“祿”“位”的關(guān)系,才釋懷,整理行裝回家。
C.前文寫胡氏家族輕學(xué)的思想,與胡叔才家致力于求學(xué)而不悔對比,其目的在于弘揚作者尊學(xué)重道的思想。
D.作者用重道輕名利的思想來規(guī)勸胡叔才,對胡叔才父母讓他追慕圣賢之道大加褒揚,隱約可見作者淡泊明志的思想。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子弟豪者馳騁漁弋為己事,謹者務(wù)多辟田以殖其家。(4分)
(2)彼賢者道弸于中,襮之以藝,雖無祿與位,其榮者固在也。(4分)
(3)然則子之所以榮親而釋慚者,亦多矣。(4分)
參考答案:
1.B(落第)
2.D助詞,可不譯(A①連詞,表目的 ②連詞,表承接。B①連詞,轉(zhuǎn)折,卻②連詞,表因果,如果。C①音節(jié)助詞,無義②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3.B(①是胡叔才追慕賢才求學(xué),想使自己和父母顯耀的原因。②作者謙虛的說法。⑥是說胡叔才具備了應(yīng)考的水平。)
4.A“過幾年就具備了考進士的才能”時間上不對。
5.(1)(胡氏家族)中地紈绔子弟把放縱、游蕩當作自己主要的事情,規(guī)矩謹慎的人則努力多置田產(chǎn)以擴充資產(chǎn)。(“馳騁漁弋”“殖”各1分,意思2分)
(2)那些有才德的人內(nèi)心充滿了‘道’,并且顯露在才藝上,雖然沒有俸祿和官職,那榮耀依然存在啊。(“賢者”“于中”各1分,意思2分)
(3)這樣看來,你用來讓父母榮耀、解除心中慚愧的(理由),就很多啊。(“所以”“榮”各1分,意思2分)
二: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邑豪以為諺,莫肯命儒者 諺:借口
B、若將浼己然 浼:沾染,影響
C、資而遣之,無所靳 靳:吝惜
D、不以予愚而從之游 游:出游
9、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xiàn)胡叔才的父母“教之篤”的一組是( )
①耗其千金之產(chǎn),卒無就 ②捐重幣,逆良先生教之
③資而遣之,無所靳 ④追四方才賢,學(xué)作文章
⑤不悔,復(fù)資而遣之 ⑥不予愚而從之游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0、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的開頭,看似是交代友人胡叔才的家世,重點卻是敘述當時重錢利輕學(xué)識的世風(fēng)。
B、胡叔才的父母不為世風(fēng)所染,不惜重金資助他讀書,鄉(xiāng)人指斥譏笑也不后悔,這的確難能可貴。
C、胡叔才盡管好學(xué),“追四方才賢,學(xué)作文章”,但由于資質(zhì)的原因,兩次都名落孫三。
D、最后,作者借勸說胡叔才回去的機會,闡述了求學(xué)以“道”“藝”為本不以“祿”“位”為榮的道理。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思顯其身以及其親。(3分)
(2)夫祿與位,庸者所待以為榮者也。(4分)
(3)因釋然寤,治裝而歸。(3分)
參考答案:
8、D(游,交往)
9、C(①是“邑之豪子弟”的行為。④是胡叔才求學(xué)的行為。⑥胡叔才與作者交游。)
10、C(“由于資質(zhì)的原因”與文意不符?!八炷芤J然為材進士”說明他學(xué)有所成,證明資質(zhì)不錯;“不合而歸”“詘于不己知”,說明有才卻得不到考官的賞識,這才是落第的根本原因。)
11、(1)(胡叔才)一心想讓自己顯達,讓父母也跟著顯耀。
(2)俸祿和官位,是一般人追求并把它作為炫耀的資本。
(3)(胡叔才)于是坦然醒悟,準備行裝回去了。
【譯文】
胡叔才,是銅陵的大族(子弟),(胡氏家族)世代以資財聞名。(胡氏家族)中的紈绔子弟把放縱、游蕩當作自己主要的事情,規(guī)矩謹慎的人則努力多置田地以擴充資產(chǎn)。這以前,鄉(xiāng)中富有人家中有讓子弟求學(xué)的,耗費千金的資財,最終沒有成就。鄉(xiāng)中那些富有人家以此為借口,再不肯出資讓子弟求師學(xué)習(xí),遇到讀書人都指手畫腳,遠遠避開,好像怕他們沾染了自己似的。即使是胡氏家族也是這樣。唯獨胡叔才的父母不這樣,在胡叔才小的時候,拿出重金,聘請好的老師教他。等到胡叔才長大可以游學(xué)后,他的父母又出資財讓他外出求學(xué),一點也不吝惜。過了幾年,和友人一同去參加考試,沒有考中回來了。鄉(xiāng)中有一部分人公開非議,有一部分人暗中嘲笑。他父母更加堅定,不后悔,又拿出錢財讓他出去求學(xué)。
胡叔才是個非常孝順的人,為父母教導(dǎo)自己的誠心而感動,到處尋找有才能的人,向他們學(xué)習(xí)寫文章,一心想讓自己顯達,讓父母也跟著顯耀。不幾年,就優(yōu)秀出眾,有考中進士的才能,又與友人一同去參加考試,不幸又因考官不了解自己而落第。他不因為我愚蠢而同我交游,曾經(jīng)對我說起他父母望子成龍的想法,并談如果考不中在鄉(xiāng)親面前感到不好意思,所以現(xiàn)在不能夠回去。我對他說:“回去吧。俸祿和官位,是一般人追求并把它作為炫耀的資本、那些有才德的人內(nèi)心充滿了‘道’,并且顯露在才藝上,雖然沒有俸祿和官職,那榮耀依然存在啊。你的父母,不同于那些平庸之人,而讓你走上追隨圣賢的道路,能說他們不賢明嗎?有人非議有人嘲笑卻始終不后悔,不是賢明的人能做到這樣嗎?現(xiàn)在如果舍棄對道德的追求而追求富貴和官職,大概就不會是這樣的;這樣看來,你用來讓父母榮耀、拋棄心中慚愧的(理由),就很多啊。從前非議嘲笑你的人,本來就是平庸之人,那里值得你慚愧呢?你姑且?guī)е业脑捇厝?,告慰父母,他們也會非常高興,對你將會怎么樣呢?胡叔才于是坦然醒悟,準備行裝回去了。我就寫些用以告慰他父母的話送給他。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掌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管君墓表清·陸繼輅君姓管氏,諱世銘,字緘若,所居曰韞山堂,門下士因稱韞山先生,故韞山之字特著。曾祖槍,刑部郎中。祖高,雍正間
- 常用文言文句式這里所說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與現(xiàn)代漢語里相應(yīng)的在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為定型的習(xí)慣格式。(一)判斷句的格式文言文
- 文言文《信陵君救趙論》原文信陵君救趙論(唐順之)◇原文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①。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
- 文言文字詞復(fù)習(xí)資料(一)、通假字1、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通“囀”,鳥叫聲。2、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3、才美不外見:“見”通“現(xiàn)”
- 向雄字茂伯,河內(nèi)山陽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jīng)。及經(jīng)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咸為之悲。后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
- 文言文選段閱讀練習(xí)題附參考答案【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美于徐公。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
-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少喪父,事其母及撫弟天表,具有至性。嘗語人曰:“士不立品者,必?zé)o文章?!蹦耆?,始得補諸生。家貧屋敗,躬畚土筑
- 三國志原文:陸遜字伯言,吳郡吳人也。孫權(quán)為將軍,遜年二十一,始仕幕府,歷東西曹令史,出為海昌屯田都尉,并領(lǐng)縣事。縣連年亢旱,遜開倉谷以振貧民
- 王肅,瑯邪臨沂人。肅少而聰辯,涉獵經(jīng)史,頗有大志。仕蕭賾,歷著作郎、太子舍人、秘書丞。肅自謂《禮》《易》為長,亦未能通其大義也。父奐及兄弟并
-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馬說》①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
- 李待郎紱文言文翻譯古文翻譯和閱讀是語文考試中的必考項目,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李待郎紱文言文翻譯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
- 文言文重點篇目指導(dǎo):陳涉世家考點《陳涉世家》譯文:陳勝是陽城人,表字叫涉。吳廣是陽夏人,表字叫叔。陳涉年輕時,曾經(jīng)跟別人一道被雇傭耕地。(有
- 文言句式中考語文之文言文復(fù)習(xí)知識點整理1、判斷句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其基本形式是“……
- 舊唐書原文:郭孝恪,許州陽翟人也,少有志節(jié)。隋末,率鄉(xiāng)曲數(shù)百人附于李密,令與徐勣守黎陽。后密敗,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陽翟郡公,拜宋州剌史。其
- 農(nóng)婦與鶩文言文翻譯農(nóng)婦與鶩文言文大家看的懂嗎?下面小編整理了農(nóng)婦與鶩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學(xué)習(xí)!農(nóng)婦與鶩文言文翻譯昔皖南有一農(nóng)婦,于河邊拾
- 文言文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分析昔皖南有一農(nóng)婦,于河邊拾薪,微聞禽聲,似哀鳴,熟視之,乃鶩①也,婦就之,見其兩翅血跡斑斑,疑其受創(chuàng)也。婦奉之歸,治
- 新唐書王思禮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關(guān)于新唐書王思禮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小編已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新唐書王思禮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
- 史記原文:初,匈奴數(shù)侵盜北邊,屯成者多,邊粟不足給食,于是募民能輸及轉(zhuǎn)粟于邊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長。孝景時,上郡以西旱,得輸粟縣官以除罪。卜式
- 初中文言文重點語句翻譯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xí)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2.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光讀
- 后漢書原文: 陳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學(xué),善律令。陽嘉中,舉孝廉,稍遷繁陽令。復(fù)辟公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桂陽黠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