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雪濤閣集序》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6-22 03:37:43
袁宏道
原文: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時使之也。妍媸之質(zhì),不逐目而逐時。唯識時之士,為能堤其而通其所必變。夫古有古之時,今有今之時,襲古人語言之跡而冒以為古,是處嚴冬而襲夏之葛者也。
近代文人,始為復古之說以勝之。夫復古是已,然至以剿襲為復古,句比字擬,務為牽合,棄目前之景,摭腐濫之辭,有才者詘①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無才者拾一二浮泛之語,幫湊成詩。智者牽于習,而愚者樂其易,一倡億和,優(yōu)人騶從,共談雅道。吁!詩至此,抑可羞哉!夫即詩而文之為弊,蓋可知矣。
余與進之游吳以來,每會必以詩文相勵,務矯今代蹈襲之風。進之才高識遠,信腕信口,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與其所不敢言者。或曰:進之文超逸爽朗,言切而音遠,其為一代才人無疑。詩窮新極變,物無遁情,然中或有一二語jin6*平近俚近俳,何也?余曰:此進之矯枉之作以為不如是不足矯浮泛之弊而闊時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有以平而傳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見之類是也;有以俚而傳者,如“一百饒一下,打汝九十九”之類是也;有以俳而傳者,如“迫窘詰曲幾窮哉”之類是也。古今文人為詩所困,故逸士輩出,為脫其粘而釋其縛。不然,古之才人何所不足,何至取一二淺易之語,不能自舍,以取世嗤哉?執(zhí)是以觀進之詩,其為大家無疑矣。詩凡若干卷,文凡若干卷。編成,進之自題曰《雪濤閣集》②。而石公袁子為之敘。
(選自《袁中郎全集》,有刪改)
譯文/翻譯:
文章不能不發(fā)生由古代到當代的變化,是時代發(fā)展使它這樣的。它的美好或丑惡的品質(zhì)的形成,不是由于追隨人的眼光,而是由于追隨時勢的變化。只有認清時勢的人,才能像防止河堤倒塌那樣防止文章衰敗,從而懂得文章變化的規(guī)律。古代有古代的時勢,當代有當代的時勢,模仿古人說話的樣子來冒充古人,這就像是在嚴寒的冬天卻穿著夏天的葛布衣裳一樣可笑。
近代的文人,開始提倡用復古的理論來超過前人。復古是對的,但是他們已經(jīng)到了把抄襲當成復古的地步,模擬前人字句,追求與古人勉強相合,放棄眼前景物不寫,而去拾取前人陳腐浮夸的文辭,有才能的人屈服于舊的體式,不敢施展自己的才能;沒有才能的人也可以拾取一兩句不切實際的話語,拼湊成詩。聰明人受這種習氣的牽制,愚笨的人喜歡這種容易的做法,一人提倡億人響應,連優(yōu)伶和侍從這樣的俗人,也一起談論風雅的志趣。唉!詩歌創(chuàng)作到了這種地步,就使人感到羞恥?。∧敲磸脑姼鑴?chuàng)作到散文創(chuàng)作所產(chǎn)生的弊病,大概可以看出來了。
我和進之自從在吳縣交往以來,每次相聚一定用詩文互相勉勵,致力于糾正現(xiàn)在模仿抄襲的風氣。進之才能突出見識高遠,信筆所寫信口所說,都形成一定的規(guī)則,他所說的都是現(xiàn)在人不能說的和不敢說的。有人說:進之的散文高超脫俗清爽明朗,語言懇切音韻悠長,在這方面他無疑屬于當代有才能的人。他的詩極力創(chuàng)新和變化,所寫事物都能完全地表達出它們的情狀,但是其中有時有一兩句話接近于平易、俚俗和滑稽,是什么原因呢?我認為:這是進之糾正不良習氣的作品,他認為不這樣不足以糾正浮淺的弊病,開闊當時人的眼界。不過在古代也有這樣的詩句,有因為平易而流傳的,如“睫在眼前人不見”之類就是這樣的;有因為俚俗而流傳的,如“一百饒一下,打汝九十九”之類就是這樣的;有因為滑稽而流傳的,如“迫窘詰曲幾窮哉”之類就是這樣的。古代和現(xiàn)在的文人被詩歌創(chuàng)作困擾,所以超凡脫俗之士一批接一批地出現(xiàn),是為了擺脫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約束,解除其中的束縛。要不是這樣,古代有才能的人有什么不能寫的?為什么要選擇一兩句淺顯的話語,不能自行割舍,以至于招來世人的譏笑呢?拿這種觀點來看進之的詩,他無疑是詩的大家了。此集中詩歌若干卷,散文若干卷。此集編成,進之自己起名為《雪濤閣集》。石公袁子為此集作序。
袁宏道《雪濤閣集序》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劉安《塞翁失馬》文言文翻譯塞翁失馬”是一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西漢淮南王劉安等人所著。文本中的一個典故,后衍生為成語“塞翁失馬,
- 唇亡齒寒的意思: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反之,嘴唇無齒則一無是處。比喻利害相關。出自《左傳·僖公五年》唇亡齒寒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宮
- 《哀溺文序》原文及賞析《哀溺文序》是柳宗元散文(寓言)的代表作之一,諷刺了世上貪于財貨、愛財如命之人的愚昧無知,下面是《哀溺文序》原文及賞析
-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練杭世俊喜博先生①一歲必兩歸錢塘②。歸后無事,或攜錢數(shù)百與里中少年博望仙橋下。時錢文敏視學③浙中。一日盛暑,張蓋往訪先
- 何梅谷之妻原文何梅谷,鄱(pó)陽人也。其妻垂老,好佛事,自晨至夕,必口念“觀音菩薩”千遍。何梅谷以儒學聞于時,止之則弗從,勿止又恐貽笑士人
- 高中語文文言文背誦方法及原則【高中語文文言文背誦方法】一、化整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當作一個整體去籠統(tǒng)地讀,這便像囫圇吞棗,應把這個整體分析成
- 文言文習題附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江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也。革幼而聰敏,六歲便解屬文。九歲丁父艱,與弟觀同生,少孤貧,自相訓勖,
- 文言文《周公誡子》的原文及翻譯【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
- 文言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滴跷煲?,噶爾丹敗亡,固始汗第十子達什巴圖爾入朝,封和碩親王。其子羅卜藏丹津襲爵
- 初中文言文默寫常見易錯字1《曹劌論戰(zhàn)》(左傳):小惠未徧(不能寫成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注意句中三個字都是fú,根據(jù)意思來記)2《生于憂患
- 文言文閱讀題練習及答案:濟南知府莊君傳濟南知府莊君傳張惠言莊君鈞,字振和,自號曰學坡,先世自鎮(zhèn)江之金壇徙武進。其后子孫多顯。武進之言世族者推
- 推敲文言文翻譯注釋及啟示【文言文】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推"字,又欲
- 文言文答洪駒父書解析【說明】這是黃庭堅五十九歲時,寫給外甥洪駒父的信,信中談到自己對文學創(chuàng)作問題的一些看法。針對洪駒父的創(chuàng)作,本文在肯定文學
- 高三語文文言文實詞全解高三語文文言文實詞全解:鄙 兵 病 察 朝,供參考。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
- 顏之儀,字子升,瑯邪臨沂人也,晉侍中含九世孫。祖見遠,齊御史治書。正色立朝,有當官之稱。及梁武帝執(zhí)政,遂以疾辭。尋而齊和帝暴崩,見遠慟哭而絕
- 欲食半餅喻原文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冢ㄠ另Γ?,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
- 文言文虛詞記憶順口溜之記憶順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
- 聊齋志異原文:黃靖南得功①微時,與二孝廉②赴都,途遇響寇③。孝廉懼,長跪獻資。黃怒甚,手無寸兵,即以兩手握騾足,舉而投之。賊不及防,馬倒人墮
- 探討文言文課文復習模式高三復習的時候,各學校大多有一個復習高一高二文言文的階段。用什么樣的課堂模式復習文言課文,才能使復習更高效呢?這是擺在
- 食言而肥的歷史故事及文言文與翻譯食言而肥是指違背諾言,只圖對自己有利?!笆逞浴?,據(jù)《爾雅》解釋:“食,言之偽也?!远恍?,如食之消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