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竇群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7-02 13:36:52
新唐書
原文:
竇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父叔向,以詩自名,代宗時,位左拾遺。群兄弟皆擢進士第,獨群以處士客隱毗陵。母卒,嚙一指置棺中,廬墓次終喪。從盧庇傳啖助《春秋》學,著書數(shù)十篇。蘇州刺史韋夏卿薦之朝,報聞,不召。后夏卿入為京兆尹,復言之,德宗擢為左拾遺。時張薦持節(jié)使吐蕃,乃遷群侍御史,為薦判官,入見帝曰:“陛下即位二十年,始自草茅擢臣為拾遺,何其難也?以二十年難進之臣為和蕃判官,一何易?”帝壯其言,不遣。
王叔文黨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欲逐之,韋執(zhí)誼不可,乃止。群往見叔文曰:“事有不可知者。”叔文曰:“奈何?”曰:“去年李實伐恩恃權(quán),震赫中外,君此時逡巡路傍,江南一吏耳。今君又處實之勢,豈不思路傍復有如君者乎?”叔文悚然,亦卒不用。
憲宗立,轉(zhuǎn)膳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出為唐州刺史。節(jié)度使于頔聞其名,與語,奇之,表以自副。武元衡、李吉甫皆所厚善,故召拜吏部郎中。元衡輔政,薦群代為中丞。群引呂溫、羊士諤為御史,吉甫以二人躁險,持不下。群忮很(狠),反怨吉甫。吉甫節(jié)度淮南,群謂失恩,因擠之。陳登者,善術(shù),夜過吉甫家,群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陰事。憲宗面覆登;得其情,大怒,將誅群,吉甫為救解,乃免,出為湖南觀察使。改黔中。會水壞城郛,調(diào)溪洞群蠻筑作,因是群蠻亂,貶開州刺史。稍遷容管經(jīng)略使。召還,卒于行,年五十五,贈左散騎常侍。
群很(狠)自用,果于復怨。始召,將大任之,眾皆懼,及聞其死,乃安。
兄常、牟,弟庠、鞏,皆為郎,工詞章,為《聯(lián)珠集》行于時,義取昆弟若五星然。
(節(jié)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一百》)
譯文/翻譯:
竇群,字丹列,京兆府金城縣人。他的父親竇叔向,因詩寫得好而聞名于世,代宗時,擔任左拾遺。竇群的哥哥弟弟們都考中了進士,只有他以處士的身份隱居在毗陵。他母親去世時,他咬斷自己一根指頭放到棺材里,在墓邊搭了個喪棚住到守喪期滿。他跟隨盧庇注釋闡述啖助的《春秋》學說,所寫的文章有數(shù)十篇。蘇州刺史韋夏卿向朝廷推薦他,上報皇帝知聞,皇帝卻沒召見他。后來韋夏卿入京擔任京兆尹,又推薦了竇群,德宗讓他擔任左拾遺。當時張薦被派出使吐蕃,于是就升他為侍御史,任張薦的判官。竇群進宮去見皇帝時說:“皇上您登基二十年了,才把我從民間提拔出來當拾遺官,是多么艱難哪!用二十年難以提拔的臣子當和蕃判官,太輕率了吧?”皇帝認為他說得對,就沒派他去。
王叔文集團得勢時,一向不喜歡竇群,他也憤恨不平不肯依附他們,王叔文yi6*黨想把他趕出朝廷,韋執(zhí)宜不同意,于是作罷。他去見王叔文說:“事情有難以預料的?!蓖跏逦恼f:“為什么呢?”他說:“過去李實夸耀自己的恩寵,倚仗著權(quán)勢,威風震動朝廷內(nèi)外,您那時在路邊徘徊,只是江南一名小官罷了。現(xiàn)您也處于李實這樣的權(quán)勢,難道不想想路邊還有像您這樣的人嗎?”王叔文雖感到震驚,但也最終沒任用他。
憲宗即位,調(diào)他當膳部員外郎,兼任侍御史掌管雜事。后又調(diào)出京城任唐州刺史。節(jié)度使于頔聽說了他的名聲,和他談話,認為他是奇才,上表讓他擔任自己的副手。武元衡、李吉甫都和他很要好,因此招請他任吏部郎中。武元衡當權(quán),推薦他代替自己任中丞。竇群推薦呂溫、羊士諤任御史,李吉甫認為這兩個人急躁不正派,沒有批準。竇群懷恨在心,反而怨恨李吉甫。李吉甫任淮南節(jié)度使時,竇群以為李吉甫失寵,于是就陷害李吉甫。陳登擅長星象,夜晚拜訪李吉甫,竇群就把陳登抓來拷打拷問,上書誣告李吉甫有密謀。憲宗親自審問陳登,知道了實情,很生氣,要殺竇群,李吉甫替竇群勸諫解釋,皇帝才免去了竇群的死罪,調(diào)他出任湖南觀察使。后又調(diào)到黔中,適逢大水沖壞了內(nèi)外城,竇群調(diào)集溪洞眾多蠻夷來修建城墻,因為這些為數(shù)眾多蠻夷叛亂,竇群被貶為開州刺史。后升官任容管經(jīng)略使。召他回京,在路上去世了,享年五十五歲,贈官為左散騎常侍。
竇群心狠剛愎自用,喜歡報復別人。當初召他回京,皇上想重用他,大家都很害怕,等到聽說他死了,才安心。
竇群哥哥竇常、竇牟,弟弟竇庠、竇鞏,都任郎官,擅長寫詩歌文章,所著《聯(lián)珠集》流行于當時,意思是他們五兄弟像五顆星那樣閃耀。
《新唐書·竇群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柳慶問飲原文后周柳慶,初仕后魏,為雍州別駕①。有賈(gǔ)人持金二十斤,詣②京師交易,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執(zhí)管鑰(yuè)。無何③,緘(
- 舒芬,字國裳,進賢人。正德十二年舉進士第一,授修撰。時武宗數(shù)微行,畋游無度。其明年,孝貞皇后崩甫逾月,欲幸宣府。托言往視山陵,罷沿道兵衛(wèi)。芬
- 《張綱傳》文言文練習及答案張綱少明經(jīng)學,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jié),舉孝廉不就,司徒辟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粐@曰:“穢惡滿
-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嘗試觀于上志,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天下,非一人
- 袁枚原文:敘奇行易,敘庸行難。古今文人,都操此論。然而庸德庸行,圣人所重。故曰:“中庸不可能?!比斯苡趥惓H沼瞄g為人之所不能為,則庸中之奇
- 韓翃《寒食》-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鑒賞寒食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注釋]1.寒食:節(jié)名,在清明前兩
- 文言文《閱微草堂筆記·塾師棄館》原文河間唐生,好戲侮。土人至今能道之,所謂唐嘯子者是也。河間的唐生喜好鬧著玩,當?shù)厝酥两襁€知道有這么個人,所
- 《老子德經(jīng)第七十章》文言文翻譯及評析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
- 崔骃傳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詩》、《易》、《春秋》,博學有偉才,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善屬文。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
- 韓愈原文:月日,愈再拜: 天池之濱,大江之濆【2】,日有怪物焉,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匯匹儔也。其得水,變化風雨,上下于天不難也;其不及
- 《任末勤學》文言文翻譯語文閱讀在平時測試、期末考試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閱讀練習,不僅能熟能生巧,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任末勤學》
- 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也。二十九年,從(淮陽)王朝京師,隨官屬得會見,帝問以政事,倫因此酬對政道,帝大悅。拜會稽太守。會稽亂淫祀,好卜筮。
- 三國志原文:宗預字德艷,南陽安眾人也。建安中,隨張飛入蜀。建興初,丞相亮以為主簿,遷參軍右中郎將。及亮卒,吳慮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萬人,
- 初中文言文教學研究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其中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文言文具有歷史悠遠、多典故、行文簡練等特點,與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大的差異,學
- 郭應(yīng)聘,字君賓,莆田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出為南寧知府。遷威茂兵備副使,轉(zhuǎn)廣東參政。從提督吳桂芳平李亞元,別擊賊首張韶南
- 后漢書原文:陳俊,字子昭,南陽西鄂人也。少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劉嘉為太常將軍,俊為長史。光武徇河北,嘉遣書薦俊,光武以為安集掾。從擊銅馬于
- 高中文言文諫太宗十思疏復習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2、當:當神器之重(主持,掌握)3、景:承天景命(大)4、董:
- 北齊書原文:彭城景思王浟,字子深,神武第五子也。元象二年,拜通直散騎常侍,封長樂郡公。博士韓毅教浟書,見浟筆跡未工,戲浟曰:“五郎書畫如此。
- 古之善賞者,費少而勸眾;善罰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約而為德;善取者,入多而無怨。趙襄子圍于晉陽,罷圍而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左右曰:
- 最全的文言文通假字1共通供,供給2闕通缺,侵損3說通悅,心服4知通智,聰明5讎通仇,仇恨,如: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