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理解之翰林之稱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1-23 02:34:08
標簽:
文言文理解之翰林之稱
【原文】
唐翰林院在禁中①,乃人主燕居②之所,玉堂、承明、金鑾殿③皆在其間。應(yīng)供奉之人,自學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隸籍④其間者,皆稱翰林,如今之翰林醫(yī)官、翰林待詔⑤之類是也。唯翰林茶酒司止稱翰林司,蓋相承闕文⑥。
【注釋】
①翰林院:以文翰及其他雜藝供奉皇帝的御用機構(gòu)。禁中:皇宮。
②燕居:閑居。燕,安息。
③玉堂、承明、金鑾殿:玉堂疑當作浴堂(見下條),在此亦為殿名,故與承明、金鑾二殿并舉。唐人以玉堂為翰林院之別稱,此敘翰林院址所在,則不當重出玉堂之名,且玉堂作為朝廷機構(gòu)的建筑,亦不可與承明、金鑾二殿并列。今譯文權(quán)且以作浴堂為是。唐承明殿未詳;金鑾殿在金鑾坡,載籍習見。
④工伎群官司:唐代翰林院除文學之士外,尚有醫(yī)卜、技藝、方士、僧道等人,各有其分隸的官職部門。隸籍:指名籍所屬。
⑤翰林待詔:宋代翰林御書院、翰林圖畫院皆有待詔之官,以隨時待命應(yīng)奉皇帝而名。
⑥闕文:此指翰林茶酒司省去茶酒二字而只稱翰林司,猶言省稱。闕,同缺。按:宋代翰林司屬光祿寺,掌供應(yīng)酒茶湯果,而兼掌翰林院執(zhí)役者的'名籍及輪流值宿。
【譯文】
唐代翰林院在皇宮內(nèi),這里是皇帝平日起居之處,浴堂殿、承明殿、金鑾殿都在此院附近。所有在翰林院供職的人員,自學士以下,以及各技藝部門的人隸屬本院的,都可稱為翰林,如現(xiàn)在的翰林醫(yī)官、翰林待詔之類都是。只有翰林茶酒司,現(xiàn)在只稱翰林司,是由于習俗相沿而省稱。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橘頌 原文: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 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九齡幼聰敏,善屬文。年十三,以書干廣州刺史王方慶,大嗟賞之,曰:"此子必能致遠。"
- 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內(nèi)容解析一、重點詞語解釋1、今老矣,無能為也己(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對人的尊稱)3、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濟:
- 高中《召公諫厲王弭謗》文言文翻譯《召公諫厲王弭謗》選自《國語》上篇。故篇名亦作《國語·召公諫厲王弭謗》,題中,召公亦作邵公?!蹲髠鳌贩Q厲王為
- 柳敏字白澤,河東解縣人。父懿,魏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歲而孤,事母以孝聞。性好學,涉獵經(jīng)史,陰陽卜筮之術(shù),靡不習焉。年未弱冠,
- 程知節(jié),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少驍勇,善用馬槊。大業(yè)末,聚徒數(shù)百,共保鄉(xiāng)里,以備他盜。后依李密,署為內(nèi)軍驃騎。時密于軍中簡勇士尤異者八千人
- 高中文言文練習習題及答案解析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劉備以亮
- 小學文言文《精衛(wèi)填海》原文及翻譯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诵W文言文《精衛(wèi)填海》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
- 宋史原文:敏求字次道,賜進士及第,為館閣??薄nA蘇舜欽進奏院會,出簽書菜慶軍判官。王堯臣修《唐書》,以敏求習唐事,奏為編修官。持祖母喪.詔令
- 中考語文文言文墨池之上解析[甲]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蓖?/div>新唐書原文:韓偓,字致光,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遺,以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薦為翰林學士。偓嘗與胤定策誅劉安童,木華黎四世孫,霸突魯長子也。中統(tǒng)初,世祖追錄元勛,召入長宿衛(wèi),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見之,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歲時,其父令就學,輒逃歸。又遣于鄉(xiāng)校習《孝經(jīng)》,旬余不識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獨往焚學堂,博士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杜景儉傳的文言文閱讀與翻譯杜景儉,冀州武邑人也。少舉明經(jīng),累除殿中侍御史。出為益州錄事參軍。時隆州司馬房嗣業(yè)除益州司馬,除書未到,即欲視事,舊唐書原文:封倫,字德彝,觀州蓚?cè)恕1饼R太子太保隆之孫。父子繡,隋通州刺史。倫少時,其舅盧思道每言曰:“此子智識過人,必能致位卿相?!遍_皇末桃花源記文言文翻譯《桃花源記》全用客觀的記敘方法,虛構(gòu)了一些人物和情節(jié),而詩則直接表達了作者對桃花源這個美好淳樸的理想社會的向往。下面是小編袁枚原文:人之欲,惟目無窮。耳耶,鼻耶,口耶,其欲皆易窮也。目仰而觀,俯而窺,盡天地之藏,其足以窮之耶?然而古之圣人受之以觀,必受之以艮。艮王崇古,字學甫,蒲州人。由郎中歷知安慶、汝寧二府。遷常鎮(zhèn)兵備副使擊倭夏港追殲之靖江從巡撫曹邦輔戰(zhàn)滸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進陜西按察使河南右布季文子相宣成①,無衣帛之妾②,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 * 乎!”文子曰:“吾亦寶繪堂記(宋)蘇軾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