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復(fù)《童趣》原文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1 14:28:18
沈復(fù)《童趣》原文與翻譯
沈復(fù)(1763年——1825年),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著名文學(xué)家。著有《浮生六記· 閑情記趣》。工詩畫、散文。據(jù)《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xué)。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查江南,沈復(fù)隨父親恭迎圣駕。后來到蘇州從事酒業(yè)。他與妻子陳蕓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jīng)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當(dāng)幕僚。此后情況不明。沈復(fù)既非秀才舉人,也非文人墨客,達官貴族,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師讀書,但后習(xí)幕經(jīng)商,后又賣畫為生,浪跡四海。
原文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譯文
我回憶自己年幼的時候,能夠張大眼睛直視太陽,也能注意到最細微的事物。(當(dāng)我)見到微小的事物,必定會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聲如雷,我暗暗把它們比作成群的白鶴在空中飛舞。我心里這樣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變成白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子也因此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讓它們沖著煙霧邊飛邊鳴叫,形成“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就像白鶴在云端飛鳴,因此我高興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墻凹凸不平的地方,花臺旁小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來,讓身子和花臺一樣高;聚精會神仔細觀察,把叢草比作樹林,把蟲蟻比作為野獸,把土塊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溝,憑著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適愉快十分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個小蟲在草間爭斗,便蹲下來觀察。興趣正濃厚(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龐然大物,推倒山壓倒樹地走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它)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時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大吃一驚。我定了定神,捉住了這只蛤蟆,鞭打蛤蟆,(把它)驅(qū)趕別的院子去了。 1.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自傳體散文)。題目是編者加的。沈復(fù)(1763-?)字三白,號梅逸,長洲(現(xiàn)在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xué)家。 2.余:人稱代詞,我。 3.憶:回憶。 4.稚:幼小。 5.張目:張大眼睛。 6.明察秋毫: 形容視力好。 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后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7.藐:小。 8.細:仔細。 9.故:所以 10.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 11.私:私下里,暗暗地。 12.于:在。 13.則:那么,就。 14.或:有時。 15.項為之強(jiāng):脖子因此變僵了。項:頸,脖頸。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帳:未染色的帳子。(或白色的帳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讓。 20.而:并且。 21.作:當(dāng)做。 22.觀:景觀。 23.唳 (lì )鳥鳴。 24.為之:因此。 25.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26.以……為……:把……比作……。 27.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28.興:興致。 29..蓋:原來 30.蝦(há)?。喊]蛤蟆。在古文中,“蝦”相當(dāng)于“蛤”(但在考試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 31.方:正。 32.鞭:名詞動用,用鞭子抽打 33.之:代詞,它指蝦蟆。 34.驅(qū):驅(qū)趕。 35.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后來引申為外表上強大而實際很虛弱的東西) 36.果:果真 37.林:森林 38.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39.私擬作:(我)暗暗把他們比作。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 1.觀蚊如鶴: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觀蚊成鶴] 2.神游“山林”: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驅(qū)趕蛤蟆: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出自本文的成語: 明察秋毫 (形容目光敏銳,連最細微的東西都能看清楚。也形容人很精明,能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 ( 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龐然大物 (又高又大的東西。比喻貌似強大而實際虛弱的東西。) 夏蚊成雷 (形容蚊子很多。這是夸張的表現(xiàn)方式) 怡然稱快 (高興得連聲叫好)
通假字
1. 項為之強: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2.蝦蟆 :蛤蟆
詞類活用
名詞用作動詞: 鞭數(shù)十(“鞭”,鞭子,這里活用作動詞,“用鞭子打”的意思。) 果然鶴也(“鶴”,白鶴,這里活用作動詞,“變成白鶴”的意思。)
一詞多義
⑴觀: ①昂首觀之〔看〕 ②作青云白鶴觀〔...的景象〕 ⑵察: ①明察秋毫〔看〕 ②必細察其文理〔觀察〕 ⑶神: ①定神細視〔精神〕 ②神游其中〔思想〕 ⑷時: ①余憶童稚時〔時候〕 ②故時有物外之趣〔時常〕 ⑸以: ①徐噴以煙〔用〕 ②以叢草為林〔把〕 ⑹為: ①項為之強〔因為...而...〕 ②以叢草為林〔當(dāng)作〕 ③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被〕 ⑺之: ①昂首觀之〔代詞,指蚊子〕 ②物外之趣〔助詞,的〕 ③心之所向〔這樣〕 ④觀之,興正濃〔代詞,指兩只小蟲斗草〕 ⑤項為之強〔代詞,指看蚊子〕 ⑥驅(qū)之別院〔代詞,指癩蛤蟆〕
特殊句式
1、狀語后置句式: (1)、“徐噴以煙”等于“徐以煙噴”。譯為:慢慢地用煙噴它們。 (2)、“留蚊于素帳中” 等于“于素帳中留蚊”。 譯為:又在白色帳子里留幾只蚊子。 2、省略句式: (1)、“使與臺齊” 等于“使(之)與臺齊”。 譯為:使身子跟臺子一般高。 (2)、“見二蟲斗草間” 等于“見二蟲(于)草間”斗。 譯為: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 3、被動句式: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譯為: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 4、判斷句式: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現(xiàn)了千百只白鶴” 5、固定句式: 以叢草為林:以-----為 譯為:把------當(dāng)作
古今異義
方:古義:正在; 今義:方形 或:古義:有時,有的人; 今義:或許 余:古義:我; 今義:剩下 蓋:古義:發(fā)語詞,相當(dāng)于“原來是”。 今義:動詞,建筑;名詞,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東西。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三峽》翻譯《三峽》的作者是酈道元,文筆雋永,描寫生動,可稱為我國游記文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小編整理了文言文《三峽》翻譯,歡迎欣賞與借鑒。【原
- 大唐新語原文:唐郎中李播典蘄州日,有李生稱舉子來謁。會播有疾病,子弟見之。覽所投詩卷,咸播之詩也。既退,呈于播。驚曰:“此昔應(yīng)舉時所行卷也,
- 初三課內(nèi)文言文及翻譯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文言文是必須要學(xué)的,以下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關(guān)于初三課內(nèi)文言文及翻譯,感興趣的同學(xué)們,跟著小編一起來學(xué)習(xí)
- 梟與鳩對話梟(xiāo,貓頭鷹)逢鳩(斑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xiāng)人(當(dāng)?shù)厝耍┙詯海╳)我鳴。
- 送宗伯喬白巖序的文言文及譯文〔明〕王守仁大宗伯白巖喬先生將之南都,過陽明子而論學(xué)。陽明子曰:“學(xué)貴專?!毕壬唬骸叭?。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寢
-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君姓孔氏,諱延之,字長源。幼孤,自感厲,晝耕讀書隴上,夜燃松明繼之,學(xué)藝大成。鄉(xiāng)舉進士第一,授欽州軍事推官。杜杞之使南方,
- 先妣事略文言文閱讀先妣事略歸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
- 文言文《外科醫(yī)生》原文及翻譯《外科醫(yī)生》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只從表面看問題,而要認真負責(zé),講求實效,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锻饪漆t(yī)
- 呂氏春秋原文:利不可兩,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則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則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殘也;小忠,大忠之賊也。圣人去小取大。昔荊龔?fù)跖c晉厲
- 永某氏之鼠文言文習(xí)題及翻譯這篇文章把那些自以為"飽食而無禍"的人作老鼠, 深刻有力地諷刺了封建剝削階級丑惡的人情世態(tài),諷
- 斗牛而廢耕的文言文翻譯斗牛而廢耕一文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使物用人應(yīng)用所長,避其所短,否則廢事失職,必然天下大亂,陷民于水深火熱之中。下面就隨小編
- 陳書原文:王勱,字公濟,通之弟也。美風(fēng)儀,博涉書史,恬然清簡,未嘗以利欲干懷。梁世為國子《周易》生,射策舉高第,除秘書郎、太子舍人、宣惠武陵
- 宅吉安家洞游記-文言文形體游記宅吉安家洞游記陳建軍余以支教之故達于開陽之宅吉中學(xué)已歲許。初,余每見晨曦而感時光之匆匆,顧暮日以嘆黃昏何綺麗,
- 譚澄,字彥清,德興懷來人。父資榮,金末為交城令。國兵下河朔,乃以縣來附,賜金符,為元帥左都監(jiān),仍兼交城令。未幾,賜虎符,行元帥府事,從攻汴有
- 《虎求百獸》文言文及注解《虎求百獸》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貍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后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下面是小
- 摘選學(xué)習(xí)詩詞文言文的教學(xué)方案教學(xué)目的1、培養(yǎng)學(xué)生熱愛祖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興趣。2、了解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3、學(xué)習(xí)、掌握文言實詞
- 武王克殷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解答文言文翻譯題首先要把給出的文言文認真閱讀一遍,弄清楚大體意思。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將所需翻譯的句子分解成一個一個的詞,
- 文言文《管寧割席》翻譯文言文《管寧割席》選自初中文言文閱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管寧割席》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管寧割席》原文
- 顏延之字延年,瑯琊臨沂人也。延之少孤貧,居負郭,室巷甚陋。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dāng)時。義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慶
- 吳履,字德基,蘭溪人。少受業(yè)于聞人夢吉,通《春秋》諸史。李文忠鎮(zhèn)浙東,聘為郡學(xué)正。久之,舉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謂丞儒也,易之。居數(sh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