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虛詞記憶順口溜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19 17:52:22
文言文虛詞記憶順口溜
之記憶順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
1、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用作助詞:
a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biāo)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
b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yīng)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c結(jié)構(gòu)助詞。當(dāng)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d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yīng)省去。
例:頃之,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動詞:
可譯為去、往、到。
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其記憶順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遠指近指這和那;后帶數(shù)詞譯其中,表示反問譯難道。
1、用作第三人稱,相當(dāng)于他、她、它(們)。例:妻跪問其故。
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dāng)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難道、怎么。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指示代詞
相當(dāng)于那這之類的詞。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指示代詞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以記憶順口溜:
以作介詞把、拿、用,因為、按照、在、憑、從;
又作連詞如同而,偶爾通假要分清。
1、作為介詞
表示憑借,譯為憑、靠例: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詞賓語。)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時間處所,譯為在、從例:
2、作為連詞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例:
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表示范圍譯為到
已,已經(jīng)。例:固以怪之矣。
于記憶順口溜:
于字可譯到、在、從,也可翻作對、與、同;形容詞后表比較,動詞之后表被動。
1、對,對于。向例:貧者語于富者曰。
2、在,從例: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3、與,跟,同。例: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4、到例: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芜\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
6、被例:受制于人
而記憶順口溜:
而作連詞要分清,并列承接與轉(zhuǎn)折;承譯接著轉(zhuǎn)譯但,狀語后頭表修飾。
1、表示并列,相當(dāng)于而且、又、和或不譯。例: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2、表示承接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
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然而、可是、卻。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dāng)于著、地等,或不譯。
例: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方苞孫征君傳(1)原文:孫奇逢,字啟泰,號鐘元,北直容城入也(2)。少倜儻(3),好奇節(jié),而內(nèi)行篤修(4);負經(jīng)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5)
- 馮夢龍原文:吳、楚反,景帝拜周亞夫太尉擊之。既發(fā),至霸上,趙涉遮說之曰:“吳王知將軍且行,必置人于殽、澠阨陋[1]之間。且兵事尚神密,將軍何
- 送東陽馬生序宋濂①余幼時即嗜學(xué)。②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③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錄畢,
- 文言文習(xí)題附答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江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也。革幼而聰敏,六歲便解屬文。九歲丁父艱,與弟觀同生,少孤貧,自相訓(xùn)勖,
- 高考文言文知識詣:到-----去造:到-----去,造訪;制造;成就,造就謁:拜見,請見;請求;告訴,陳述過:拜訪,探望;責(zé)備,批評;錯誤,
- 沈嘉徵,字懷清,山陰人。年十三,刲①股和藥愈母疾。援例授廣西蒼梧縣長行鄉(xiāng)巡檢,調(diào)橫州吏目,所在民歌頌之。雍正三年,督撫以卓異薦,超授江西樂平
- 文言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譯文及注釋《山中與裴秀才迪書》這篇文言文是王維所寫的,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渡街信c裴秀才迪書》譯文及注釋,歡
- 淳于量,字思明。其先濟北人也,世居京師。父文成,仕梁為將帥,官至光烈將軍、梁州刺史。量少善自居處,偉姿容,有干略,便弓馬。梁元帝為荊州刺史,
-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為臨菑市掾,不見知。及燕使樂毅伐破齊,盡降齊城,惟獨莒、即墨不下。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zhàn),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
- 文言文《少年游》賞析少年游點評:清宵游樂歸來,馀興未已。詞人感到,生活中還是有值得回味的事兒的。在王國維詞中,頗有這種峻爽豪宕之作。下半闋情
-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文言文閱讀及答案杜陵韋固,少孤。思早娶婦,多歧,求婚不成。貞觀二年,將游清河,旅次朱城南店??陀幸郧扒搴铀抉R潘昉女為議
-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原文】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
- 初中語文重點點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醉翁亭記 歐陽修環(huán)(環(huán)繞)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樣子)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
- 呂氏春秋原文:嘗試觀上古記,三王之佐,其名無不榮者,其實②無不安者,功大也?!对姟吩啤坝晡夜铮旒拔宜健?,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
- 《劉文靜列傳》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劉文靜,字肇仁,父韶,仕隋戰(zhàn)死,贈上儀同三司。文靜以死難子,襲儀同。倜儻有器略。大業(yè)末,為晉陽令,與晉陽宮
- 晁錯原文:臣聞漢興以來,胡虜數(shù)入邊地,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高后時,再入隴西,攻城屠邑,驅(qū)略畜產(chǎn)。其后復(fù)入隴西,殺吏卒,大寇盜。竊聞戰(zhàn)勝之
- 南史原文:周颙,字彥倫,晉左光祿大夫顗七世孫也。颙少為族祖朗所知。解褐海陵國侍郎。益州刺史蕭惠開賞異颙,攜入蜀,為厲鋒將軍,帶肥鄉(xiāng)、成都二縣
- 李典字曼成,山陽鉅野人也。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shù)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于壽張,又從擊袁術(shù),征徐州。呂布之亂,太祖遣乾還乘
- 愚人食鹽文言文道理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jīng)》。下面是關(guān)于愚人食鹽文言文道理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愚人食鹽作者:伽斯那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 額亦都①世居長白山。幼,親為仇家所殺,匿鄰村以免。年十三,手刃其仇。居數(shù)歲,太祖②行經(jīng)嘉木瑚寨,與太祖語,心知非常人,遂請從。其姑止之,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