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耕田的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27 17:25:06
農夫耕田的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文言文《農夫耕田》,回答題目。(10分)
農夫耕于田,數息而后一鋤。行者①見而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后一鋤,此田終月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③,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仆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難也!”
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④誤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毙姓叻?。
①行者:過路人;②所以:用什么方法;③未及移時:還沒過多少時間;④術:方法。
【小題1】解釋劃線字詞。(4分)
(1)農夫耕于田() (2) 欲速則不達也()
(3)行者服而退() (4)人之處事亦然()
【小題2】翻譯下列文言句子。(4分)
(1)甚矣,農之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小題3】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發(fā)?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2分)
答案
【小題1】在完成/實現佩服這樣
【小題1】(1)農夫太懶惰了?;颍禾珣卸枇耍r夫。(“甚”、“惰”各1分)(2分)(2)你何不給我做個樣子教我耕種的方法呢?”(“示”展示/給……看;“術”方法各1分)(2分)
【小題1】示例一:做事情要講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目的)。(摘錄原句“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只給1分)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颍簺]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示例三:實踐勝于說教。示例四:事非經歷不知難。(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各個加點詞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從從課文中遷移過來。
【小題1】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舍去的主語才行。翻譯(1)句時除了注意“甚、惰”等字,還要注意倒裝這種特殊句式。翻譯(2)句時注意“示、術”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農夫、行者”的做事方式以及“農夫所說的話”來談啟示即可。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北山移文》文言文賞析【作品介紹】《北山移文》是孔稚珪guī的代表作??字色?,字德璋,會稽郡山陰縣人,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年)
- 盤點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答題方法及技巧文言文閱讀我們對文言文題普遍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其實,只要稍稍作一點準備,就會發(fā)現,歷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規(guī)
- 張樹聲,字振軒,安徽合肥人?;浛軘_皖北,以稟生與其弟樹珊、樹屏治團殺賊。復越境出擊,連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潛山、無為;而太湖一役,以五
- 語文文言文理解試題和答案:黃生借書說閱讀《黃生借書說》,完成問題。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
- 文言文練習:阮籍阮籍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覽群籍,
- 清史稿原文:馮子材,字翠亭,廣東欽州人。初從向榮討粵寇,補千總。改隸張國梁麾下,從克鎮(zhèn)江、丹陽,嘗一日夷寇壘七十余。國梁拊其背日:“子勇,余
- 晴、雨、霽三游西湖史鑒錢塘為東南佳麗,而西湖為之最。重山環(huán)之,名藩枕之,凡峰巒之脈絡,城郭之逶迤,臺殿亭榭之參錯,舉凌虛乘空以臨其上,天光水
- 《桃花源記》鑒賞《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
- 北史原文:王軌,太原祁人也,漢司徒允之后,世為州郡冠族。父光,少雄武,有將帥才略。頻有戰(zhàn)功,周文帝遇之甚厚。軌性質直,起家事輔城公。及武帝即
- 共工怒觸不周山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從前,共工和顓頊爭奪帝位,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怒而用頭去撞不周山,天柱折了,系地的繩子斷了
- 語文文言文閱讀五法所謂文言文的五讀法,就是在學習文言文時,可以按順序進行五步閱讀,即預讀、抄讀、解讀、品讀、誦讀。下面分別介紹其具體做法。一
- 高考文言文沖刺語境推斷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是古已有之的閱讀準則,對于一眼不能識別的'文言實詞,我們就必須結合具體語境,瞻前顧后,披文入
- 《烏有先生歷險記》文言文翻譯張孝純先生為高考復習撰寫的《烏有先生歷險記》是學習文言文知識的絕佳文章。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烏有先生歷險記》文言文
- 談文言文的弊端一、我國的兩個文化斷層各國在創(chuàng)立文字時,初期都存在與語言脫節(jié)的問題;但隨著書寫文字材料的進步,很快都與語言一致,使文字成為語言
- 【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
- 文言文練習題目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見其
- 夏翁,江陰巨族。嘗舟行過市橋,一人擔糞,傾入其舟,濺及翁衣。其人舊識也,僮輩怒,欲毆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寧肯相犯!”因好語遣之。及歸
- 公姓楊,諱景,字某,云南安寧人也。事母以孝聞,性狷介,不妄取。少補州學生,舉永樂癸卯鄉(xiāng)貢,卒業(yè)國子。拜霸州判官,專領馬政。政久弛,逋課累數歲
- 《過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飄搖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
- 資治通鑒原文:初,宿衛(wèi)之士累朝相承,務求姑息,不欲簡閱,恐傷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驕蹇不用命,實不可用,每遇大敵,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