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滁皆山也”“余作醉翁亭于滁州”閱讀答案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05 22:27:06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聞而往游焉。愛其山水,歸而以琴寫之,作《醉翁吟》三疊。去年秋,余奉使契丹,沈君會余恩冀之間。夜闌酒半,援琴而作之,有其聲而無其辭,乃為之辭以贈之。
(節(jié)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2)日出而林霏開 開:
(3)雜然而前陳者 陳: (4)余奉使契丹 使:
18.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山之僧智仙也 好奇之士也
B.而不知人之樂 聞而往游焉
C.太守與客來飲于此 余作醉翁亭于滁州
D.醒能述以文者 歸而以琴寫之
1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2)有其聲而無其辭,乃為之辭以贈之。
20.關于醉翁亭的建造者,【甲】【乙】兩文各有什么說法?用原文語句回答。
21.《酵翁亭記》全文貫穿一個“樂”字。作者因什么而“樂”?請概括作答。
參考答案
17.(4分)(1)寓:寄托 (2)開:消散 (3)陳:陳列,陳設;擺開
(4)使:出使
18.(2分)B
19.(4分)(1)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
(2)有《醉翁吟》的曲譜卻沒有詞,我就寫了詞來贈給他。
20.(2分)【甲】文: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乙】文:余作醉翁亭于滁州。
21.(3分)山水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樂民之樂)。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張綱傳張綱少明經(jīng)學,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jié),舉孝廉不就,司徒辟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粐@曰:“穢惡滿朝,不能奮身出命掃國
-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敘將別之時,氣勢宏偉,已寓不必傷別之意,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調的詩句是:城
- 論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筆者在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運用引入法進行文言文教學,取得了頗為理想的效果。眾所周知,初中階段是學習文言文
- 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借濁酒思念家鄉(xiāng)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貞觀政要太宗納諫原文:太宗有一駿馬,特愛之,恒于宮中養(yǎng)飼,無病而暴死,太宗怒養(yǎng)馬宮人,將殺之?;屎笾G曰:“昔齊景公以馬死 * ,晏子請數(shù)其罪云
- 戚元魯墓志銘曾鞏戚氏宋人,為宋之世家。當五代之際,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鄉(xiāng)里、遠近學者皆歸之者,曰同文,號正素先生,贈尚書兵部侍郎。有子當太
- 朱子家訓文言文翻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吨熳蛹矣枴穬H506字,精辟地闡明了修身
- 舊唐書原文:李絳,字深之,趙郡贊皇人也。拜監(jiān)察御史,充翰林學士,遷本司郎中、知制誥。皆不離內職,孜孜以匡諫為已任。憲宗即位,叛臣李锜膽兵于浙
- 南史原文:韋睿,字懷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繼母以孝聞。睿內兄王憕、姨弟杜惲,并鄉(xiāng)里有盛名。伯父祖征謂睿曰:“汝自謂何如憕、惲?”睿謙不敢對。祖
- 呆若木雞文言文翻譯成語呆若木雞形容一個人一個人有些癡傻發(fā)愣的樣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呆若木雞文言文翻譯,歡迎參考閱讀!紀渻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
- 《捕蛇者說》文言文習題《捕蛇者說》①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 劉向《說苑》寓言故事齊景公出獵選自劉向《說苑》?!驹摹?nbsp;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
- 《色彩》 聞一多 生命是張沒有價值的白紙, 自從綠給了我發(fā)展, 紅給了我熱情
- 原 文雋不疑每行縣錄囚徒,還,其母輒問不疑:“有何平反?活幾何人?”即不疑言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為飲食,言語異于他時;或亡所出,母怒,為之不食
- 高一語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字詞句)梳理一、文言文字詞。1、通假字(例)肇錫余以嘉名(同“賜”)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縉紳、大夫、士萃于左
- 課外文言文閱讀及譯文真宗皇帝時,向文簡①拜右仆射。麻下②日,李昌武③為翰林學士,當對④。上謂之曰:“朕自即位以來,未嘗除仆射⑤。今日以命敏中
- 超然臺記文言文翻譯蘇軾《超然臺記》的原文以及翻譯已經(jīng)為大家整理好了,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文章,一起閱讀吧!超然臺記文言文翻譯【原文】凡物皆有
-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1)庭下如積水空明
- 舒元輿,婺州東陽人。地寒,不與士齒。始學,即警悟。去客江夏,節(jié)度使郗士美異其秀特,數(shù)延譽。元和中舉進士見有司鉤??燎屑仍嚿袝m水炭脂炬餐具皆
- 劉清之,字子澄,臨江人。登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調萬安縣丞。時江右大侵,郡檄視旱,徒步阡陌,親與民接,凡所蠲除,具得其實。州議減常平①米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