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02-25 18:44:57
【原文】 9.19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jìn),吾往也。
【注釋】 (1)簣:音kuì,土筐。
【譯文】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xù)前進(jìn),那是我自己要前進(jìn)的?!?nbsp;
【評析】 孔子在這里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勵自己和學(xué)生們無論在學(xué)問和道德上,都應(yīng)該是堅持不懈,自覺自愿。這對于立志有所作為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對人的道德品質(zhì)的塑造。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nbsp;
【譯文】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nbsp;
【原文】 6.23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1);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注釋】(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音zhì,同“智”;樂,古音yào,喜愛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nbsp;
【評析】 孔子這里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yǎng)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yīng)當(dāng)時社會的要求。
《韓非子 大體》
上面如果不是有遼闊的天,就不能覆蓋整個世界;心胸如果沒有大地那樣寬廣,就不能負(fù)載萬物。泰山對土石沒有好惡之心所以能夠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對細(xì)流不加選擇,所以能夠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樣遍覆畢載而使萬物齊備,要像山海那樣不立好惡、不擇小助而使國家富強(qiáng)。君主沒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沒有因積怨造成的禍患,君主和臣下都?xì)w真返樸,把道作為歸宿。所以長遠(yuǎn)的利益積聚了,巨大的功業(yè)建立了,名望樹立于生前,恩德流傳于后世,從而達(dá)到治理國家的最高境界。
《管子 形勢解》以下段落的譯文
大海不拒絕各種各樣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絕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聳;賢明的君主不會討厭支持他的人,所以才會有很多人支持他;飽學(xué)之士不會討厭學(xué)習(xí),所以才能成為圣人。
孟子?離婁章
徐僻問:\'孔子經(jīng)常推崇水,說\'水??!水??!‘,請問水有什么可取之處?”孟子回答說:“有源泉的水都是滾滾而來,不分晝夜,先注滿溝渠再前進(jìn),最終到達(dá)了大海。有根源的事物都是這樣的,所以可取。如果沒有根源,就象七八月時的雨水,一時也能注滿溝渠;但是馬上就干涸了,也就是站著等一下那點(diǎn)時間。所以做學(xué)問若是名過其實(shí),真正的君子都認(rèn)為是可恥的事。
孟子說:”人之所以區(qū)別于禽獸只是一點(diǎn)點(diǎn)(指人性),一般老百姓拋棄它,君子卻保存它。古代賢君 舜 明白事物的道理,又懂得人際關(guān)系的實(shí)質(zhì);他是出于仁義去做事情的,而不是為了顯示仁義才去做事情。
孟子 盡心上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水吸引,在圣人門下學(xué)習(xí)過的人就難以被一般的言論所吸引。觀看水有方法,一不定期要看它壯闊的波瀾。日月有無比的光輝,小縫隙也能照進(jìn)去。流水這東西,不充滿水坑就不會流走,君子追求大道的志向,不達(dá)到一定的成就就不會通達(dá)?!?nbsp;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
--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jī)而動.正因?yàn)橄袼菢优c世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1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1 大江大海能匯聚容納百川流水,是因?yàn)樗幍拖?,便為百川之王?nbsp;
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qiáng)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1 天下萬物中,沒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對付堅強(qiáng)的東西,沒有什么能勝過水 了。這是因?yàn)樗崛醯脹]有什么能改變它。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shí)而擊虛。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成勢,無恒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生死。(孫子虛實(shí)篇)
【譯文】
用兵的規(guī)律就象流水,水的流動,是避開高處流向低處;作戰(zhàn)的勝利,是避開敵人堅實(shí)之處,而攻擊敵人弱點(diǎn)。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約其流向,作戰(zhàn)則根據(jù)不同的敵情而制定不同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一成不變的形式。能夠根據(jù)敵情變化而靈活機(jī)動取勝,就叫做用兵如神。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沒有固定的常勝,四季輪流更替也沒有不變的位置,白天有長有短,月亮也有圓有缺。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夢溪筆談原文:陳述古密直,嘗知建州浦城縣。富民失物,捕得數(shù)人,莫知的為盜者。述古紿曰:“某寺有一鐘,至靈,能辨盜?!笔谷擞煤箝w祠之。引囚立
- 陳韡(wěi),字子華,福州候官人。父孔碩,為朱熹、呂祖謙門人。登開禧元年進(jìn)士第,嘉定十四年,辟京東、河北干官。韡謂:“山東、河北遺民,宜使
- 高中文言文期末復(fù)習(xí)考點(diǎn)-登徒子·好色賦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qu
- 公鼐府宅文言文公鼐府宅·記序明朝后期,翰林學(xué)士公鼐執(zhí)教東宮,時任禮部侍郎,御敕賜于鄉(xiāng)邑造府建宅。其故址在今蒙陰縣邑內(nèi),古城區(qū),原縣署之地。汶
- 觸龍說趙太后文言文翻譯導(dǎo)語:《觸龍說趙太后》講述了觸龍在嚴(yán)峻的形勢下說服了趙威后,讓她的愛子出質(zhì)齊國,解除了趙國的危機(jī)。下面是這篇文言文的翻
- 宋琪,字俶寶,幽州薊人。少好學(xué),晉祖割燕地以奉契丹,契丹歲開貢部,琪舉進(jìn)士中第,署壽安王侍讀,時天福六年也。幽帥趙延壽辟琪為從事,會契丹內(nèi)侵
-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文言文閱讀題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君姓孔氏,諱延之,字長源。幼孤,自感厲,晝耕讀書隴上,夜燃松明繼之,學(xué)藝大成。鄉(xiāng)舉進(jìn)士第一,
- 主要也是根據(jù)別人的注解,加上自己的理解,作了修整。大家擇善而從,如有不同理解,尚望商榷。作者EMAIL:lunerza@126.com原文:
- 信陵君竊符救趙文言文翻譯《信陵君竊符救趙》節(jié)選自《史記·魏公子列傳》,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始末,表現(xiàn)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謙遜作風(fēng)和
- 遼史原文:耶律儼,字若思,析津人。本性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寧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鴨子混同二水間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坐誤奏事,出為榆
- 窮鬼傳戴名世① 窮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韓
- 《王安國直言》文言文翻譯王安國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寧進(jìn)士。接下來小編搜集了《王安國直言》文言文翻譯,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王安國直
- 周書原文:寇雋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贊,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遠(yuǎn)將軍、郢州刺史。雋性寬雅,幼有識量,好學(xué)強(qiáng)記。兄祖訓(xùn)、祖禮及雋,并有志行。
- 沈恪,字子恭,吳興武康人也。深沈有干局。梁新渝侯蕭映為郡將,召為主簿。盧子略之反也,恪拒戰(zhàn)有功,除中兵參軍。高祖與恪同郡,情好甚暱,蕭映卒后
- 漢語特點(diǎn)和文言文教學(xué)文言文“不是像希臘文、拉丁文那種‘全死’的‘外國文字’”,而是“本國本土產(chǎn)生的應(yīng)用文字”(唐德剛先生語,見《胡適口述自傳
- 語文文言文閱讀五法所謂文言文的五讀法,就是在學(xué)習(xí)文言文時,可以按順序進(jìn)行五步閱讀,即預(yù)讀、抄讀、解讀、品讀、誦讀。下面分別介紹其具體做法。一
- 薛顯,蕭人。趙均用據(jù)徐州,以顯為元帥,守泗州。均用死,以泗州來降,授親軍指揮,從征伐。南昌平,命顯從大都督朱文正守之。陳友諒寇南昌,顯守章江
- 初一年級文言文詠雪原文及翻譯詠雪全文閱讀:出處或作者:世說新語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
- 初中文言文知識點(diǎn)之重要語句翻譯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陳太丘與友期文言文練習(xí)題及答案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