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閱讀試題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6-06 13:56:12
文言文的閱讀試題
王用汲,字明受,晉江人。為諸生時,郡被倭,客兵橫市中。會御史按部至,用汲言狀。知府曰:“此何與諸生事?”用汲曰:“范希文秀才時,以天下為己任,鄉(xiāng)井之禍乃不關(guān)諸生耶?”舉隆慶二年進士,常德同知,入為戶部員外郎。
萬歷六年,首輔張居正歸葬其親,湖廣諸司畢會。巡按御史趙應元獨不往,居正嗛之。及應元事竣得代,即以病請。王篆者,居正客也,素憾應元,且迎合居正意,屬都御史陳炌劾應元規(guī)避,遂除名。用汲不勝憤,乃上言:
御史應元以不會葬得罪輔臣,遂為都御史炌所論,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竊恨之。夫疾病人所時有,今在廷大小諸臣,曾以病請者何限。御史陸萬鐘、劉光國皆以巡方事訖引疾,與應元不異也,炌何不并劾之?即炌當世宗朝,亦養(yǎng)病十余年。后夤緣攀附,驟列要津。以退為進,宜莫如炌。己則行之,而反以責人,何以服天下?陛下但見炌論劾應元,以為恣情趨避,罪當罷斥。至其意所從來,陛下何由知之?
孟子曰:“逢君之惡其罪大?!背紕t謂逢相之惡其罪更大也。陛下天縱圣明,從諫勿咈。諸臣熟知其然,爭欲碎首批鱗以自見。至若輔臣意之所向,不論是否,無敢一言以正其非,且有先意結(jié)其歡,望風張其焰者,是臣所謂逢也。今大臣未有不逢相之惡者,炌特其較著者爾。
以臣觀之,天下無事不私,無人不私,獨陛下一人公耳。陛下又不躬自聽斷,而委政于眾所阿奉之大臣。大臣益得成其私而無所顧忌,小臣益苦行私而無所訴告,是驅(qū)天下而使之奔走乎私門矣。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習之,內(nèi)外章奏躬自省覽,后宣付輔臣,俾之商榷。
疏入,居正大怒,欲下獄廷杖。會次輔呂調(diào)陽在告,張四維擬削用汲職,帝從之。居正以罪輕,移怒四維,厲色待之者累日。用汲歸,屏居郭外,布衣講授,足不踐城市。
(節(jié)選自《二十四史·明史》,有刪改。)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郡被倭,客兵橫市中被:遭受。
B.素憾應元憾:遺憾。
C.逢君之惡其罪大逢:迎合。
D.張四維擬削用汲職擬:打算。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井之禍乃不關(guān)諸生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曾以病請者何限使工以藥淬之
C.望風張其焰者 今者項莊拔劍舞
D.而委政于眾所阿奉之大臣乃設九賓禮于庭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xiàn)王用汲為人剛正、遇事敢為的一項是
①會御史接部至,用汲言狀②陛下天縱圣明,從諫勿咈
③用汲不勝憤,乃上言 ④逢君之惡其罪大
⑤今大臣未有不逢相之惡者⑥屏居郭外,布衣講授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⑥D(zhuǎn).①③⑤
12.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用汲年輕時就性格剛直,敢說敢做,外籍軍人在本地橫行不法,他及時向來巡查的御史反映情況,表現(xiàn)出關(guān)心民生疾苦、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懷。
B.首輔張居正歸葬其親,湖廣各地官員都去悼念,趙應元因病沒有去,張居正因此心懷不滿,張居正的'門客王篆迎合其意,讓陳炌誣告彈劾趙應元。
C.王用汲上課時,痛斥了陳炌等人阿諛奉迎宰相的不良行徑,并含蓄委婉地勸誡皇帝,對于國家政務,應該親歷親為,避免出現(xiàn)偏聽則暗的不利局面。
D.王用汲直言上諫而觸怒了張居正,皇帝聽從大臣的的意見免其官職,丟官后的王用汲隱居城外,以平民的身份教授學生,再也不愿進入紛擾的城中。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御史應元以不會葬得罪輔臣,遂為都御史炌所論,坐托疾欺罔削籍,臣竊恨之。(5分)
(2)陛下何不日取庶政而勤習之,內(nèi)外章奏躬自省覽,后宣付輔臣,俾之商榷。(5分)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宋書原文:王準之,字元曾,瑯邪臨沂人。高祖彬,尚書仆射。曾祖彪之,尚書令。祖臨之,父訥之,并御史中丞。彪之博聞多識,練悉朝儀,自是家世相傳,
- 絳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高祖之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從攻胡陵,下方與。方與反,與戰(zhàn),卻適。后章邯破殺項梁,沛公與項羽引兵東如碭。楚
- 文言文五種固定句式結(jié)構(gòu)解析文言固定結(jié)構(gòu)常見的有表疑問的、表反問的、表測度的、表感嘆的和表判斷的等五種。一、表疑問的固定結(jié)構(gòu)常見的有:奈何、若
- 元史原文:丁丑,(王珣)入朝,帝嘉其功,賜金虎符。從木華黎兵略山東,至滿城,令還鎮(zhèn),戒之曰彼新附之民恃山海之險反覆不常非盡坑之終必為變對曰國
- 費宮人,年十六,未詳其何地人。德容莊麗。懷宗語周后,命侍公主;主絕憐之。宮人見上憂流寇昌熾,未嘗不竊抱杞人憂也 。王承恩者,懷宗之近侍也,宮
- 文言文閱讀練習及含答案司馬光好學司馬溫公幼時,患①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②,眾兄弟既③成誦,游息④矣;獨下帷絕編,迨⑤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
- 手把手教你學文言文斷句一、什么叫斷句韓愈在《師說》中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習其句讀,就是教學生斷句。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
- 隋書原文:李諤,字士恢,趙郡人也。博學解屬文。仕齊,為中書舍人,有口辯,每接對陳使。周平齊,拜天官都上士。諤見隋文帝有奇表,深自結(jié)納。及帝為
- 文言文閱讀練習題之陳涉世家閱讀《陳涉世家》選段,回答問題。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逋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
- 中考文言文默寫名句初中,大部分的古文詩詞都要背誦,但是相當一部分同學在得知要閱讀并背誦全文的'時候還是覺得頭疼。下面為大家分享了中考
- 原文:南康太守聽事之東,有堂曰“直節(jié)”,朝請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長短巨細若一,直如引繩,高三尋,而后枝葉附之。岌然①如揭太常之旗
-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壯,而朱公中男 * ,囚于楚。朱公曰:“ * 而死,職也。然吾聞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备嫫渖僮油曋?。乃裝黃金千溢,置褐器
- 昔齊攻魯,求其岑鼎原文昔齊攻魯,求其岑鼎.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齊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則請受之?!濒斢沽?。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
- 文木先生傳[清]程晉芳先生姓吳氏,諱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顯者。先生生而穎異,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稍長,補學官
- 如何高效完成文言文教學論文文言文教學之我見[ 摘 要 ] 文言文的教學不僅要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識,而且要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在教學過
- 晉書原文:曹攄字顏遠,少有孝行,好學善屬文,太尉王遠見而器之,調(diào)補臨淄令??h有寡婦,養(yǎng)姑甚謹。始以其年少,勸令改適,婦守節(jié)不移。姑憫之,間自
- 桃花源詩文言文翻譯導語:《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詩文言
- 韓偓,字致光,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遺,以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薦為翰林學士。偓嘗與胤定策誅劉季述,昭宗反
- 《刻舟求劍》原文賞析刻舟求劍的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只憑主觀愿望,不能想當然,要根據(jù)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刻舟求劍》原文
- 黃雀銜環(huán)文言文翻譯黃雀銜環(huán)指黃雀銜著銀環(huán)以報答恩人。指報恩。出自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下面是關(guān)于黃雀銜環(huán)文言文翻譯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