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方君柯亭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4-24 03:41:20
袁枚
原文:
敘奇行易,敘庸行難。古今文人,都操此論。然而庸德庸行,圣人所重。故曰:“中庸不可能。”人果能于倫常日用間為人之所不能為,則庸中之奇,又何嘗不觥觥兀立耶?吾于方君柯亭見其人矣。
君諱源聚,字函光,號柯亭,古歙人也。生而孤露,事親孝,行己恭。家業(yè)先豐后嗇。或為君危,君慨然曰:“窮通,命也。素位而行,道也。吾何容心哉?”早廢舉子業(yè),貿(mào)遷有無。稍稍自立,便趨人之急。鄉(xiāng)黨義舉,赴之若熱。辛未歲大饑,君出境購粟,還鄉(xiāng)平糶,賴以存活者無算。同產(chǎn)六人,其季早亡。兄弟析產(chǎn)時,君又慨然曰:“媰孀撫孤,傫然孑立,薪水殊艱。我丈夫也,自食其力,安用祖宗余庇耶?”遂卻所分田產(chǎn),全以畀之。嗟乎!仁義不行,《鹿鳴》興刺。今之人,往往爭一缺口盆、折足幾,兄弟勃谿者,比比也。即史載薛包分家,奴婢取其老病者,田廬受其荒頓者,號稱古之賢豪。然彼終有所受分,非脫手不取也,以君相較,其義心清尚,不更加古人一等哉!至于葺琳宇,修浮圖,又其末節(jié)余行,不足為君異也。
君以捐修城工議敘主簿,年六十而卒。子五人,名如川者,九歲能詩,以文噪于時。今年就試金陵,餉隃麋百螺①,上鐫“隨園先生著書之墨”,曰:“昔韓昌黎能文,求傳志者輦金幣如山如川。家貧無能為役,故辛苦捶煙,為先生潤筆,為先人乞傳?!庇嗉纹湟舛蝗剔o也。
論曰:傳記之體,有敘無斷。常謂蘇子瞻作溫公神道碑以一誠字相貫串,是溫公論,非溫公碑也。然事跡少不得以議論行之。太史公敘屈原、伯夷,參入己意,方有波瀾回折。余書方君,亦此意也。
【注釋①】隃麋百螺:隃麋,地名,墨的代稱。螺,量詞。
譯文/翻譯:
敘寫不尋常的事跡容易,敘寫尋常的事情很難。古今的文人,都秉持這個觀點。然而平常的品德尋常的行為,卻正是圣人所看重的。所以孔子曾說:“真正做到中庸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常人中的奇人,又何嘗不能雄立(于世)呢?方先生就是這樣的人啊。
方君名源聚,字函光,號柯亭,古歙人。先生一出生父親就去世了,他侍奉母親很孝順,待人處世很謙恭。家境開始很豐裕后來卻窘困了。有人為他擔(dān)憂,他卻慨然說:“困窘還是顯達(dá),是命。安于本分,是道。(貧富)我怎會放在心上呢?”先生很早就放棄了科舉仕途,去做生意。生計剛能自給,就熱心于救助他人的危難。鄉(xiāng)里仗義疏財?shù)氖?,他都熱心參與。辛未年大饑荒,先生離開家鄉(xiāng)買糧食,回鄉(xiāng)后以平價賣出,仰賴他活下來的人不計其數(shù)。兄弟六人,最小的弟弟早亡。兄弟分家產(chǎn)時,先生又慨然說:“一個寡婦撫養(yǎng)孤兒,孤苦可憐,維持生計特別不容易。我是男子,能夠自食其力,哪里需要祖上留下來的財產(chǎn)呢?”于是推卻所分到的田產(chǎn),全部給了小弟弟一家。唉!仁義得不到施行,《鹿鳴》一詩加以諷刺?,F(xiàn)在的人,往往為了爭一口破口的盆、一張缺腿的桌子,兄弟爭吵的事情,到處都是。即如史載薛包分家的事,奴婢(薛包)只選取其中年老病弱的,田產(chǎn)房屋(薛包)只要那荒瘠破敗的,就被稱為古代的賢士豪杰。但是(薛包)他最終還是有所接受的,不是完全不取,拿方君和他比較,(方君)的道義之心和高尚節(jié)操,不是更加超出古人一等嗎!至于方君在家鄉(xiāng)修寺院、建佛塔,只是些細(xì)枝末節(jié)的事情,不能算他的奇異之行。
方君因為為修城捐款被地方舉薦為主簿,六十歲時去世了。方君有五個兒子,其中一個叫如川的,九歲就能寫詩,憑借文章名噪一時。今年來金陵應(yīng)試,送我百枚好墨,上面刻著“隨園先生著書之墨”,說:“先前韓昌黎擅長為文,求他寫傳文的人用車子裝著大量的錢物。我家里貧窮,又沒有能供人驅(qū)使的才能,自己辛苦制作了這些墨,作為給先生的報酬,求先生為父親寫一篇傳?!蔽?a href="/cd/z/zanshang18171.htm">贊賞他的心意不忍心拒絕他。
論曰:傳記這一文體,本應(yīng)客觀敘述而無主觀論斷。我曾經(jīng)認(rèn)為蘇軾寫溫公神道碑用一“誠”字貫穿全篇,這是溫公論,不是溫公碑傳。但是傳主事跡太少不得已加些主觀議論,太史公為屈原、伯夷作傳,加入自己的主觀評價,文章才有波瀾曲折。我作方君傳,也是出于這一意圖。
袁枚《方君柯亭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高考語文文言文勾踐滅吳知識點歸納一、重點詞語解釋1、 賈人夏則資皮(積蓄,儲備。這里作準(zhǔn)備)2、吊有憂(慰問)3、當(dāng)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
- 宋史之曹彬列傳的語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彬始生周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于席,觀其所取。
- 宋濂原文: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雖繁華之膠葛,恬然視之,而卻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雖清曠有余,往往嗤鄙為不足,而數(shù)興朝市之外慕
- 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嘗從軍有功,封會稽陽亭。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以農(nóng)桑為業(yè)。世祖勇任氣,卒咸不揆于人。歲兇,橫道傷殺,怨仇眾
- 文言文誦讀的困境與突圍古詩文的誦讀是近年來被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界重提的熱門話題,提倡者們的立論出發(fā)點大抵是要以誦讀來糾正古詩文教學(xué)過于偏重字詞、語
- 桑悅文言文翻譯桑悅,生于明英宗正統(tǒng)十二年,從小記憶過人,在吳中一帶很有名氣,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桑悅文言文翻譯,僅供參考。桑悅文言文予為
- 寶繪堂記 (宋)蘇軾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
- 《左傳·文公·文公十六年》文言文《左傳·文公·文公十六年》作者:左丘明【經(jīng)】十有六年春,季孫行父會齊侯于陽谷,齊侯弗及盟。夏五月,公四不視朔
- 與四弟書曾國藩澄弟左右:吾不欲多寄銀物至家,總恐老輩失之奢②,后輩失之驕③,未有錢多而子弟不驕者也.吾兄弟欲為先人留遺澤④,為后人惜余福,除
- 如何激發(fā)學(xué)生在文言文教學(xué)中的閱讀期待所謂閱讀期待,就是讀者閱讀之前內(nèi)心預(yù)想的情景和包含的期望。閱讀期待反映讀者的知識層次、個人愛好和閱讀能力
- 清史稿循吏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姚文燮,安徽桐城人。順治十六年進(jìn)士,授福建建寧府推官。建寧俗號獷悍,以睚眥仇殺者案山積,文燮片言立剖,未數(shù)月
- 馬世奇,字君常,無錫人。世奇幼穎異,嗜學(xué),有文名。登崇禎四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十一年,帝遣詞臣分諭諸藩。世奇使山東、湖廣、江西諸王府,
- 孝丐丐不如其鄉(xiāng)里,明孝宗時,嘗行乞于吳。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有好事者欲窺
- 歐信,嗣世職金吾右衛(wèi)指揮使。景泰三年以廣東破賊功,擢都指揮同知。已,命守備白羊口,遷大寧都指揮使。天順初,以都督僉事充參將,守備廣東雷、廉諸
- 北齊書原文:陳元康,字長猷,廣宗人也。父終德,魏濟(jì)陰內(nèi)史,終于鎮(zhèn)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元康頗涉文史,機敏有干用。魏正光五年,從尚書令李崇北伐
- 新唐書原文:張濬,字禹川,本河間人。性通脫無檢,泛知書史,喜高論,士友擯薄之。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鳳山,學(xué)從橫術(shù),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fù)恭遇
- 王播,字明揚。播擢進(jìn)士第,登賢良方正制科,歷侍御史。貞元末,幸臣李實為京兆尹,恃恩頗橫,嘗遏播于途,不避。故事,尹避臺官。播移文詆之。實怒,
- 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 【原文】 諺曰:積財千萬,不如?、偌竣谠谏怼?/div>元史原文:王艮,字止善,紹興諸暨人。尚氣節(jié),讀書務(wù)明理以致用,不茍事言說?;礀|廉訪司辟為書吏,遷淮西。會例革南士,就為吏于兩淮都轉(zhuǎn)運鹽使司,王右軍詐睡原文:王右軍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