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省略句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5-19 08:19:34
高中文言文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現(xiàn)象,當(dāng)文言文的省略情況比現(xiàn)代文多見,也較復(fù)雜。常見的是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和介詞省略,有時也省略數(shù)量詞和定語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文言文省略句相關(guān)內(nèi)容,歡迎閱讀。
A主語省略
1、(蘇子)舉酒屬客。譯:蘇軾舉起酒杯勸人喝酒。(《赤壁賦》)
2、于是(蘇子)飲酒樂甚。譯:這時候蘇軾喝著酒,快樂極了。(《赤壁賦》)
3、(蘇子和客)相與枕藉乎舟中。譯:蘇軾和客人互相在船上靠著墊著睡著了。(《赤壁賦》)
4、(蘭芝)乃投水而死。譯:蘭芝于是投水自盡。(《孔雀東南飛》
5、(蘭芝)十三能織素。譯:蘭芝十三歲就能織白絹。(《孔雀東南飛》
6、(婚姻生活)始爾未為久譯:婚姻生活才開頭。(《孔雀東南飛》
7、(我)終老不復(fù)取。譯:我就一輩子不再娶妻。(《孔雀東南飛》
8、(沛公)坐須臾。 譯:沛公坐了一會兒。(《鴻門宴》)
B謂語省略
C賓語省略
1、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譯:有志氣,不盲從別人而停止。(《游褒禪山記》)
2、遣去慎莫留(她)。 譯:千萬不要留她。(《孔雀東南飛》
3、戒之慎勿忘(這個悲劇)譯:以此為鑒,千萬不要忘記這個悲劇。(《孔雀東南飛》
4、使工以藥淬之,以(之)試人。譯:讓工匠用毒藥浸過它,拿它在人身上試驗。(《荊軻刺秦王》)
5、人不敢與(之)忤視。譯:人們不敢對他正眼相看。(《荊軻刺秦王》)
6、欲與(之)俱,其人居遠(yuǎn)未來,而為(之)留待。譯: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遠(yuǎn),還未到來,為此而留下等待他。(《荊軻刺秦王》)
7、前為(之)謝曰。譯:上前替他向秦王謝罪說。(《荊軻刺秦王》)
8、使(之)畢使于前。譯:讓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荊軻刺秦王》)
9、豎子不足與(之)謀。譯: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謀大事。(《鴻門宴》)
10、毋從(其)俱死。譯:不要和劉邦他們一起送死。(《鴻門宴》)
11、則與(之)斗卮酒。譯:左右就遞給他一大杯酒。(《鴻門宴》)
12、為(吾)擊破沛公軍。譯:給我打敗劉邦的軍隊。(《鴻門宴》)
D定語省略
1、主簿通(太守)語言?!g:主簿傳達(dá)太守的話。(《孔雀東南飛》
2、樊噲側(cè)其盾以撞,(交戟)衛(wèi)士仆地。譯:樊噲側(cè)著盾牌一撞,交戟的衛(wèi)兵們跌倒在地上。(《鴻門宴》)
E介詞省略
1、而卒葬(于)之—譯:死后葬在這里。(《游褒禪山記》)
2、有碑仆(于)道—譯:有一塊石碑倒在路旁。(《游褒禪山記》)
3、沛公軍(于)霸上—譯:沛公在霸上駐軍。(《鴻門宴》)
4、徘徊(于)庭樹下?!g:在庭樹下徘徊。《孔雀東南飛》
5、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以)金千斤,邑萬家。譯:現(xiàn)在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金,購取他的頭。(《荊軻刺秦王》)
6、取之(以)百金。譯:用一百金買下。(《荊軻刺秦王》)
7、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譯:侍立在殿上的群臣,不能帶一點兵器。(《荊軻刺秦王》)
8、沛公軍(于)霸上。譯:劉邦駐軍在霸上。(《鴻門宴》)
9、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譯: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zhàn),我在黃河以南作戰(zhàn)(《鴻門宴》)
10、置之(于)坐上。譯:把它放在座位上。(《鴻門宴》)
F定語中心語省略
倒裝句
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一般以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定語在前,中心語在后;狀語在前,動詞在后;謂語在前,賓語在后。如果這種順序被顛倒,就成為“倒裝句”。文言文的語序倒裝主要有四種:
A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diào)謂語而將它放在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
B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dāng)賓語、疑問代詞充當(dāng)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biāo)志時候,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C定語后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的后面。
D狀語后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A主謂倒裝。
1、渺渺兮予懷?!懊烀臁笔侵髡Z“予懷”的前置謂語,譯:我的.心想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啊。(《赤壁賦》)
B賓語前置。
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提前:
1、何為其然也?—(何為是為何的倒裝)譯:為什么簫聲這么悲涼呢?(《赤壁賦》)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裝)譯:現(xiàn)在在哪里呢?(《赤壁賦》)
3、而又何羨乎?—(何羨是羨何的倒裝)譯:又羨慕什么呢?(《赤壁賦》)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裝)譯:不如此,我怎么會這樣?(《鴻門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裝)譯:今天的事情怎么樣?(《鴻門宴》)
6、客何為者?—(何為是為何的倒裝)譯:客人是干什么的?(《鴻門宴》)
7、大王來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裝)譯: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東西?(《鴻門宴》)
8、沛**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裝)譯:沛公在哪里?(《鴻門宴》)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提前
1、及時相遣歸。—(相遣歸是遣歸相的倒裝)譯: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東南飛》
2、嬉戲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裝)譯:游戲時不要忘了我。《孔雀東南飛》
3、誓天不相負(fù)?!?相負(fù)是負(fù)相的倒裝)譯:我指天發(fā)誓,絕不會辜負(fù)你?!犊兹笘|南飛》
4、好自相扶將?!?相扶將是扶將相的倒裝)譯:好好侍奉婆婆?!犊兹笘|南飛》
5、還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裝)譯:那時一定去接你?!犊兹笘|南飛》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裝)譯:永遠(yuǎn)不要忘記我啊!《孔雀東南飛》
7、君既若見錄?!?見錄是錄我的倒裝)譯:您既然如此惦記我。《孔雀東南飛》
8、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裝)譯:但是我沒有料到自己能先進(jìn)入關(guān)中(《鴻門宴》)
用“之”“是”把賓語提到前邊
C定語后置。
文言文雖有修飾詞放在中心詞前面的,但多數(shù)置于中心詞之后,所以構(gòu)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點。定語后置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者“”之“”而“作標(biāo)志詞。二是數(shù)量詞作定語時,也常后置。
1、凌萬頃之茫然?!?茫然是萬頃的后置定語)譯:越過茫茫的江面。(《赤壁賦》)
2、客有吹洞蕭者,—(吹洞簫是客的后置定語)譯:有吹洞簫的客人(《赤壁賦》)
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賓客的后置定語)譯:太子以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荊軻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雙,欲獻(xiàn)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一雙是白璧的后置定語,一雙是玉斗的后置定語)譯:我拿一雙白璧,想獻(xiàn)給項王,一雙玉斗,想給亞父。(《鴻門宴》)
5、群臣侍殿上者.—( 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語) 譯: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荊軻刺秦王》)
6、金千斤,邑萬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語,萬家是邑的后置定語)譯: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荊軻刺秦王》)
7、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舉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語)譯: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帶的玉暗示項王。(《鴻門宴》)
D狀語后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應(yīng)為“蘇子與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賦》)
2、月出于東山之上。(應(yīng)為“月于東山之上出?!?(《赤壁賦》)
3、徘徊于斗牛之間。(應(yīng)為“于斗牛之間徘徊。”)(《赤壁賦》)
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應(yīng)為“況吾與子于江渚之上漁樵”)(《赤壁賦》)
5、相與枕藉乎舟中。(應(yīng)為“相與乎舟中枕藉。”)(《赤壁賦》)
6、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應(yīng)為“唐浮圖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禪山記》)
7、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觀)(《游褒禪山記》)
7、沛公軍霸上。(應(yīng)為“沛公(于)霸上駐軍“)(《鴻門宴》)
8、徘徊庭樹下。(應(yīng)為“(于)庭樹下徘徊”)《孔雀東南飛》
9、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應(yīng)為“夫今樊將軍,秦王(以)金千斤,邑萬家購之?!?)
譯:現(xiàn)在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購取他的頭。(《荊軻刺秦王》)
10、嘉為先言于秦王曰。(應(yīng)為“嘉為先于秦王言曰?!?譯: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說道。(《荊軻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應(yīng)為“燕王于庭拜送?!?譯:燕王親自在庭前拜送。(《荊軻刺秦王》)
12、見燕使者咸陽宮。(應(yīng)為“(于)咸陽宮見燕使者。”)譯:(秦王)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荊軻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應(yīng)為“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于項羽言曰?!?譯: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鴻門宴》)
14、具告以事。(應(yīng)為“以事具告?!?譯:把事情全告訴了他。(《鴻門宴》)
15、長于臣。(應(yīng)為“于臣長。”)譯:比我大。(《鴻門宴》)
16、具以沛公言報項王。(應(yīng)為“以沛公言具報項王?!?譯:把劉邦的話全部報告了項羽。(《鴻門宴》)
17、得復(fù)見將軍于此。(應(yīng)為“得于此復(fù)見將軍?!?譯:能夠在這里又見到將軍。(《鴻門宴》)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說京師翠微山[清]龔自珍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聞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隱者之所居也。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為高矣。不絕高,不敢絕高,
- 《臨江之麋》文言文翻譯《臨江之麋》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所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臨江之麋》文言文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關(guān)羽傳文言文翻譯關(guān)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xùn)|解縣人。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關(guān)羽傳文言文翻譯原文:關(guān)羽字云長,河?xùn)|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與先主寢
- 王安石原文:以賢治不肖,以貴治賤,古之道也。所謂貴者,何也?公御、大夫是也。所謂賤者,何也?士、庶人是也。同是人也,或為公卿,或為士,何也?
- 送東陽馬生序文言文翻譯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tǒng)統(tǒng)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fù)擔(dān)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下面
- 疑人竊履文言文訓(xùn)練習(xí)題及答案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jìn),楚人不知也。他日,
- 高一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知識歸納一、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3.
- 周容寓言故事原文: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
- 左傳駒支不屈于晉(襄公十四年) 作者:左丘明 原文:會于向。將執(zhí)戎子駒支。范宣子親數(shù)諸朝,曰:“來!姜戎氏!
- 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譯文及注釋《與朱元思書》是初中生必學(xué)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宋难晕摹杜c朱元思書》譯文及注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
- 蘇軾《葉嘉傳》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蘇軾生性放達(dá),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fēng)范。其文章也非常優(yōu)秀,被后世所推崇。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蘇軾《葉嘉傳》原文及
- 文言文《楊布打狗》原文翻譯與賞析導(dǎo)語:文言文《楊布打狗》選自初中文言文閱讀,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前言】《楊布打狗》為《列子》里的一篇寓
- 師說文言文吾嘗終日不食,忙于案牘之文章,批閱于草卷之紕漏,遂不得平生鴻鵠之志,但求浩然正氣流于心間。師者,清貧也,無私無畏也。不求文達(dá)于世,
- 吳充,字沖卿,建州浦城人。未冠舉進(jìn)士,入為國子監(jiān)直講、吳王宮教授。等輩多與宗室狎,充齒最少,獨以嚴(yán)見憚,相率設(shè)席受經(jīng)。選人胡宗堯者,翰林學(xué)士
- 宗澤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xí)課外文言文閱讀。宗澤(節(jié)選)宗澤,字汝霖,婺州①義烏人。澤自幼豪爽有大志。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時太原失守,官兩河者
- 初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一、考查對詩意的理解對詩詞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對詩詞主要內(nèi)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詩賞析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對此內(nèi)
- 管仲夷吾者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譯是我們需要學(xué)習(xí)的,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管仲夷吾者文言文翻譯,大家一起閱讀吧!管仲夷吾者文言文翻譯管仲夷吾者,潁
- 楊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閩為義軍校。家世尚武,父澄獨折節(jié)為儒,終浦城令?;罩卓炭酁閷W(xué),邑人江文蔚善賦,江為能詩,徽之與之游從,
- 游小盤谷記的文言文作者:梅曾亮〔清〕梅曾亮江寧府城,其西北包盧龍山而止。余嘗求小盤谷,至其地,土人或曰無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廣狹如一
- 祭梁夫山①先生文[明]程學(xué)博萬歷己卯秋,永豐梁夫山先生以講學(xué)被毒死②。癸未冬,門人胡時和始得請收其遺骸,袝莽于后臺程公之墓,從先生遺言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