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圖,字子猶,山東膠州人文言文訓(xùn)練及譯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2-04 07:44:00
高弘圖,字子猶,山東膠州人文言文訓(xùn)練及譯文
高弘圖,字子猶,山東膠州人,萬歷庚午進(jìn)士,累官工部侍郎。性伉直,東林、齊、楚、宣、浙之黨詆排,而弘圖一無所附麗。嘗為御史,與逆閹忤,削籍,而名愈高。其在工部,宦者張彝憲督部事,弘圖恥□并坐,七疏乞休,帝怒。復(fù)罷歸。踰年而懷宗思之,召至闋,咨以時事,補南京兵部侍郎,尋擢戶部尚書。
甲申,福王立。以弘圖物望所屬,改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其江北被兵郡縣兩年之內(nèi)蠲其正稅等八議,并優(yōu)旨答之。
未幾,馬士英輔政,弘圖、張慎言等持正,廷議起廢,慎言舉用吳甡。士英黨誠意伯劉孔昭率諸勛臣斥慎言于朝,聲震殿陛。弘圖曰:“文武各有所司。即文臣中,各部不得侵吏部之權(quán),武臣何得越職□爭之?”既而士英疏薦阮大鋮,曰:“大鋮名在丹書①,非其罪也,人誣之耳?!贝箐呉蚯白嘣┫荩雸D為證,以弘圖素不附黨,必不忌己也。弘圖乃曰:“大鋮頃者陳說,臣不知,無所參駁。若其起用,關(guān)系非細(xì)。昔崔、魏亂政,先帝首鋤大憝,欽定逆案,以遏群邪,大鋮與焉。以先帝明察,豈容擅改?即如士英奏,乞下群臣集議,以彰公論,則用大鋮亦自光明?!笔坑嵢辉唬骸俺妓]大鋮,非受賄也。何不光明之有?”而卒起大鋮為兵部侍郎。
左懋第之北使也,弘圖奏:國書如古稱可汗故事,使禮尊會典,不可屈膝以致辱命。當(dāng)是時,國朝②方議遣師南下,而懋第至,守其議倔強不屈,國書無由達(dá),使事不終,南征遂決。議者謂弘圖不達(dá)時勢,執(zhí)承平故事,以虛文釀禍,然其時廷臣皆莫之計也。其后遣中官督畿輔、浙、閩餉,復(fù)設(shè)東廠,弘圖皆力爭之。士英怒,矯旨切責(zé),因力求去。八月,加太子少師,又加太子太保。十月,卒致仕。弘圖在閣,士英尚威之,不敢肆志。及去,遂無□忌。時山東已失,弘圖流寓吳門,已復(fù)渡江入浙東。弘光亡,泣涕絕食,卒于會稽之竹園。
逸史曰:金陵立國,弘圖與小人同朝,不激不隨,持正守直,有足觀者。然不能通古今之變覽存亡之勢如北使事宜猶執(zhí)承平故事將為是具文乎抑欲求當(dāng)于國事也?弘圖雖非濟變材,使其幸而當(dāng)平世,固一賢宰相也。
(節(jié)選自《南疆逸史》,有刪改)
【注】①丹書:古時以朱筆記載犯人罪狀的文書。②國朝:指清朝?!赌辖菔贰酚浭瞿厦鳉v史,作者溫睿臨為清朝人,故稱清朝為國朝。
1.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嘗為御史,與逆閹忤忤:違逆
B.兩年之內(nèi)蠲其正稅 蠲:減免
C.以弘圖素不附黨,必不忌己也忌:嫉妒
D.士英尚威之,不敢肆志肆:放縱
2.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①弘圖恥口并坐
②武臣何得越職口爭之
③及去,遂無口忌
A.與 且 以B.與 而 所
C.其 且 所D.其 而 以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然不能通古今之變/覽存亡之勢/如北使事宜/猶執(zhí)承平故事/將為是具文乎/抑欲求當(dāng)于國事也
B.然不能通古今之變覽/存亡之勢如北使/事宜猶執(zhí)承平/故事將為是具文乎/抑欲求當(dāng)于國事也
C.然不能通古今之變/覽存亡之勢/如北使事宜/猶執(zhí)承平/故事將為是具文乎/抑欲求當(dāng)于國事也
D.然不能通古今之變覽/存亡之勢如北使/事宜猶執(zhí)承平故事/將為是具文乎/抑欲求當(dāng)于國事也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弘圖性格剛正耿直。他不介入任何黨派紛爭,曾因與宦官不睦,先后兩次被罷官。
B.高弘圖很有名望。福王即位,他官任禮部尚書,提出的八點建議都得到皇帝的答復(fù)。
C.高弘圖持守公道。他曾因劉孔昭越職侵權(quán)而當(dāng)堂責(zé)問他,并堅持原則不為阮大鋮開脫。
D.高弘圖有軟弱自私的一面。被馬士英假傳圣旨斥責(zé),就極力請求離職,不顧國家安危。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即如士英奏,乞下群臣集議,以彰公論,則用大鋮亦自光明。(5分)
(2)議者謂弘圖不達(dá)時勢,執(zhí)承平故事,以虛文釀禍,然其時廷臣皆莫之計也。(5分)
參考答案
1.C(忌:憎恨)
2.B
3.A(然不能通古今之變,覽存亡之勢,如北使事宜,猶執(zhí)承平故事,將為是具文乎?抑欲求當(dāng)于國事也?)
4.D(“高弘圖有軟弱自私的一面”“不顧國家安?!卞e)
5.(1)即便依從馬士英所奏,我請求(把這件事)交給群臣一塊商議,使公正的評論得以彰顯,那么起用阮大鋮也自然就光明正大了。(“即”“下”“彰”“用”各1分,語句通順1分)
(2)評論這件事的人認(rèn)為高弘圖不明白當(dāng)時的形勢,堅持天下太平時的舊例,因沒有意義的禮儀釀成禍患,但當(dāng)時朝廷大臣也沒有人能想出辦法。(“達(dá)”“執(zhí)”“故事”“莫之計”各1分,語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
高弘圖,字子猶,山東膠州人,萬歷庚午年進(jìn)士,積功升官任工部侍郎。性格剛正耿直,東林、齊、楚、宣、浙各黨派互相詆毀排擠,而高弘圖任何黨派都不依附。高弘圖曾經(jīng)擔(dān)任御史,和閹黨違逆,被革職,而聲名更高了。他在工部的時候,宦官張彝憲管理工部事務(wù),高弘圖以和他共事而感到恥辱,七次上書請求退職,皇帝大怒。又被罷官歸家。過了一年,懷宗思念他,就召他到皇宮,拿時事咨詢他,補任南京兵部侍郎,不久被提拔為戶部尚書。
甲申年,福王立。因為高弘圖眾望所歸,改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他上奏的`江北遭受戰(zhàn)亂的郡縣兩年之內(nèi)免除它們的租稅等八項建議,都被皇上用褒獎的語言給予答復(fù)。
不久,馬士英輔政,高弘圖、張慎言等持守公正,在朝廷上議論起用舊臣,張慎言推舉任用吳姓,馬士英黨派的誠意伯劉孔昭率領(lǐng)諸位功臣在朝堂上斥責(zé)張慎言,聲音震動宮殿。高弘圖說:“文武官員各有自己的職權(quán)。即便是文臣中,各部也不得侵害吏部的職權(quán),武臣怎么能超越職權(quán)而爭持呢?”不久,馬士英上疏推薦阮大鋮,說:“阮大鋮名字在丹書上,但不是他的罪過,是因為別人誣陷他罷了?!比畲箐叧脵C上前奏稱自己被冤枉陷害,并拉高弘圖為他作證,因為(他以為)高弘圖從來不依附任何黨派,一定不會忌恨自己。高弘圖就說:“阮大鋮剛才所說的,我不知道,無法彈劾批駁的。如果他被起用,關(guān)系非同小可。從前崔、魏亂政,先帝首先鏟除大惡,親自審定逆案,來遏制那些xie6*惡之人,阮大鋮名列其中。憑著先帝的圣明審察,豈能容許擅自更改?即便如馬士英所奏,請求(把這件事)下發(fā)給群臣一塊商議,來彰顯大家的看法,那么起用阮大鋮也顯得光明正大?!瘪R士英生氣地說:“我推薦阮大鋮,不是接受了賄賂。有什么不光明正大的?”而最終起用阮大鋮為兵部侍郎。
左懋第出使北方前,高弘圖上奏:國書要依照古代稱可汗的先例;出使的禮節(jié),尊從典章會要,不可屈膝而導(dǎo)致有辱使命。正當(dāng)那時,本朝正商議派遣軍隊南下,而左懋第到了之后,堅守他的主張倔強不屈,國書無法送達(dá),使事情無法完成,南征之舉就決定了。評論這件事的人認(rèn)為高弘圖不明白當(dāng)時的形勢,堅持天下太平時的舊例,因為無用的禮節(jié)釀成禍患,但當(dāng)時朝廷上的大臣也沒有人能想出辦法。這之后派遣宦官總管畿輔、浙江、福建的糧餉,再設(shè)置東廠,高弘圖都極力反對。馬士英大怒,假傳圣旨嚴(yán)厲斥責(zé)他,高弘圖于是堅決要求辭職。八月,被加封為太子少師,又被加封為太子太保。十月,終于離職退休。高弘圖在內(nèi)閣時,馬士英還畏懼他,不敢放縱自己的想法。等到他離去,就無所顧忌了。當(dāng)時山東已經(jīng)丟失,高弘圖流亡寄寓于吳門,不久又渡江進(jìn)入浙江東部。弘光帝被滅亡后,泣涕絕食,死于會稽竹園。
逸史說:明朝在金陵重新建立,高弘圖與小人同朝為官,不迅猛激切不追隨附逆,堅持正道保守正直,有足以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是他不能通達(dá)古今的變化,明白生死存亡的大勢,就像出使北方的事情,仍然拘泥于太平時的舊例,是要追求不起任何實際作用的形式呢?還是要追求對于國事有利的事情呢?高弘圖雖然不是濟世變通之材,假使他有幸處在太平盛世,本來是一位賢明的宰相啊。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司馬遷原文: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fā)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guān)下,欲舍客舍??腿瞬恢涫巧叹?,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
- 何曾字穎考,陳國陽夏人也。少襲爵,好學(xué)博聞。魏明帝初為平原侯,曾為文學(xué)。及即位,累遷散騎侍郎、給事黃門侍郎。嘉平中,為司隸校尉。撫軍校事尹模
-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惫唬骸吧圃?!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顏
- 宋史原文:包恢字宏父,建昌人。自其父揚、世父約、叔父遜從朱熹、陸九淵學(xué)?;稚贋橹T父門人講《大學(xué)》,其言高明,諸父驚焉。嘉定十三年,舉進(jìn)士。邵
- 庭堅學(xué)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學(xué)甫而不為者。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
- 岳飛訴冤文言文翻譯《岳飛訴冤》岳飛是南宋時期對抗金國的大將,在抗戰(zhàn)中被秦檜用奸計所害,于是,魂就飛上了天庭,去玉帝那告狀,然后玉帝將秦檜給懲
- 季氏將伐顓臾文言文知識點一、 詞類活用1.則修文德以來之(使動,使……來)2.既來之,則安之(使動,使……來;使……安定下來)3.遠(yuǎn)人不服而
-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裝句詳解(1)謂語提前句謂語: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tài)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樣。 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后。
- 公諱弼,字彥國,幼篤學(xué),有大度。范仲淹見而識之,曰:“此王佐才也?!睉哑湮囊允娟淌猓饧匆耘拗?。天圣八年,以茂材異等中第。會郭后廢,范仲淹
- 盜牛文言文翻譯同學(xué)們有讀過盜牛這篇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盜牛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盜?!吩挠斜I牛而
- 搜神記原文:張華,字茂先,晉惠帝時為司空。于時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積年能為變幻。乃變作一書生,欲詣張公。過問墓前華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見
- 漢書原文: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chǎn)業(yè),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dān)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fù)戴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
- 《傷仲永》翻譯及原文解析(王安石)《傷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
- 原文: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唬喝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蛟唬嚎梢匀疽玻云淠?,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
- 董遇“三余”讀書原文:《魏略·董遇傳》 董遇字季直,性質(zhì)訥而好①學(xué)。興平中,關(guān)中擾亂,與兄季中依將軍段煨。采稆負(fù)販,而常挾持經(jīng)書,投閑習(xí)讀,
- 楊于陵,字達(dá)夫。十八擢進(jìn)士,調(diào)句容主簿。節(jié)度使韓滉剛嚴(yán)少許可,獨奇于陵,謂妻柳曰:“吾求佳婿,無如于陵賢?!币蛞云拗1俣踉?、江西使府。滉居
- 從《滿井游記》初探文言文教學(xué)上的創(chuàng)新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令許多學(xué)生深感頭大(學(xué)生慣用語),然而它卻既是教師不得不教的內(nèi)容,又是學(xué)生不得不學(xué)的老古董。
- 蕭統(tǒng)原文: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達(dá)之用心。是以圣人韜光賢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親己之切,無重于身。故道存而
- ①沈周,字啟南,長洲人,工詩善畫。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臺賦》,援筆立就,恭大嗟異。及長,書無所不覽。文摹左氏
- 描寫冬天的文言文雨雪瀌瀌,見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詩經(jīng)·小雅·角弓》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