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文言文高效訓練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15 07:53:01
七年級下文言文高效訓練
1.傷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練習檢測: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賢于材人遠矣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極狹,才通人 B.未嘗識書具 默而識之
C.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漁人甚異之 D.忽啼求之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3.將下面句子翻澤成現(xiàn)代漢語。
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課文內(nèi)容理解填空。
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天資非凡卻“ ”,最終“泯然眾人”的實例,說明 。
5.在課后“‘仲永泯然眾人’誰之過”的討論中,大家一致認為“‘仲永泯然眾人’父之過”,請你結(jié)合文意,談?wù)劇案钢^”的理由。
答案: 1.(1)文采和道理;(2)勝過、超過。 2.C
3.(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5.因為仲永的父親“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錢財(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學習的有利時機。
2.孫權(quán)勸學《資治通鑒》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條。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練習檢測:
1.下列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組是 ( )
A.以 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或以錢幣乞之 B.若 孰若孤 若毒之乎
C.過 及魯肅過尋陽 人恒過,然后能改 D.見 見往事耳 有時見日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中學文言文考試要注意這幾點通讀文段明大義詞不離句,句不離段。要想斷句,先要把有關(guān)的文段通讀幾遍,力求對全段乃至全文的內(nèi)容有個大體的了解。若為
- 晉書原文:衛(wèi)瓘字伯玉,河東安邑人也。性貞靜有名理,以明識清允見稱。襲父爵閿鄉(xiāng)侯。弱冠為魏尚書郎。時權(quán)臣專政,瓘優(yōu)游其間,無所親疏,甚為傅嘏所
- 新唐書原文:岑文本,字景仁,鄧州棘陽人。祖善方,后梁吏部尚書。父之象,仕隋為邯鄲令,坐為人訟,不得申。文本年十四,詣司隸理冤,辨對哀暢無所詘
- 文言文《百家姓雍》的鑒賞《百家姓?雍》作者:佚名歷史來源1、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周朝剛建立時,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
- 張昭傳的文言文習題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學,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瑯邪趙昱、東海王朗俱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
- 文言文閱讀訓練習題及答案賢士隱居者[宋]洪 邁士子修己篤學,獨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無傳。比得《上虞李孟傳》
- 樂羊子妻的文言文翻譯《樂羊子妻》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 盜泉 ’之水,廉
- 心不在馬文言文閱讀題心不在馬趙襄主學御(駕車)于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個善于駕車的人),俄而與于期逐(追趕,這里指駕車賽馬)
- 最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課后知識點一、《學弈》全文翻譯: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
- 觸龍說趙太后文言文知識點歸納《觸龍說趙太后》一、重點詞語解釋1、趙太后新用事(新:剛剛)2、老婦必唾其面(唾:吐唾沫)3、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 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
-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yù gū tái xià qīng
- 高中文文言文期末知識點復(fù)習(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
- 中考語文文言文常用實詞歸納相(xiāng)(1)名詞。讀xiàng,丞相,宰相。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2)副詞。①互相。如:
- 張衡傳一、在括號內(nèi)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1. 員徑八尺()2. 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3. 傍行八道()4. 形似酒尊()二、寫出
- 揚江陵府曲江樓記文言文閱讀及譯文廣漢張侯敬夫守荊州之明年,歲豐人和,幕府無事。常病其學門之外即阻高墉。乃鑿門通道,以臨白河,且為樓觀以表其上
- 去私文言文翻譯《去私》,選自《呂氏春秋》,以堯舜禪讓、祁奚薦賢、腹誅子幾個事例,從不同角度說明何謂去私,指出君主只有“誅暴而不私”才能成就王
- 李待郎紱文言文翻譯古文翻譯和閱讀是語文考試中的必考項目,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李待郎紱文言文翻譯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
- 豆盧寧文言文閱讀理解豆盧寧,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勝,以燕?;适汲鯕w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氏?;蛟票比?/div>師說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原文】師說作者:韓愈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