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生鈞,字德衡》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1-16 04:13:53
裴松之
原文:
馬先生鈞,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為巧也。當此之時,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先生為給事中,與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爭論于朝,言及指南車。二子謂古無指南車,記言之虛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二子曬之曰:“先生名鈞,字德衡,鈞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輕重,輕重無準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虛爭空言,不如試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詔先生作之,而指南車成。此一異也,又不可以言者也。從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師,都城內(nèi)有地可以為園,患無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車,令童兒轉(zhuǎn)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異也。
其后有人上百戲者,能設而不能動也。帝以問先生:“可動否?”對曰:“可動。”帝曰:“其巧可益否?”對曰:“可益?!笔茉t作之。以大木雕構(gòu),使其形若輪,平地施之,潛以水發(fā)焉。設為女樂舞象,至令木人擊鼓chui6*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擲劍,緣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雞,變化百端。此三異也。
有裴子者,上國之士也,精通見理,聞而哂之。乃難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對,裴子自以為難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謂裴子曰:“子所長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馬氏所長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長,擊彼所短,則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難彼所長,則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難之不已,其相擊刺,必已遠矣。心乖于內(nèi),口屈于外,此馬氏之所以不對也?!?br/>傅子見安鄉(xiāng)侯,言及裴子之論,安鄉(xiāng)侯又與裴子同。傅子曰:“圣人具體備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誠心先達,德行顏淵之倫是也。以言取之者,以變辯是非,言語宰我、子貢是也。以事取之者,著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旦圣人之明盡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試。然則試冉、季以政,試游、夏以學矣。游、夏猶然,況自此而降者乎?何者?懸言物理,不可以言盡也;施之于事,言之難盡,而試之易知也。今若馬氏所欲作者,國之精器、軍之要用也。費十尋之木,勞二人之力,不經(jīng)時而是非定。難試易驗之事,而輕以言抑人異能,此猶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難盡之物,此所以多廢也。馬氏所作,因變而得,是則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無由出也。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試為衡石,廢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見誣為石,荊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于是安鄉(xiāng)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試也。又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試之事,猶忽而不察,況幽深之才,無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鑒之哉!
譯文/翻譯:
馬鈞先生,字德衡,是天下聞名的技術(shù)高超的人。他年輕時過著游樂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術(shù)。在這時候,他從不對人家談到技術(shù),又怎么談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先生任給事中官職時,有一次,和散騎常侍高堂隆、驍騎將軍秦朗在朝廷上爭論關(guān)于指南車的事。他兩個說,古代根本沒有指南車,記載上的說法是虛假的。先生說:“古代是有指南車的。我們沒有去想到它罷了,哪是什么遙遠的事呢!”兩人和他開玩笑說:“先生大名是鈞,大號是德衡?!x’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東西輕重的,你現(xiàn)在這個‘衡’定不出輕重,還想做得出模具來嗎!”。先生說:“講空話,瞎爭論,還不如試一試可以見效?!庇谑莾扇税堰@事報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來,后來,他就把指南車造成了。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又是沒法用言語說清楚的。從此之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術(shù)高明了。
他住在京師,城里有地可以種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沒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車,叫小孩子轉(zhuǎn)動它,汲來的水自己傾流到地里,翻車里外轉(zhuǎn)動,效率超過平常水車一百倍。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
后來有人進貢一套雜技模型,只能作擺設不能活動?;实蹎栂壬骸澳隳苁沟盟鼈儎悠饋韱??”回答說:“可以活動?!被实壅f:“可以做得更巧妙些嗎?”回答說:“可以更好?!彼徒邮芑拭谱髁?。他用大木頭又雕又削,做成輪子的形狀,放在地上,下面用流水使它旋轉(zhuǎn)。下面制作了女子奏樂舞蹈的偶象,還有木偶打鼓、chui6*簫、疊羅漢,還可以使木偶丟木球、擲劍、走繩索、翻筋斗,動作靈活,還有木偶坐堂審案,舂米磨面、斗雞等各種各樣的動作。這是第三件奇妙的制作。
有位裴先生,是京師的著名人士,見識精深,聽到先生的事情,就譏笑他。他去到先生那里去和先生辯論,先生被他說得沒法答對。裴先生自以為擊中對方要害,不停地滔滔議論。傅先生對裴先生說:“您的長處是會講話,短處是沒有巧思。馬先生的長處是有巧思,短處是不會講話。用您的長處,攻他的短處,當然他不能不屈服了;但如果用你的短處,去較量他的長處,那您一定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機巧之類,是天下極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還要不停止攻擊,那攻擊的內(nèi)容,一定離題萬里了。他內(nèi)心并不同意您,但嘴上又說不過,因此,馬先生所以不再答復您的責難了?!?br/>傅先生去見安鄉(xiāng)侯,談到裴先生和馬先生說的一套話,安鄉(xiāng)侯的看法和裴先生一樣。傅先生說:“圣人一身之中,具有各種才能德行,他選取人才并不局限于一個方面。有的以品德方面選取,有的從口才方面選取,有的從能力方面選取。從品德方面選取的人,不看他的言論就能看出他的誠心誠意,象德行類的顏淵等人就是。從口才方面選取的,能明辨是非、有機變,言語類的宰我、子貢等人就是。從能力方面選取的,如政治上有能力的冉有、季路,文學上有能力的子游、子夏。盡管圣人有理解一切的明智,但如要選用人材,就一定要先加以考驗。因此,他就考驗了冉有、季路的政治才能,考驗了子游、子夏的文學才能。對這些人尚且如此,何況不如他們的人呢!為什么這樣?空談理論,有很多事情是無法講得清楚的,如果加以實踐,講不清楚的地方,一考驗就容易得到證明了。現(xiàn)在馬先生所要制作的,是國家精密的器械,軍事上重要的戰(zhàn)具,化費十丈木材,用去兩個人的勞力,不需多少時間,就可知道是錯是對。去責難那種很容易考驗出結(jié)果的事情,隨便用言語去壓抑別人的才能,這猶如用自己的老一套去做天下的事,固定不變地看待層出不窮的新事物,事情當然就辦不好了。馬先生所制作的,都是創(chuàng)新的東西,因此他開頭的所說所為,不會馬上就正確,為了他有時會有錯誤,就不去支持他、任用他,那末杰出的奇才就無從產(chǎn)生了。同樣情勢的人互相妒忌,同類工作的人互相誹謗,一般人都不能避免。所以君子不因為個人的私心去傷害別人的事業(yè),一定要以實際考驗來作標準。丟開實際考驗這個標準不用,這就是明明是塊美玉為什么會誣說是石頭,卞和為什么要抱著玉璞痛哭了。
安鄉(xiāng)侯聽了,就明白了,他就把這享告訴了武安侯。武安侯并不重視,也不去考驗馬先生的制作,也為了馬先生的特異才能已經(jīng)為大眾公認。這種很容易考驗效果的事情,還忽略而不去檢查,何況那些被埋沒的人才,不出名的玉璞呢?后世的君子,要以此作為教訓??!
《馬先生鈞,字德衡》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口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的散文,寫的是一場精彩逼真的口技表演,表現(xiàn)了三個場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口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
- 張母計氏文言文及答案回答問題張母計氏宋張浚母計氏。子幼時,即教以父之言行。后浚以秦檜誤國日甚,欲力爭以悟君心。念母年高,言之必致禍,憂之,體
- 《滿井游記》文言文《滿井游記》文言文1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廿
- 貓?zhí)栁难晕暮喡苑g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更是多不勝數(shù)。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貓?zhí)栁难晕暮喡苑g,希望對您有幫助。劉元卿原文齊奄家畜一
- 原文: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②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③。青林翠竹,四時④俱⑤備。曉霧將歇⑥,猿鳥⑦亂鳴;夕日欲頹⑧
- 滄浪亭記文言文注解〔明〕歸有光浮圖文瑛,居大云庵,環(huán)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
-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節(jié)選)柳宗元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
- 《晏子辭謝更宅》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①隘囂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塏(kǎi)者?!鞭o曰:“君之先臣容
- 《蘭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
-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①蕭氏子至京師②,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
- 《百家姓.冀》文言文的歷史來源歷史來源1、出自以國名為氏。相傳唐堯的后代,在西周時有被封在冀國(今山西省河津縣一帶)的,后來,冀國被虞國所滅
- 張仲景原文: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yī)藥,精究方術(shù),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
- 祭石曼卿文文言文欣賞維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尚書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嗚呼
- 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始生周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于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五年,使吳越,
- (程)顥舉進士,調(diào)鄠、上元主簿。鄠民有借兄宅居者,發(fā)地得瘞錢,兄之子訴曰:“父所藏?!鳖梿枺骸皫缀文辏俊痹唬骸八氖??!薄氨私杈訋讜r?”曰:
- 文言文閱讀訓練習題及答案賢士隱居者[宋]洪 邁士子修己篤學,獨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無傳。比得《上虞李孟傳》
- 蘇洵原文:洵聞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日:“三以為令尹而不喜,三奪其今尹而不怒?!逼錇榱钜?,楚人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為之怒。己不期
- 文言文說教法和學法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過分強調(diào)知識接受,只注重把語法、文法講深講透,文言文教學內(nèi)容的單一,教學手段的單調(diào),忽略了學習的主體,缺
- 高一語文必修3《師說》文言文翻譯《師說》作于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是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