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將擊烏桓》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31 04:20:57
資治通鑒
原文:
曹操將擊烏桓(1),諸將皆曰:“今深入征之,萬一為變,事不可悔?!惫卧唬骸肮m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設(shè)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辈購闹?。行至易,郭嘉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初,袁紹數(shù)遣使召田疇于無終(2),又即授將軍印,使安輯所統(tǒng),疇皆拒之。疇忿烏桓多殺其本郡冠蓋,意欲討之而力未能。及曾操定冀州,遣使辟疇,疇戒其門下趣治嚴。門人曰:“普袁公慕君,禮命五至,君義不屈。今曹公使一來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疇笑曰:“此非君所識也。”遂隨使者到軍,拜為蓨令,隨軍次無終。
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軍不得進操患之以問田疇。疇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為難久矣,今虜將以大軍當(dāng)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默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3)可不戰(zhàn)而禽也,”操曰:“善!” 乃引軍還。
八月,操登白狼山,卒與虜遇,眾甚盛。操車重在后,披甲者少,左右皆懼。操登高,望虜陣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胡、漢降者二十余萬口。
公孫康欲取(袁)尚、(袁)熙以為功,乃先置精勇于廄中,然后請尚、熙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之,遂斬尚、熙。操梟尚首,令三軍:“敢有哭之者新!”牽招獨設(shè)祭悲哭,操義之,舉為茂才。
時天寒且旱,二百里無水,軍又乏食,殺馬數(shù)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余丈方得水。既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操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雖得之,天所佐也, 顧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后勿難言之?!?nbsp;
(節(jié)先自《資治通鑒》,有刪改)
(注)①烏桓: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本屬東胡,漢初匈奴滅其國,余眾遷至烏桓山,因以為號。②無終:地名。③蹋頓:人名,烏恒首領(lǐng) 。
譯文/翻譯:
(207年三月)曹操將要出兵征討烏桓,他的部將都反對說:“大軍深入塞外征討烏桓,萬一局勢發(fā)生變化,這件事就后悔也來不及了?!惫握f:“您曹公雖然威勢震動天下,(但)烏桓人憑借他們身處僻遠,一定不會設(shè)防,趁著他們沒有防備,突然襲擊他們,可以消滅他們啊?!辈懿俨杉{了郭嘉的意見。大軍挺進到涿郡易縣,郭嘉提議說:“兵貴神速,如今遠涉千里奇襲敵人,所帶的輻重太多,難以掌握先機,而且假如烏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強戒備。不如留下輻重,軍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急進,出其不意地進攻。”
當(dāng)初,袁紹曾幾次派使者到無終縣去征召田疇,還派人授予田疇將軍的印信,讓田疇招撫所統(tǒng)的部眾,田疇都拒絕了。田疇忿恨烏桓人經(jīng)常殺害本郡的士大夫,想討伐烏桓而力量不夠。等到曹操平定冀州后,派使者來征召他,他吩咐門客趕快為他準備行裝,門客說:“以前,袁紹仰基您的名聲,曾五次禮聘,您一再拒絕;如今,曾操的使者一來,您就好像迫不及待,這是什么原因呢?”田疇笑著說:“這就不是你們所能知道的了?!碧锂犽S同使者一起來到曹操軍中,被曹操任命為蓨縣縣令,隨大軍進駐無終縣。
當(dāng)時正趕上初夏的雨水下過不停,沿海一帶泥濘難行,曹軍受阻無法前進。曹操十分憂慮,向田疇詢問對策。田疇建議說:“這條道路每逢夏秋兩季常常積水,淺不能通車馬,深不能載舟船,是長期無法解決的難題。現(xiàn)在烏桓人以為無終縣是我軍的必經(jīng)之路,如果大軍不能前進而撤退,這樣可以麻痹敵人,讓對方不設(shè)防備。如果我們偷偷地撤軍,從盧龍口翻越白檀山之險,進入到他們沒有設(shè)防的區(qū)域,路近而且行動方便,攻其不備,可以不戰(zhàn)而活捉蹋頓?!辈懿僬f:“很好!”于是率軍從無終撤退。
到了中秋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與烏桓軍相遇,而烏桓軍軍力強盛。曹軍的車輛輜重都在后邊,身披鎧甲的將士很少,曹操左右的人都感到恐懼。曹操登高,看到鳥桓軍隊的陣容不整,就連忙派張遼為先鋒發(fā)動進攻,烏桓軍隊大亂,投降的胡人與漢人共有二十多萬。
公孫康想要殺死袁尚、袁熙作為立功的機會,于是他先埋伏精兵在馬既中,然后請袁氏兄弟進來,這對兄弟還沒來得及入座,公孫康就大聲召喚伏兵,把袁氏兄弟擒住,并斬殺了他們。曹操把袁尚的頭顱懸掛起來示眾,并向三軍下達命令:“有誰敢為袁氏兄弟哭泣,一律處斬!”牽招卻獨自為袁氏見弟設(shè)祭悲哭,曹操認為他是忠于故主的義士,推薦他為秀才。
這時的北方已經(jīng)天寒地凍,又遇到大早,二百里之內(nèi)沒有水源,軍隊缺乏糧食,只好殺掉幾千匹戰(zhàn)馬作為軍糧,挖地三十余丈才找到水源,大軍返回時,曹操調(diào)查以前勸阻他出兵征討烏桓的人,大家不知道曹操這樣做的原因,都心懷畏懼。曹操對動阻過他的人都加以厚賞,對他們說:“我先前出兵,是想趁烏桓之危抱著僥幸心理取勝,雖然大獲全勝全是靠上天保佑,只是(今后)不能(把它)作為征戰(zhàn)的常規(guī)。各位的規(guī)勸,才是萬全之策,所以賞賜你們,后面進諫的就不會難以開口了。
《曹操將擊烏桓》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文言文練習(xí)題訓(xùn)練 文言文練習(xí)題訓(xùn)練讀書佐酒(元)陸友仁蘇子美①豪放不羈,好飲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讀書,以一斗為率③。公深以
- 文言文去卻如實詞解析1.去(qù)(1)動詞。①離開,去。如: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距離。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 原文: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
- 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借仆碑抒發(fā)感慨,提出治學(xué)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文言文翻譯,歡迎來
- 蔡邕聽琴吳人有燒桐以爨①者,邕聞火烈②之聲,知其良木,因③請而裁④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擾焦,故時人⑤名⑥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陳留也,其
- 南齊書原文:戴僧靜,會稽永興人也。少有膽力,便弓馬。事刺史沈文秀,俱沒虜。后將家屬叛還淮陰,太祖撫畜之,常在左右。僧靜于都載錦出,為歐陽戍所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文言文閱讀理解答案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
- 徐有功秉公執(zhí)法文言文閱讀及譯文徐有功秉公執(zhí)法皇甫文備,武后時酷吏也,與徐大理論獄,誣徐黨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無何,文備為人所告,有功
- 鸚鵡滅火翻譯原文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重。鸚鵡自念雖樂不可久也,便去。后數(shù)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便入水濡羽,飛而灑之。天神言:“汝
- 辛昂字進君。年數(shù)歲,便有成人志行。年十八,侯景辟為行臺郎中,加鎮(zhèn)遠將軍。景后來附,昂遂入朝。除丞相府行參軍。大統(tǒng)十四年,追論歸朝之勛,封襄城
- 周文育,字景德,義興陽羨人也。少孤貧,本居新安壽昌縣,姓項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數(shù)里,跳高五六尺,與群兒聚戲,眾莫能及。義興人周薈
- 文言文省略句句式整理1、省略謂語或省略動詞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
- 答謝中書書的文言文翻譯及賞析導(dǎo)語:《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xué)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文章以感慨發(fā)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
- 黃宗羲原文:顧憲成字叔時,別號涇陽,常之無錫人。父學(xué),四子,先生次三,其季允成也。從張原洛讀書,講《孟子》至“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先生曰:“寡
- 明史原文:毛伯溫,字汝厲,吉水人。祖超,廣西知府。伯溫登正德三年進士,授紹興府推官。擢御史,巡按福建、河南。世宗即位,中官張銳、張忠等論死,
- 養(yǎng)竹記的文言文翻譯養(yǎng)竹記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小編準備的養(yǎng)竹記的文言文翻譯,快一起來看看吧!養(yǎng)竹記的文言文翻譯原文竹似賢,何哉?
- 高祖太穆皇后竇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總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后母,周武帝姊襄陽長公主。后生而發(fā)垂過頸,三歲與身齊。讀《女誡》、《列女》等傳,一
-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
- 刻舟求劍文言文刻舟求劍,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呂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
-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文言文基礎(chǔ)訓(xùn)練專項復(fù)習(xí)一、解釋下列一詞多義詞。1.以:(1)全石以為底(2)卷石底以出(3)以其境過清2.為:(1)全石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