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送宗伯喬白巖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0-29 00:07:01
送宗伯喬白巖序
(明)王守仁
大宗伯①白巖喬先生將之南都,過陽明子②而論學。
陽明子曰:“學貴專?!毕壬唬骸叭?。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寢忘寐,目無改觀,耳無改聽,蓋一年而詘鄉(xiāng)之人,三年而國中莫有予當者。學貴專哉!”
陽 明子曰:“學貴精”。先生曰:“然。予長而好文詞,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鳩③焉。 研眾史,核百氏,蓋始而希跡于宋唐,終焉浸入于漢魏。學貴精哉!”
陽明子曰:“學貴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賢之道,弈吾悔焉,文詞吾愧焉,吾無所容心矣,子以為奚若?”
陽明子曰:“可哉!學弈則謂之學,學文則謂之學,學道則謂之學,然而其歸遠也。道,大路也,外是荊棘之蹊,鮮克達矣。是故專于道,斯謂之專;精于道,斯謂之精。專于弈而不專于道,其專溺也;精于文詞而不精于道,其精僻④也。夫道廣矣大矣,文詞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詞技能為者,去道遠矣。是故非專則不能以精,非精則不能以明,非明則不能以誠,故曰‘惟精惟一’。精,精也;專,一也。精則明矣,明則誠矣。是故明,精之為也;誠,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況于文詞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將終身焉,而悔其晚也?!?br/>陽明子曰:“豈易哉?公卿之不講學也久矣。昔者衛(wèi)武公⑤年九十而猶詔于國人曰:‘毋以老耄而棄予?!?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國士之交警⑥?”
——選自《四部叢刊》本《王文成公全書》
【注釋】①大宗伯:禮部尚書別稱。②陽明子:指王守仁。會稽山道家稱“陽明洞大”,王守仁結(jié)廬其間,故自號陽明子。③鳩:通“勼”,搜求。④僻:通“癖”,癖好。⑤衛(wèi)武公:姓姬名和,西周時人?!?a href="/cd/g/guoyu10702.htm">國語·楚語上》載衛(wèi)武公語:“自卿以下至于師長士,茍在朝者,無謂我老耄而舍我?!雹藿痪阂越磺橹疃腋嬷?。
5.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過陽明子而論學 過:拜訪
B. 蓋一年而詘鄉(xiāng)之人 詘:使…折服
C. 蓋始而希跡于宋唐 跡:搜尋
D. 然而其歸遠也 歸:歸屬
答案:D(歸:這里是“結(jié)局、結(jié)果”的意思)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字,與“知天地之化育”的“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B.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D.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答案:A(A項中的“之”與“知天地之化育”的“之”均為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之”為代詞,義為“它”;C項“之”為助詞,構(gòu)成動賓倒裝句;D項“之”為助詞,用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另補: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焉”字,與“予將終身焉”的“焉”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
B.然則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
C.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
D.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答案:A(A項中的“焉”與“予將終身焉”的“焉”均為兼詞,相當于“于此”;B項“焉”為疑問代詞,相當于“哪里,怎么”;C項“焉”為助詞詞,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D項“焉”為代詞,相當于“之”,意指自己)】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 確的一項是(3分)
專于弈而不專于道其專溺也精于文詞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廣矣大矣文詞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詞技能為者去道遠矣
A.專于弈而不專/于道其專溺也/精于文詞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廣矣/大矣文詞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詞技能/為者去道遠矣
B.專于弈而不專于道/其專溺也/精于文詞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廣矣/大矣文詞/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詞/技能為者去道遠矣
C.專于弈而不專于道/其專溺也/精于文詞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廣矣大矣/文詞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詞技能為者/去道遠矣
D.專于弈而不專于道 其專溺也/精于文詞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廣矣大矣文詞/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詞/技能為者/去道遠矣
答案:C(一是應(yīng)該抓虛詞,二是根據(jù)文言句式的對稱。)
8.綜觀全文,作者認為應(yīng)該如何做學問?(4分)
答案要點:作者認為:①做學問,要專,要精,要正,要誠心誠意;(2分)②學無止境,做學問不應(yīng)當受到年齡的限制(或:學無止境,做學問要堅持終身學習,生命不息,鉆研不止)。(2分)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三年而國中莫有予當者。(2分)
(2)予中年而好圣賢之道,弈吾悔焉,文詞吾愧焉,吾無所容心矣,子以為奚若?(4分)
(3)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3分)
參考答案:
(1)三年后全城沒有可以抵擋我(或:和我對抗)的(2分,“國中”“予當”賓語前置句式各1分)
(2)我中年時喜歡圣賢之道,對于下棋我感到后悔了,對于文詞我覺得慚愧(或:羞愧)了,我不再把它們放在心上了,您認為怎樣?(4分,“好”“弈吾悔焉”“文詞吾愧焉”“無所容心”“奚若”各1分)
(3)先生的年紀只有武公一半,功業(yè)卻可以成倍地超過他 ,希望先生無愧于武公啊?。?分“半于”“倍之”“其”各1分)
參考譯文
禮部尚書喬白巖先生將往南都,到我處來論學。
我說:“學貴專。”喬先生說:“對。我小時候喜歡下棋,以至吃東西不知道滋味,入寢也不想睡覺,眼睛不看別的,耳朵不聽別的,大概一年就壓倒了同鄉(xiāng)的人,三年后整個城里沒有可以抵擋我的人。學果真是貴專的?。 ?br/>我說:“學貴精?!眴滔壬f:“對。我長大后喜歡文詞,于是字字探求,句句搜集,研究各種史傳,考究諸子百家,開始時企望考察到唐宋,最后漸漸深入到漢魏。學果真是貴精啊!”
我說:“學貴正?!眴滔壬f:“對。我中年時喜歡圣賢之道,對于下棋我感到后悔了,對于文詞我感到慚愧了,我不再把它們放在心上了,您認為怎樣?”
我說:“行啊!學下棋雖然叫做學,學詞章雖然叫做學,學道雖然也叫做學,但結(jié)果卻大不一樣。道就像大路,此外便是荊棘叢生的小路,很少能夠到達目的地。所以專于道這才能叫做專;精于道,這才能叫做精。只是專于下棋而不專于道,這種專便是沉湎;精于文詞而不精于道,這種精便是癖好。道可是又寬廣又博大的,文詞和技能從道中來,但若只拿文詞和技能來做學問,離開道就遠了。所以做學問不專就不能做到精,不精就不能明達其中的道理,不明達道理就不能做到真心誠意,所以古人說‘惟精惟一?!?,精到的意思,專,專一的意思。精到就能明達,明達就能真誠,所以明達是精到的體現(xiàn),真誠是專一的基礎(chǔ)。專一,是天下最大的本源;精到,是天下最大的功夫。連天地萬物生成發(fā)育的大道都明白了,何況是文詞技能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東西呢?”喬先生說:“對極了!我將在這上面用盡一生,只是后悔這已經(jīng)太晚了?!?br/>我說:“這豈是 容易的??!一般在高位上的人不講究學業(yè)也很久了。從前衛(wèi)武公九十歲時還向國民詔告說:‘不要因為我年老了而丟掉我’。先生的年紀只有武公一半,功業(yè)卻可以成倍地超過他,希望先生無愧于武公?。∥矣衷醺彝泧恳蛘媲橄嘟欢岢龅闹腋婺??”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鄭人買履的文言文翻譯及原文賞析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div>柳晟,河中解人。六世祖敏,仕后周為太子太保。父潭,尚和政公主,官太仆卿。晟年十二,居父喪,為聞孝。代宗養(yǎng)宮中,使與太子諸王受學于吳大罐并子通陳獻章,字公甫,新會人。舉正統(tǒng)十二年鄉(xiāng)試,再上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學。居半載歸,讀書窮日夜不輟。筑陽春臺,靜坐其中,數(shù)年無戶外跡。久之,復丁奉字承淵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譯附譯文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題目。(6分)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也。少以驍勇為小將,屬甘寧、陸遜、潘璋等。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 急捕滂等。督郵吳導至縣,抱詔書,閉傳舍,伏床而泣。滂聞之,曰: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韋安石,京兆萬年人。曾祖孝寬,為周大司空、鄖國公。祖津,隋大業(yè)末為民部侍郎,與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戰(zhàn)于東門,為密禽。后王世充殺文都而津獨《王嘉傳閱讀答案》文言文閱讀附答案及譯文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也。輕舉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聰睿內(nèi)明。滑稽好語笑,不食五谷,不衣美麗,清虛漢書原文:尹翁歸字子兄,河東平陽人也,徙杜陵。翁歸少孤,與季父居。為獄小吏,曉習文法。喜擊劍,人莫能當。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諸霍在平陽,奴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棄貲產(chǎn)不營,有大志,通貫書術(shù)。隋亂,詭為道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應(yīng)李密,以征典書檄。密得寶藏書,輒稱善中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知識點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愚公移山》) 古:山崗高地。今:把持和獨占。[注:隴同壟]然而不能勝者,是天時不【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1)庭下如積水空明后漢書原文:劉般字伯興,宣帝之玄孫也。般數(shù)歲而孤,獨與母居。王莽敗,天下亂,太夫人聞更始即位,乃將般俱奔長安。會更始敗,復與般轉(zhuǎn)側(cè)兵革中,西《宋史·魏矼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紹興元年,會星變,矼力言大臣黜陟不公,所以致異。上識其忠,擢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蠹化文言文翻譯【原文】蠹化陸龜蒙橘之蠹,大如小指,首負特角,身蹙蹙然,類蝤蠐而青。翳葉仰嚙,如饑蠶之速,不相上下。或棖觸之,輒奮角而怒,氣色初中文言文古今異義知識點例詞---例句---古義---今義1、居---居十日---過了---居住2、走---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跑---走劉弘傳文言文閱讀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劉弘,沛國相人也。起家太子門大夫,累遷寧朔將軍、監(jiān)幽州諸軍事,甚有威惠,寇盜屏跡,為幽朔所于慎行,字無垢,東阿人。年十七,舉于鄉(xiāng)。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隆慶二年成進士,授編修。萬歷初《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故文言文閱讀:北史·堯君素傳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共22分。堯君素,魏郡湯陰人也。煬帝為晉王時,君素為左右。帝嗣位,累遷鷹揚郎將。大史記原文: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