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意思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16 06:19:52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意思
焉
一.兼詞
1.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ㄔ谄渲校?。(《論語》)
譯:多個人行走,在其中必定有一個可以做我的老師。
②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從這里)。(《勸學(xué)》)
譯:堆土成為高山,風(fēng)雨自然會從這里興起。
2.相當(dāng)于“于何”。可譯為“在哪里”“從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譯:并且將土石放在哪里呢?
二.代詞
1.相當(dāng)于“之”。
①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譯:尚且跟從老師學(xué)習(xí),向老師請教。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譯:生都還不知道,怎么知道死?
②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譯:殺雞怎么要用殺牛的刀呢?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齊桓晉文之事》)
譯:哪里有仁愛的人處在君主的地位,對陷害百姓的'事卻能做得出來呢?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譯:等到燕子丹用派遣荊卿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禍患。
②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譯:一根羽毛不能舉起,是因?yàn)椴豢嫌昧α俊?/p>
③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譯: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dāng)于“也”。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師說》)
譯:不通曉句讀,迷惑而不去解答,有的從師,有的不從師,小的方面要學(xué)習(xí),大的方面卻放棄了。
②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
譯:不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生氣,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間。
3.作詞尾,相當(dāng)于“然”,譯為“……的樣子”“……的”。
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譯:盤旋屈曲的樣子,就像蜂房水渦,矗立著不知有幾千萬座。
②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
譯:在雜亂的石壁中間選擇一兩處敲打它,發(fā)出硿硿的響聲。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李孝伯,高平公順從父弟也。父曾,少以鄭氏《禮》、《左氏春秋》教授為業(yè)??と俟Σ?,并不就。道武時,為趙郡太守,令行禁止。并州丁零數(shù)為山東害,
- 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shù)千人。平原君家樓臨民家。民家有躄①者,槃散②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明日,躄者
- 初中文言文閱讀練習(xí)節(jié)選趙炳,字彥明,惠州灤陽人。炳幼失怙恃,鞠于從兄。歲饑,往平州就食,遇盜,欲殺之,兄解衣就縛。炳年十二,泣請代兄,盜驚異
- 南豫州刺史廬陵王義真,警悟愛文義,而性輕易,與太子左衛(wèi)率謝靈運(yùn)、員外常侍顏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嘗云:“得志之日,以靈運(yùn)、延之為宰相,慧琳
- 柳宗元原文:①古之傳者有言: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戲,曰:“以封汝?!敝芄胭R。王曰:“戲也?!敝芄唬骸疤熳硬豢蓱颉!蹦朔庑∪醯苡谔?。②吾意不
- 求仁得仁文言文翻譯求仁得仁的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實(shí)現(xiàn)。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求仁得仁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求仁得仁文言文出
- 南史原文:周颙,字彥倫,晉左光祿大夫顗七世孫也。颙少為族祖朗所知。解褐海陵國侍郎。益州刺史蕭惠開賞異颙,攜入蜀,為厲鋒將軍,帶肥鄉(xiāng)、成都二縣
- 語文復(fù)習(xí)考題:文言文習(xí)題1.根據(jù)下面各句的內(nèi)容或提示,概括出相應(yīng)成語。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概括出三顧茅廬;《扁鵲見蔡桓
- 蘇轍伯父墓表 蘇轍原文:公諱渙,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穎悟,所與交游,皆一時長老。天圣元年,始就鄉(xiāng)試。明年登科,為鳳翔寶雞主簿。未
- 駁馬虎疑桓公乘馬,虎望見之而伏?;腹珕柟苤僭唬骸敖裾吖讶顺笋R,虎望見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對曰:“臆者君乘駁馬而盤桓,迎日而馳乎?”
- 隋侯白,州舉秀才,至京。機(jī)辯捷,時莫之比。嘗與仆射越國公楊素并馬言話。路傍有槐樹,憔悴死。素乃曰:“侯秀才理道過人,能令此樹活否?”曰:“能
-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jié)》文言文《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四節(jié)》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
- 阮裕,字思曠,宏達(dá)不及放①,而以德業(yè)名知。弱冠辟太宰掾。大將軍王敦命為主簿,甚被知遇。裕以敦有不臣之心,乃終日酣觴,以酒廢職。敦謂裕非當(dāng)世實(shí)
-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總結(jié)高中文言文通假字總結(jié)1.悟言一室之內(nèi)。(悟,通“晤”,面對面)2.雖趣舍萬殊 。(趣,通“趨”,往,取)3.亦由今之視昔
- 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南霽云威武不能屈南霽云威武不能屈[唐]韓愈①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②也,賀蘭嫉巡、遠(yuǎn)③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
- 清史稿文言文原文和翻譯原文:趙國祚,漢軍鑲紅旗人。父一鶴,太祖時來歸。天聰間,授三等甲喇章京。國祚其次子也。初授牛錄額真,屯田義州。從征黑龍
- 于令儀誨人文言文原文及翻譯于令儀誨人文言文,作者為宋代王辟之,講述了于令儀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教誨周圍的人,并且用寬厚的心去感化了盜賊,使盜賊成
- 論衡書虛篇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延陵季子出游,見路有遺金。當(dāng)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
- 八年級上冊 (一)課內(nèi)古詩 【望 岳】(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
- 文言文被動句用法詳解在初中階段,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四種: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以及倒裝句。區(qū)別:現(xiàn)在被動句常用“被”來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