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勸學(xué)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09-29 06:18:47
高中文言文勸學(xué)
在高中的文言文中,勸學(xué)作為重要課程大家都了解嗎?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中文言文勸學(xué),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中文言文勸學(xué)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对姟吩唬骸班禒柧?,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鄙衲笥诨?,福莫長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fēng)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gòu)。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zhì)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对姟吩唬骸笆F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故君子結(jié)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wù)吆酰?/p>
學(xué)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xué)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xué)數(shù)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xué)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抖Y》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xué)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xué)也,入乎耳,出乎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學(xué)莫便乎近其人?!抖Y》、《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xí)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學(xué)莫便乎近其人。
學(xué)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xué)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jīng)緯蹊徑也。若挈裘領(lǐng),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shù)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飡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后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对姟吩唬骸胺私环耸?,天子所予?!贝酥^也。
百發(fā)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xué)。學(xué)也者,固學(xué)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后學(xué)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yǎng)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quán)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yīng),能定能應(yīng),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一、 通假字
1. 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
3.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4.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亡:通"無")
6. 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7.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毛:通"苗")
8.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錯:通"措")
9.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信:通"伸")
二、 古今異義
1. 蚓無爪牙之利(爪牙:古:動物的爪子和牙齒。今:幫兇)
2. 金就礪則利(金:古:金屬;今:黃金)
三、 詞類活用
1.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使動,使……彎曲)
2.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3.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一:數(shù)作形,專一)
4.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動:游水)
四、 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介賓短語后置)
2.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介賓短語后置)
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介賓短語后置)
4.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判斷句)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斷句)
7.輮以為輪(省略句)
8.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
五、重點字詞解釋
1. 學(xué)不可以已(已:停止)
2.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中:合乎;輮:使……彎曲)
3. 輮使之然也(然:這樣)
4. 金就礪則利(就:接近,靠近)
5. 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疾:強;彰:聽得清楚)
6.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達)
7.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作動:游水;絕:渡)
8.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9.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得:獲得;備:具備)
六、一詞多義
1、而、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轉(zhuǎn)折,但)
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轉(zhuǎn)折,但)
③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并列,而且)
④吾嘗終日而思矣(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語)
⑤吾嘗跂而望矣(連詞,表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語)
⑥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前:修飾;后,轉(zhuǎn)折)
⑦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而聞?wù)哒?前:修飾;后,轉(zhuǎn)折)
⑧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轉(zhuǎn)折,但)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轉(zhuǎn)折,但)
⑩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順承,就,于是)
2、絕
①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終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絕,斷絕)
③以為妙絕(極)
④佛印絕類彌勒(十分)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3、強
①挽弓當(dāng)挽強,用箭當(dāng)用長(有力的弓)
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壯)
③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有多)
④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勉強)
4、假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③假有人焉,舉我言復(fù)于我,亦必疑其誑(假如,如果)
④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假裝)
5、望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遠望)
②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
③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④適冬之望日前后(農(nóng)歷每月十五)
6、聞
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而聞?wù)哒?聽見)
②博聞強志(見聞,知識)
③不能稱前時之聞(名聲,名譽)
七、翻譯句子
1、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
譯: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說,學(xué)習(xí)不可以停止。
2、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
譯:即使又曬干了,不再直了,這是因為人使它彎曲變成這樣的。
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廣泛地學(xué)習(xí),而且每天對自己檢查、省察,那么就會智慧明達而行為沒有過錯了。
4、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譯:我曾經(jīng)整天地思考,比不上一會兒所學(xué)的東西收獲大。
5、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譯: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6、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譯:積累善行養(yǎng)成品德,達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具備了。
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譯:所以不積聚半步,沒有用來達到千里的辦法;不積集小的流水,沒有用來匯成江海的辦法。
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譯:中途停止雕刻,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放棄地雕刻,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本文來源于語文網(wǎng),語文網(wǎng)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xù)閱讀學(xué)習(xí)。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明史原文:何騰蛟,字云從,貴州黎平衛(wèi)人。天啟元年舉于鄉(xiāng)。崇禎中授南陽知縣。地四達,賊出沒其間,數(shù)被挫去。已,又討平土寇,益知名。遷兵部主事,
- 元好問原文:唐歌詞多宮體,又皆極力為之。自東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萬古凡馬空”氣象。雖時作宮體,亦豈可以宮體概之?人有言
- 語文文言文中數(shù)詞的用法文言文中數(shù)詞的用法1.表示數(shù)量詞文言文中的數(shù)詞,有時表示一個數(shù)量詞,其特點是量詞省略,或數(shù)詞后置。例如:①馬之千里者,
- 搔癢的文言文翻譯《搔癢》選自《寓林折枝》作者:劉元卿,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一篇搔癢的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原文(1)向有人癢,令其子搔之,
- 清史稿原文: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陽人。家貧,事親孝,服膺宋儒之學(xué)。嘉慶七年進士,以知縣發(fā)山東,假歸養(yǎng)母。母喪,服闋,補鄒平。到官閱四月,不
- 宋人疑盜文言文翻譯宋人疑盜文言文大家讀過了嗎,主要是講什么道理的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編整理的宋人疑盜文言文翻譯吧!宋人疑盜文言文原文:宋有富
- 任末負笈從師任末①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xué),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③,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而讀,暗則
- 樂羊子妻的文言文翻譯《樂羊子妻》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 盜泉 ’之水,廉
- 文言文《游褒禪山記》知識點整理《游褒禪山記》(一)通假字1. 長樂王回深父。(二)詞類活用1. 始舍于其址。 舍:2. 名之曰褒禪。 名:3
- 司馬光原文: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發(fā)言必自稱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帶、廣袂之衣謂之儒邪?執(zhí)簡伏冊、呻吟不息謂之儒邪?又況點墨濡
- 歐陽修《中述》原文及翻譯導(dǎo)語: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中述》原
- 道光癸卯閏秋,吾妻秋芙來歸。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強余手談,或至達旦。余戲舉朱彝尊詞云:“簸錢斗草①已都輸,問持底今宵償我?”秋芙故飾詞
- 車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齊諸田徙長陵。千秋為高寢郎。會衛(wèi)太子為江充所譖敗,久之,千秋上急變訟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當(dāng)笞;天子之子過誤 * ,
- 道德經(jīng)以柔克剛文言文翻譯以柔克剛是一個漢語成語,指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下面一起去閱讀一下道德經(jīng)以柔克剛文言文翻譯吧,希望大家喜歡!【道德經(jīng)
- 學(xué)弈文言文翻譯《學(xué)弈》是選自《孟子·告子》中的一個故事。以下是“學(xué)弈文言文翻譯”,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W(xué)弈先秦:佚名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
- 本草綱目果部蜀椒的文言文釋名巴椒、漢椒、川椒、南椒、點椒。氣味椒紅:辛、溫、有毒。椒目:苦、寒、無毒。主治椒目:水氣腫滿。用椒目炒搗成膏,每
- 帝與輔臣言及朝士有交相奏薦者,王旦曰:“人之情偽,固亦難知,或言其短而意在薦揚,或稱其能而情實排抑。”帝曰:“險偽之輩,世所不能絕也?!钡圩h
- 赫連達字朔周,盛樂人,勃勃之后也。曾祖庫多汗,因避難改姓杜氏。 達性剛鯁,有膽力。少從賀拔岳征討有功,拜都將,賜爵長廣鄉(xiāng)男,遷都督
- 學(xué)奕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學(xué)弈》是選自《孟子·告子》中的一個故事。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xué)下棋的事,說明了學(xué)習(xí)應(yīng)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下面是
- 魯侯養(yǎng)鳥昔者海鳥止①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②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