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燮《密游集序》“古今有才人之詩,有志士之詩”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8-27 15:33:01
密游集序
葉燮
古今有才人之詩,有志士之詩。事雕繪,工縷刻,以馳騁乎風花月露之場,不必擇人擇境而能為之,隨乎其人與境而無不可以為之,而極乎諧聲狀物之能事,此才人之詩也;處乎其常,而備天地四時之氣,歷乎其變,而深古今身世之懷,必其人而后能為之,必遭其境而后能出之,即其片言只字,能令人永懷三嘆而不能置者,此志士之詩也。
才人之詩可以作,亦可以無作;志士之詩即欲不作,而必不能不作。才人之詩,雖履豐席厚,而時或不傳;志士之詩,愈貧賤憂戚,而決無不傳。才人之詩,古今不可指數(shù);志士之詩,雖代不乏人,然推其至,如晉之陶潛,唐之杜甫、韓愈,宋之蘇軾,為能造極乎其詩,實能造極乎其志。蓋其本乎性之高明以為其質(zhì),歷乎事之常變以堅其學,遭乎境之坎壈郁怫以老其識,而后以無所不可之才出之。此固非號稱才人之所可得而冀。如是乃為傳詩即為傳人矣。
我友沈子云步,自少即善為詩,藻思掞發(fā),綺麗要眇,稱于世久矣。予嘗讀其詩,謂其能擅才人之席者也已。予老廢山中,云步謁選得一官之秦,去別余十年。一旦棄官歸來,訪余草堂,出近詩一卷示余。余讀之而驚曰:“君之詩已不為才人之詩,而為志士之詩矣!”云步負雋才,掇科名,期有所樹立,以抒其志,乃僅寄百里于數(shù)千里外沙磧荒涼之區(qū),即卑之以展其簿書期會之能,亦有不可得者。雖欲不拂衣以歸,安能耶?今觀其詩,見其所歷之地,皆周秦漢唐成敗興廢之墟,昔賢英哲之所回翔,騷人羈客之所憑吊而永嘆者。其所遭如彼,而所觸之境又如此,欲無所動于中,胡可得耶?其詩也,皆其撫心感魄之見于言者也。予蓋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決其為可傳矣。
予與云步早歲通門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詩序?qū)儆栌?a href="/cd/b/bugan5975.htm">不敢辭為詳言其作詩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貽之
16.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歷乎其變 歷:經(jīng)歷
B. 能令人永懷三嘆而不能置者 置:棄置
C. 謂其能擅才人之席者也已 擅:擅長
D. 云步負雋才,掇科名 掇:取得
16.C【解析】擅:占有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處乎其常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B.而決無不傳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云步謁選得一官之秦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D.其所遭如彼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17.C【解析】A.于,介詞/……的樣子,形容詞詞尾;B.但是,表轉(zhuǎn)折/并且,表遞進;C.動詞,去、往;D.他,人稱代詞/那,指示代詞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古今之詩有“才人之詩”與“志士之詩”兩類,并對這兩類詩進行比較,得出“志士之詩”高于“才人之詩”的結(jié)論。
B.作者認為陶潛等人能將志士之詩推到極致的原因是,以高遠明達的性情作為詩歌本質(zhì),經(jīng)歷世事變化而堅定學習,遭遇困頓煩惱而使學識更老成。
C.作者在文中分析了沈云步的詩歌創(chuàng)作道路,指出他的詩歌轉(zhuǎn)變與家庭出身、生平遭遇有密切的關(guān)系。
D.作者把總結(jié)詩歌史上的一般規(guī)律置前,又把對沈氏詩歌的個別研究置后,有意造成宏觀與微觀、一般與個別的前后對照。
18.C【解析】并未提及家庭出身
19. 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予與云步早歲通門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詩序?qū)儆栌璨桓肄o為詳言其作詩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貽之
19.【答案】予與云步早歲通門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詩序?qū)儆?予不敢辭/為詳言其作詩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貽之(斷錯1處扣1分,扣完為止)
20.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一旦棄官歸來,訪余草堂,出近詩一卷示余。(3分)
(2)予蓋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決其為可傳矣。(4分)
參考答案
20.(1)有一天棄官回來,到草堂拜訪我,拿出最近寫的一卷詩稿給我看。
【一旦:有一天,1分;訪余草堂,狀語后置1分;示:給……看,1分】
(2)我嘆息他的志向,知道他有不得不寫的東西,而斷定他的詩是可以流傳下去的呀。
【太息:嘆息,1分;所字結(jié)構(gòu):不得不寫的東西,1分;決:斷定,1分;為:是,1分】
【參考譯文】
從古至今,有才子之詩,有志士之詩。善于雕琢與描繪,善于細致刻畫,而馳騁于辭藻華麗的文字之中,不必選擇合宜的人和情境就能寫詩,順應(yīng)周圍的人和情境就沒有不可以寫的,并且能極盡那調(diào)和聲調(diào)描摹物象的擅長之事,這就是才子之詩;處于他生活的常態(tài),完整地經(jīng)受天地四季之氣,經(jīng)歷其中的變化,而深深感受到從古至今人的遭遇變故,一定是這樣的人,一定遭遇過這樣的境況,而后才能寫出詩,即使那詩句只是片言只字,也能讓人長久回味反復詠嘆而不能棄置不顧,這就是志士之詩。
才子之詩是可以寫,也可以不寫的;志士之詩就是想不寫,也必定是不能不寫的。才子之詩,雖然可以讓人享受豐厚的俸祿和很高的職位,但常常沒有流傳下來;志士之詩,更顯得詩人貧賤而內(nèi)心憂傷,但絕對不會不流傳下去。才子之詩,從古至今數(shù)不勝數(shù);志士之詩,雖然每一代都不缺抒寫之人,但能夠推到極致的,像晉代的陶潛,唐代的杜甫、韓愈,宋代的蘇軾,是詩歌的成就達到極點的,事實上是將他們的志向抒發(fā)到極致的。大概他們以高遠明達的性情為根本來成就詩歌的本質(zhì),經(jīng)歷世事變化而使他們的學習更堅定,遭遇過境況的困頓與憂郁煩惱而使他們的學識更老成,而后以無所不可的才情寫出詩句。這本就不是號稱才子的人可以寫出和有希望達到的,像這樣流傳詩歌就是為了流傳寫詩之人啊。
我的朋友沈云步,從小就擅長寫詩,文思舒展順暢,語句綺麗美好,被世人稱贊很久了。我曾經(jīng)讀過他的詩,認為他占有才子的一席之位罷了。我年歲已老,歸隱山中,云步于吏部應(yīng)選得一官職到秦地去,與我分別十年。有一天棄官歸來,到草堂拜訪我,拿出最近寫的一卷詩稿給我看。我讀后驚嘆道:“你的詩已經(jīng)不是才子之詩,而是志士之詩了!”云步負有俊才,取得功名,希望有所建樹,來抒發(fā)他的志向,卻僅僅寄身于百里到幾千里之外的黃沙漫地的荒涼之地,委屈自己來施展掌管文書、施行政令的才能,(即便這樣)也有不可以實現(xiàn)的。雖然不想憤然歸去,怎么能夠呢?如今看他的詩,看到他所經(jīng)歷之處,都是周秦漢唐由興盛而衰敗的廢墟,(是)以前賢能的英哲施展抱負之地,(也是)文人騷客和羈旅客居之人憑吊和吟詠慨嘆之處。他所遭遇的都是這些,而所接觸的情境又是這樣的,想在心中無所觸動,怎么可能呢?他的詩,都是發(fā)于內(nèi)心的感慨而顯現(xiàn)在語句上的詩啊。我嘆息他的志向,知道他有不得不寫的東西,而斷定他的詩是可以流傳下去的呀。
我和步云早年就是世交,所以最了解他,因而云步以詩序囑托我,我不敢推辭。為他詳盡地說說他寫詩前后像這樣接近的風格,以此來贈給他。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使于齊,范雎從。齊襄王聞雎辯口,乃使人賜雎金十斤及牛酒。須賈大怒,以為雎持魏國陰事告齊,以告魏相
- 金史原文:承暉,字維明。好學,淹貫經(jīng)史。章宗即位,遷近侍局使。孝懿皇后妹夫吾也藍,世宗時以罪斥去,乙夜,詔開宮城門召之。承暉不奉詔,明日奏曰
- 郁離子居山文言文啟示及翻譯《郁離子》,郁,有文采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郁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
- 新五代史原文:趙鳳,幽州人也,少以儒學知名。鳳好直言而性剛強,索與任圜善。圄為重誨所殺,而誣以謀反。是時,重誨方用事,雖明宗不能詰也,鳳獨號
- 《宋史·李遵勖傳》文言文翻譯李遵勖(988—1038),生于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卒于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
- 宋史原文: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為農(nóng)。父和,能節(jié)食以濟饑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貰其財者不責償。飛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
- 西塘集耆舊續(xù)聞文言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2分)后學讀書未博,觀人文字不可輕詆。且如歐陽公與王荊公詩云: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
- 石奮傳萬石君,名奮,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與語,愛其恭敬,問曰:“若何有?”對曰:“奮獨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琴?!备咦嬖唬?/div>西城別墅記王士禎 西城別墅者,先曾祖父司徒府君西園之一隅也。初,萬歷中府君以戶部左侍郎乞歸養(yǎng),經(jīng)始此園于里第之西南,歲久廢為人居,唯西南一隅岳飛 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①,課②將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舊唐書原文:李元纮,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萬年。元纮少謹厚。初為涇州司兵,累遷雍州司戶。時太平公主與僧寺爭碾硙,公主方承恩用事,百司皆希其旨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譯文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tǒng)統(tǒng)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下面元史原文:察罕,西域人也。父伯德那歲庚辰,國兵下西域舉族來歸事親王旭烈授河東民賦副總管因居河中猗氏縣后徙解州贈榮祿大夫宣徽使柱國芮國公。從奧李孜省,南昌人。時憲宗好方術(shù),孜省乃學五雷法,厚結(jié)中官梁芳、錢義,以符箓進。成化十五年,特旨授太常丞。御史楊守隨、給事中李俊等劾孜省贓吏,不驚弓之鳥的文言文翻譯驚弓之鳥原指以巧制勝,現(xiàn)以“驚弓之鳥”來形容受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驚弓之鳥翻譯,歡迎王叔文母劉氏柳宗元夫人姓劉,其先漢河間王。王有明德,世紹顯懿。至于唐,有文昭者,為綿州刺史,號良二千石。其嗣慎言,為仙居令、光州長史,克荷于《百家姓.儲》文言文的歷史來源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儲」源出:以王父子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有大夫字儲子,曾與孟子相交。儲子之支孫以祖字&quo《嘉祐集》文言文閱讀練習與答案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重 輕 罪韓 非公孫鞅①之法也重輕罪。重罪者,人之所難犯也;而小過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無離其所難,此治之道。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趙普文言文翻譯句子曾經(jīng)推薦某人擔任某官,宋太祖沒有用。趙普第二天又上奏請求啟用此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趙普文言文翻譯句子,歡迎閱讀參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