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學研究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02 01:58:29
初中文言文教學研究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其中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文言文具有歷史悠遠、多典故、行文簡練等特點,與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對文言文學習普遍存在畏難心理,文章主要就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思考研究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優(yōu)化改革
中華民族經(jīng)過了五千多年的傳承與發(fā)展,積累了璀璨的華夏文明,中華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崇高的地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文言文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其教學也成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語文教學體系中,文言文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縱觀文言文的教學,我們發(fā)現(xiàn),文言文教學質(zhì)量一直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學模式存在缺陷,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因此,文言文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分散,學不能致用。文言文對于學生來說相對比較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使用過于“口語化”的普通話進行交流,而很少會使用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對于學生而言可以說是一種新鮮的語言,因此,學生在無形中會對文言文產(chǎn)生一種排斥感,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他們認知理解上的難度。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例相對較小,一般來說,一冊書中大約有一至兩個單元的內(nèi)容為文言文,因此,教師通常采用分散教學的方法,即文言文、白話文穿插教學,這樣一來,文言文的教學就顯得十分分散,再加上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少使用文言文,若長時間不接觸,就會淡忘文言文的.相關(guān)知識,再接觸文言文課文時難免陌生。此外,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僅僅以讀懂為標準,這樣一來,學生只是明白了這一篇文言文的寓意,卻沒有掌握文言文中豐富的語言知識,無法掌握語言規(guī)律,就更不可能做到學以致用了。
2.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呆板、單一。一般來說,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大多會采用串講的教學方式,因為擔心學生難以理解文章意思,所以教師會帶領(lǐng)學生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這樣就占據(jù)了課堂的大量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學生很難有機會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興趣難以被激發(fā),積極性也很難得到提高,因此,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氛圍不濃,還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失去對知識的探求和追問的欲望,因而不利于其學習和長遠的發(fā)展。
3.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學生的厭學心理。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都以“中考”為教學指南,教學內(nèi)容都根據(jù)“中考大綱”來進行選擇,中考考什么,教師就重點教什么。在中考中,閱讀和寫作往往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教師也將大量的課堂時間用來進行閱讀和寫作訓練,而在文言文教學中,更多的是讓學生進行反復的閱讀和背誦默寫的訓練。這種枯燥的訓練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很難體會到作者的真情實感,也沒有走進文章,體味文章的韻味,而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記憶上機械地進行文字背誦,這樣學生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文言文的魅力,也完全體會不到文言文的真正內(nèi)涵和價值。此外,還有很多學生認為,當今時代是個信息化的時代,文言文早已過時,學習文言文毫無意義,這種片面的認識也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大大地阻礙了其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
1.了解文言文常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文言文與白話文有很大區(qū)別,白話文比較口語化,而文言文是一種書面性語言,具有幾千年的歷史,直到近代的新文化運動進行時,文言文才被白話文所取代。但并不是說文言文就此退出歷史舞臺,相反,文言文雖然已經(jīng)不常用,但其精髓和魅力依然未減。文言文最大的特色就是文字簡練優(yōu)美、經(jīng)久不變,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發(fā)現(xiàn)文言文的“美”,只有對文言文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真正喜歡上文言文的學習,才能學好文言文。
2.重視文言文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在文言文的教學中,誦讀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它對個人的影響很大: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動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睂嵺`證明,誦讀文言文可以使學生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從某種角度上講,對文言文的理解也就是學生對其人生價值的理解過程,是學生探索人生意義、尋求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而初中學生對文言文進行誦讀體驗的過程則是結(jié)合文本意義完善自我意識的過程,是學生通過對前人名家文章思想的深刻體會而完善自我內(nèi)心構(gòu)建的過程。例如,《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作者陶淵明是因為厭惡世俗,所以向往一種超脫塵世、如“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社會,而學生通過學習和誦讀這篇文章,不僅可以讀到作者所描寫的那種美景,更能讀到作者對世俗的那種厭惡感,由此,學生就對這種理想社會產(chǎn)生了向往,并提升了自己的人生觀。
3.在文言文教學中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有幾種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如引導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方法都是互相作用的,如果教師能夠?qū)⑦@些教學方法靈活地運用起來,那么初中文言文的教學質(zhì)量就一定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例如,引導式教學法的核心涵義就是強調(diào)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認知水平。引導式教學分為四個步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重點講述、鞏固演練。通過這樣一套系統(tǒng)、完整的教學過程,能夠有力地開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再如,多媒體教學法,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充分展示文章內(nèi)容,使學生通過圖片、動畫或視頻等具象的事物得到更為真實的感受,讓學生將自身情感充分地融入到文言文學習中。例如,教學《陋室銘》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手段放映一些有關(guān)“陋室”的圖片,再配上一段“高山流水”的音樂,讓學生通過直觀接觸體會文章中“陋室”的意義,以及作者的高潔傲岸的志趣和抱負。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晏子春秋原文:景公問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則諸侯其至乎?” 晏子對曰:“法其節(jié)儉則可;法其服,居其室,無益也
- 人虎說文言文翻譯《人虎說》這篇文章選自《宋文憲公全集》卷十七。作者記載了這則人偽裝成老虎來 * 謀財而終被揭穿的小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種種人虎式
- 籠中鸚鵡的文言文閱讀籠中鸚鵡(8分)富商有段姓者,嘗畜①一鸚鵡,甚慧,能迎客與誦詩。段剪其兩翅,置于雕籠中。熙寧六年,段忽系獄②。及歸,問鸚
- 魏文侯問李克【原文】魏文侯問李克曰:“為國如何 ? ” 對曰:“臣聞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文侯曰:“吾賞罰皆
- 學習文言文的捷徑近年來,上海語文高考試題中出現(xiàn)了增加民族經(jīng)典文學段落、提升文言板塊分值、檢測考生對古文鑒析能力等態(tài)勢,由此關(guān)注高三時段的古文
- 吳祐字季英,陳留長垣人也。父恢,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隨從到官?;钟麣⑶嗪喴詫懡?jīng)書,祐諫曰:“今大人逾越五嶺遠在海濱其俗誠陋然舊多珍怪上為國
- 豐樂亭記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各位同學們,我們看看下面的豐樂亭記文言文翻譯吧!豐樂亭記文言文翻譯《豐樂亭記》歐陽修修既治滁之
- 韋安石,京兆萬年人。曾祖孝寬,為周大司空、鄖國公。祖津,隋大業(yè)末為民部侍郎,與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戰(zhàn)于東門,為密禽。后王世充殺文都而津獨
- 歸氏二賢傳 歸有光歸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①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賤,獨
- 尚德緩刑書(節(jié)選)(漢)路溫舒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由是觀之,禍亂之
-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意思焉一.兼詞1.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ㄔ谄渲校#ā墩撜Z》)譯:多個人行走,在其
- 新唐書王思禮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關(guān)于新唐書王思禮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小編已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新唐書王思禮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
- 沈嘉徵,字懷清,山陰人。年十三,刲①股和藥愈母疾。援例授廣西蒼梧縣長行鄉(xiāng)巡檢,調(diào)橫州吏目,所在民歌頌之。雍正三年,督撫以卓異薦,超授江西樂平
- 《百家姓能》文言文《百家姓?能》作者:佚名歷史來源出自春秋時期的楚國王族熊姓。周成王的時候,有一個大臣叫熊繹的,因為有功,以子男爵受封,這就
- 謝曾子開書文言文翻譯關(guān)于謝曾子開書文言文翻譯及原文小編已為大家整理如下啦,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Vx曾子開書文言文翻譯原文謝曾子開①書秦觀史院
- 管鮑之交文言文及翻譯導語:管鮑之交這個成語,起源于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最初見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
- 晉書原文:戴若思,廣陵人也。若思有風儀,性閑爽,少好游俠,不拘操行。遇陸機赴洛,船裝甚盛,遂與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據(jù)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
- 文言文《國語·魯語·曹劌問戰(zhàn)》閱讀理解【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 崔光文言文字詞翻譯崔光,字長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賜名光。清河人(今山東省夏津縣白馬湖鎮(zhèn)崔莊村) 。北魏名臣,劉宋樂陵太守崔曠之孫
- 許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進士。長身巨口,猿臂燕頷,沈靜有謀略。授樂陵知縣。六年春,流賊劉七等屠城邑,殺長吏。諸州縣率閉城守,或棄城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