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魏書·文帝紀第二》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1-16 03:25:26
三國志
原文:
文皇帝諱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太祖崩,嗣位為魏王。漢帝以眾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廟,使兼御史大夫張音持節(jié)奉璽綬禪位。庚午,王升壇即阼,改延康為黃初,大赦,二年春乙亥,令郡國口滿十萬者,歲察孝廉一人;其有秀異,無拘戶口,夫人甄氏卒,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詔曰:“災異之作,以譴元首,而歸過股肱,豈禹、湯罪己之義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職,后有天地之眚,勿復劾三公。”三年春,鄯善、龜茲、于闐王各遣使奉獻,詔曰:“西戎即敘,氐羌來王,詩、書美之。頃者西域外夷并款塞內(nèi)附,其遺使者撫勞之”是后西域遂通。初,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zhàn),樹柵連營七百余里,謂群臣,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后七日,破備書到,秋七月,冀州大蝗,民饑,使尚書杜畿持節(jié)開倉廩以振之,九月甲午,詔曰:“夫婦人與政亂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以此詔傳后世若有背違天下共誅之”冬十月甲子,表首陽山東為壽陵,曰:“昔堯葬谷林,通樹之,禹葬會稽,農(nóng)不易畝,故葬于山林,則合乎山林。封樹之制,非上古也,吾無取焉。無施葦炭,無藏金銀銅鐵,一以瓦器。”五年春,立太學,制五經(jīng)課試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六年春,遣使者循行許昌以東盡沛郡,問民所疾苦,貧者振貸之。行幸召陵,通討虜渠。辛未,帝為舟師東征,七年五月丙辰,帝疾篤,盡遣后宮昭儀已下歸其家,丁巳,帝崩,時年四十,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諸儒撰集經(jīng)傳,隨類相從,凡千余篇。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文帝紀第二》)
譯文/翻譯:
魏文帝名丕,字子桓,魏武帝曹操的太子。太祖死后,他繼位為魏王。漢獻帝因人心歸屬于魏,便召集文武百官,在漢高祖廟祭告。派御使大夫張音拿著符節(jié)、捧著玉璽把皇位禪讓給魏王。二十八日,魏王登上祭壇,接受了皇位的禪讓,把年號延康改為黃初,并大赦天下。黃初二年(221)正月,詔令各郡國凡是人口滿十萬,每年推舉孝廉一人;其中有優(yōu)秀卓越之人,不受人口限制。文帝夫人甄氏去世,出現(xiàn)了日蝕,官吏奏請免去太尉之職,文帝下詔說:“天有不祥之兆,是對元首的譴責,現(xiàn)在卻歸罪大臣,難道是大禹、商湯歸罪于自己的道理嗎?特令文武百官小心虔誠地各盡其職,以后凡屬自然災害,不要再彈劾三公。”黃初三年(222)春天,鄯善、龜茲、于闐各族首領都派使臣來進獻貢品,文帝下詔說:“從前西戎各國臣服,氐族、羌族來朝稱臣,《詩》《書》都稱頌此事。現(xiàn)在西域各族都來叩開邊塞大門依附我們,特此派使者去慰勞安撫。”從此以后便與西域通好。當初,文帝聽說劉備大軍東下,與孫權交戰(zhàn),圍柵欄連接營寨七百多里,對群臣說:“劉備不懂兵法,難道有用七百里連營抵抗敵軍的嗎?這是兵家大忌。孫權的捷報馬上就要到了?!逼咛旌螅瑢O權打敗劉備的奏書果然到了。這一年秋天七月,冀州發(fā)生大的蝗蟲災害,民不聊生,文帝派尚書杜畿拿著符節(jié)到各地開倉放糧,賑濟饑民。九月三日,文帝下詔說:“婦人參政,是動亂的本源。從今以后,群臣有事不得對太后奏說,外戚不能在朝中擔任重將權臣,也不能無功而被封王封侯;把這條法令傳給后世,如果有人違背了,天下共誅之?!边@年十月三日,選定首陽山東側為壽陵,說:“遠古堯葬在谷林,周圍都是茂密的樹木,禹葬在會稽,農(nóng)夫安心地耕種,因為葬在山林中,與山林融為一體。我不采用聚土造墳、植樹為記的做法,因為它不是上古之制。不要放防腐的灰炭,也不要把金、銀、銅、鐵等作為陪葬品,全部用陶器。黃初五年(224)春天,設立太學,制定五經(jīng)課試法,設置《春秋谷梁》博士。黃初六年(225)春,文帝派遣使者從許昌以東巡視各地,一直到沛郡,尋訪百姓疾苦,對貧苦的人給予賑濟和借貸。文帝到達召陵,修通討虜渠。二十四日,文帝親領戰(zhàn)艦東征。黃初七年五月十六日,文帝病重,把后宮中昭儀以下的嬪妃遣送回家。十七日,文帝駕崩,年四十歲。當初,文帝愛好文學,以著述為業(yè),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近百篇。又命令眾儒生收集經(jīng)傳,按類排列,共一千多篇。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第二》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閱讀題練習及答案:祝盟文言文,完成第4-7小題。祝盟(節(jié)選)劉勰①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風,是生黍稷,兆民所仰
- 向雄字茂伯,河內(nèi)山陽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jīng)。及經(jīng)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咸為之悲。后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
- 太宗罷朝大宗曾罷朝①,怒曰:"會殺此田舍漢!"文德后②問:"誰觸忤陛下 "帝曰:"豈過魏徵
- 曾鞏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予委廢①單弱②之中,宦③學婚嫁,一出其力。為文章,上下馳騁
- 賈誼原文:誼為長沙王傅三年,有鵩飛入誼舍。鵩似鸮,不祥鳥也。誼即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也。其辭曰:單閼之
- 殷仲堪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一)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①。食常五碗,盤外無余肴。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②,亦
- 文言文句式知識[固定結構]在文言文中,有許多詞語經(jīng)常搭配在一塊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達基本固定的意思,現(xiàn)總結部分如下:1、無以、無從。
-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知識點歸納一、通假字。1、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無,毋,不要)2、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無,
- 《農(nóng)夫耕田》文言文翻譯《農(nóng)夫耕田》選自《渾然子》。是描述農(nóng)夫耕種田地的辛苦場景,也指做事需要通過適當?shù)姆绞讲拍茏龅酶?。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div>華廙,字長駿,弘敏有才義。妻父盧毓典選,難舉姻親,故虞年三十五不得調(diào),晚為中書通事郎。泰始初,遷冗從仆射。為武帝所禮,歷黃門侍郎、南中郎將、張岱原文:晉太康中,張茂先①為建安從事,游于洞山。緣溪深入,有老人枕書石上臥,茂先坐與論說。視其所枕書,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異之。老人問茂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復習三.疑問句(不是特殊句式)借疑問詞或否定詞而能發(fā)出疑問的句子叫疑問句。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孰、何、曷、胡、安、焉)蜀道難原文及翻譯《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詩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給人以回腸蕩氣之感,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曾鞏原文:劉向所定《戰(zhàn)國策》三十三篇,《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臣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正其誤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戰(zhàn)國策》三十三李一足傳 王猷定李一足,名夔,未詳其家世。有母及姊與弟。貌甚癯,方瞳,微髭。生平不近婦人。好讀書,尤精于《易》,旁及星歷醫(yī)卜之術。文言文省略句句式解析參考文言文句式解析:省略句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個詞或某個成分的現(xiàn)象,在文言文中較為常見。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學習文言文句式解于慎行文言文閱讀答案和譯文于慎行,字無螈,東阿人。年十七,舉于鄉(xiāng)。御史欲即鹿嗚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進士。授編修。萬歷初,《穆宗《戰(zhàn)國策韓二胡衍之出幾瑟于楚》文言文翻譯胡衍之出幾瑟于楚也,教公仲謂魏王曰:“太子在楚,韓不敢離楚也。公何不試奉公子咎,而為之請?zhí)?。因令?/div>足自當止文言文翻譯足自當止選自《滹南遺老集》的王若虛,原文:“王導戒之,答曰:足自當止。”大意為”王丞相("王導"或&q曾子文言文翻譯導語:有了執(zhí)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鋪成一片藍天;有了執(zhí)著,孤單可以演繹成一排鴻雁;有了執(zhí)著,歡樂可以綻放成滿圓的鮮花。以下小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