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求百獸》文言文及注解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18 03:32:26
《虎求百獸》文言文及注解
《虎求百獸》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貍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后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虎求百獸
兩漢:劉向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
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譯文
楚宣王問群臣,說:“我聽說北方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這樣嗎?”群臣無人回答。
江乙回答說:“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找到了一只狐貍,狐貍對老虎說:‘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獸的'領袖,如果您吃掉我,這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話,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為真,就和狐貍同行,群獸見了它們,都紛紛逃奔。老虎不明白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卻以為是害怕狐貍。
現(xiàn)在大王的國土方圓五千里,大軍百萬,卻由昭奚恤獨攬大權(quán)。所以,北方諸侯害怕昭恤,其實是害怕大王的軍隊,這就像群獸害怕老虎一樣啊。”
注釋
荊宣王:楚宣王。
求 :尋求,尋找。
食:吃。
子:你。
無敢:不敢。
天帝:上天。
使:派遣、命令。
長(zhǎng):長官,首領。這里作動詞,意為“做……首領”,掌管。
逆:違抗。
以......為......:認為......是......。
不信:不真實,不可靠。
走:逃跑。
以為:認為。
然:認為......正確。
故:所以。
畏:害怕。
皆:都。
曰:說。
而:才。
是:這
遂:于是,就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康延孝,代北人也。為太原軍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為左右先鋒指揮使。延孝見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騎奔于唐。見莊宗于朝城,莊宗屏
- 宋史原文:呂夷簡,字坦夫,先世萊州人。進士及第,補絳州軍事推官,遷大理寺丞。祥符中,遷太常博士。時京師大建宮觀,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責期會,工
- 高一語文文言文習題及答案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追f達,字仲達,冀州衡水人。八歲就學,誦記日千余言,暗記《三禮義
- 潘耒,字次耕,吳江人。生而奇慧,讀書十行并下,自經(jīng)史、音韻、算數(shù)及宗乘之學,無不通貫??滴鯐r,以布衣試鴻博,授檢討,纂修《明史》。上書總裁言
- 晉書原文:阮修字宣子。好《易》《老》,善清言。嘗有論鬼神有無者,皆以人死者有鬼,修獨以為無,曰:“今見鬼者云著生時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有鬼
- 柳慶,字更興。幼聰敏有器量,博涉群書,不為章句,好飲酒,閑于占對。年十三,因暴書,父僧習試令于雜賦集中取賦一篇千余言,誦之,慶立讀三遍,便誦
- 《蛇銜草》文言文的意思版本一原文:昔有田父耕地,值見創(chuàng)蛇在焉。有一蛇,銜草著瘡上,經(jīng)日創(chuàng)蛇走。田父取其草余葉以治瘡,皆驗。本不知草名,因以“
- 韓擒虎,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后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將軍、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好
- 宋史原文:韓世忠子彥直,字子溫。生期年,以父任補右承奉郎,尋直秘閣。六歲,從世忠入見高宗,命作大字,即拜命跪書“皇帝萬歲”四字。帝喜之,拊其
-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jiān)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yǎng)。后數(shù)年,親繼亡。拯
- 《百家姓強》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強」源出:一:據(jù)《姓苑》所載,為春秋時鄭國大夫強鉭之后。二:古代氏族姓氏,據(jù)《十六國春秋》所載,略陽氏
- 宋濂原文:浦江縣東行二十六里,有峰聳然而蔥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澗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鄭君彥真將修禊事于澗濱,且窮泉石之勝。前
- 蘇軾上梅直講書蘇 軾軾每讀《詩》至《鴟鸮》,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及觀史,見孔子厄于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
- 杜牧《秋夕》-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秋夕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今譯]秋夜,白色的燭光映著冷清的
- 陳策,建昌南城人。嘗買騾,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養(yǎng)于野廬,俟其自斃。其子與猾駔①計,因經(jīng)過官人喪馬,即磨破騾背,以炫賈之。既售矣,策
- 存亡大計(宋)洪邁國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方變故交切,幸而有智者陳至當之謀,其聽而行之,當如捧漏甕以沃焦釜。而愚荒之主,暗于事幾,且惑于諛佞孱
- 王常字顏卿,潁川舞陽人也。王莽末,為弟報仇,亡命江夏。久之,與王鳳、王匡等起兵云杜綠林中,聚眾數(shù)萬人,以常為偏裨,攻傍縣。后與成丹、張卬án
- 宋濂原文:予客建業(yè),見有畜波斯魚者,俗說為師婆魚。其大如指,鬐鬣具五采。兩鰓有大點如黛,性矯悍善斗。人以二缶畜之,折藕葉覆水面,飼以蚓若蠅,
- 作者EMAIL:ljzl9872@sina.com《病入膏肓》的原文及翻譯:原文:公疾病,求醫(yī)于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
- [甲]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