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毀》文言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4-21 05:00:44
《原毀》文言文翻譯
《原毀》選自《昌黎先生集》,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古文。此文論述和探究毀謗產生的原因,文章先從正面開導,說明一個人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和對待別人才符合君子之德、君子之風,然后將不合這個準則的行為拿來對照,最后指出其根源及危害性。全篇行文嚴肅而懇切,句式整齊中有變化,語言生動而形象,刻劃當時士風,可謂入木三分。以下是《原毀》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原毀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無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笔遣灰嘭熡谏碚咧匾灾芎酰∑溆谌艘?,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比∑湟唬回熎涠?;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痹唬骸澳苌剖牵且嘧阋??!辈灰啻谌苏咻p以約乎?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奔何从心?,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內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彼雖善是,其用不足稱也?!迸e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是不亦責于人者已詳乎?
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己也。
雖然,為是者,有本有原,怠與忌之謂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嘗試之矣,嘗試語于眾曰:“某良士,某良士?!逼鋺?,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嘗語于眾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逼洳粦撸仄淙酥c也,不然,則其所疏遠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者必說于言,懦者必說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嗚呼!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
將有作于上者,得吾說而存之,其國家可幾而理歟!
關于譯文
古時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非常嚴格而全面,他對待別人寬容又簡約。嚴格并且全面,所以不怠惰;寬容又簡約,所以人家都樂意做好事。聽說古代的圣人舜,他的做人,是個仁義的人。探究舜所以成為圣人的道理,就責備自己說:“他是個人,我也是個人,他能這樣,我卻不能這樣!”早晚都在思考,改掉那不如舜的行為,去做那符合舜的。聽說古代的圣人周公,他的做人,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探究他所以成為圣人的道理,就責備自己說:“他是個人,我也是個人,他能這樣,我卻不能這樣!”早晚都在思考,改掉那不如周公的,去做那符合周公的。舜,是大圣人,后代沒有能及得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代沒有能及得上他的;這些人卻說:“及不上舜,及不上周公,是我的缺點。”這不就是要求自身嚴格而且全面嗎?他對待別人,說道:“那個人啊,能有這點,這就夠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長這個,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肯定他一個方面,而不苛求他別的方面,論他的今天的表現(xiàn),而不計較他的過去,小心謹慎地只恐怕別人得不到做好事應得的表揚。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種技能是容易學得的,他對待別人,卻說:“能有這樣,這就夠了?!庇终f:“能擅長這個,這就夠了。”豈不是要求別人寬容又簡少嗎?
現(xiàn)在的君子可不同,他責備別人周詳,他要求自己卻簡少。周詳,所以人家難以做好事;簡少,所以自己進步就少。自己沒有什么優(yōu)點,說:“我有這優(yōu)點,這夠就了。”自己沒有什么才能,說:“我有這本領,這就夠了?!睂ν馄垓_別人,對己欺騙良心,還沒有多少收獲就止步不前,豈不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嗎?他們要求別人,說:“他雖然只能做這個,但他的人品不值得贊美,他雖然擅長這個,但他的才用不值得稱道?!迸e出他一方面的欠缺不考慮他多方面的長處,只追究他的既往,不考慮他的今天,心中惶惶不安只怕別人有好的名聲。豈不是責求別人太周全了嗎?這就叫不用常人的標準要求自身,卻用圣人的標準希望別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
雖然如此,如此做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謂怠惰和忌妒啊。怠惰的人不能自我修養(yǎng),而忌妒的人害怕別人修身。我不止一次地試驗過,曾經對大家說:“某人是賢良的人,某人是賢良的人。”那隨聲附和的,一定是他的同伙;否則就是和他疏遠沒有相同利害的人;否則,就是怕他的人。不然的話,強橫的定會厲聲反對,軟弱的定會滿臉不高興。我又曾經試著對大家說:“某人不是賢良的人,某人不是賢良的人?!蹦遣浑S聲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同伙;否則,就是和他疏遠沒有相同利害的;否則就是怕他的人。不這樣的話,強橫的定會連聲贊同,軟弱的定會喜形于色。因此,事業(yè)成功詆毀便隨之產生;德望高了惡言就接踵而來。唉!讀書人生活在當今世界上,而希求名譽的光大、德行的推廣、非常難!
在位的人想有所作為,聽取我的說法記在心中,那一個國家差不多可以治理好了。
關于注釋
(1)君子:指舊時貴族階級士大夫。
(2)責:要求。
(3)彼:指舜。予:同“余”,我。
(4)去:離開,拋棄。就:走向,擇取。
(5)是人:指上古之君子。
(6)良人:善良的人。藝人:有才藝的人。
(7)詳:周備,全面。廉:狹窄,范圍小。
(8)少:稍微。
(9)已:太。
(10)用:作用,指才能。
(11)聞:名聲,聲望。
(12)眾人:一般人。望:期待,要求。
(13)雖然:雖然這樣。
(14)嘗:曾經。
(15)語:告訴。
(16)應:響應,附和。與:黨與,朋友。
(17)畏:畏懼。指害怕他的人。
(18)修:善,美好。
(19)光:光大,昭著。
(20)有作于上:在上位有所作為。存:記住。幾:庶幾,差不多。理:治理。
(21)重以周:嚴格而且全面。重:嚴格。以:連詞。
(22)輕以約:寬容而簡少。
(23)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p>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淺析文言文翻譯方法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jù)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淺析文言文翻譯方法,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斬顏良,誅文丑建安五年,曹公①東征,禽②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顏良攻白馬③,羽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紹諸將
- 富鄭公神道碑(宋)蘇 軾公諱弼,字彥國,幼篤學,有大度。范仲淹見而識之,曰:“此王佐才也。”懷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
- 張景憲文言文翻譯張景憲文言文你有沒有讀過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文關于 張景憲文言文翻譯,歡迎借鑒!宋史原文:張景憲,字正國,河南人。以父師德
- 陸游原文:太傅在館閣最久,尤所厚者,集賢楊公、翰林嵇公也。楊公,應天人,系出唐靖恭楊氏,平生為人作碑志,但稱靖恭楊某而已。質素靜退,與太傅俱
- 名實篇顏之推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上士忘名,中
- 聊齋志異原文:兩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童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 宗澤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課外文言文閱讀。宗澤(節(jié)選)宗澤,字汝霖,婺州①義烏人。澤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時太原失守,官兩河者
- 高中文言文練習習題及答案【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
- 《岳陽樓記》節(jié)選文言文閱讀練習和答案解析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
- 小升初易考文言文:常羊學射小升初易考文言文:常羊學射【原文】常羊學射于①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夢④,使⑤虞人⑥
- 周容原文:鵝籠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幼時,父知女必貴,慎卜婿,得鵝籠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為家也?!奔夜?,數(shù)年猶不能
- 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吳越王,為大將胡進思所廢,而立其弟俶。俶歸朝,群從悉補官。易與兄昆不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為治寬簡便民能詩善草隸書
- 文言文朗讀的指導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文言課文要“能順暢的朗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加強文言文朗讀的指導與測試,是
- 初中文言文基礎知識點訓練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
- 元稹原文:告侖等:吾謫竄方始,見汝未期,粗以所懷,貽誨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歲行登.,能不自懼?吾不能遠諭他人,汝獨不見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
- 鐘惺原文: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極熱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爭赴,此其極熱時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實,和風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div>語文文言文閱讀:梁書·陶季直傳試題附譯文及答案陶季直,丹陽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廣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愍祖甚愛異之。愍祖嘗以四歸旸,字彥溫,汴梁人。將生,其母楊氏夢朝日出東山上,有輕云來掩之,故名旸。學無師傳,而精敏過人。登至順元年進士第,授同知潁州事,鉏奸擊強,人不鞭書生文言文翻譯王安期不鞭書生改寫自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以下是小編帶來不鞭書生文言文翻譯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不鞭書生原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