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蔣琬傳》原文及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12:52:09
三國志
原文: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xiāng)人也。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琬以州書佐隨先主入蜀,除廣都長。先主嘗因游觀奄至廣都,見琬眾事不理,時又沉醉,先主大怒,將加罪戮。軍師將軍諸葛亮請曰:“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毕戎餮啪戳?,乃不加罪,倉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為漢中王,琬入為尚書郎。亮卒,以琬為尚書令。東曹掾楊戲素性簡略,琬與言論,時不應(yīng)答?;蛴麡?gòu)戲于琬曰:“公與戲語而不見應(yīng),戲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后言,古人之所誡也。戲欲贊吾是耶,則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則顯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戲之快也?!庇侄睫r(nóng)楊敏曾毀琬曰:“作事憒憒,誠非及前人?!被蛞园诅?,主者請推治敏,琬曰:“吾實不如前人,無可推也?!敝髡咧?fù)?jù)聽不推,則乞問其憒憒之狀。琬曰:“茍其不如,則事不當(dāng)理,事不當(dāng)理,則憒憒矣。復(fù)何問邪?”后敏坐事系獄,眾人猶懼其必死,琬心無適莫,得免重罪。其好惡存道,皆此類也。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shù)窺秦川,道險運艱,竟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眾論咸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琬承命上疏曰:“昔偏軍入羌郭 淮破走算其長短以為事首宜以姜維為涼州刺史若維征行銜持河右臣當(dāng)帥軍為維鎮(zhèn)繼今涪水lu6*四通惟急是應(yīng)若東北有虞赴之不難?!庇墒晴爝€住涪。疾轉(zhuǎn)增劇,至九年卒,謚曰恭。
(節(jié)選自《三國志?蔣琬費祎姜維傳》)
譯文/翻譯:
蔣琬, 字公琰, 零陵郡湘鄉(xiāng)縣人。他二十歲上與表弟泉陵人劉敏都成為當(dāng)?shù)孛恕JY琬以州書佐的身份跟隨先主劉備入蜀, 升為廣都縣縣長。劉備曾在一次外出視察時突然前至廣都縣, 看到蔣琬諸般公務(wù)都不管, 當(dāng)時又喝得大醉, 故此大怒, 要將他治罪殺死。軍師將軍諸葛亮為蔣琬求情說:“蔣琬, 乃社稷棟梁之才, 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個百里的小縣。他為政以安民為本, 不以表面文章夸飾, 希望主公深加考察?!眲湟幌蚓粗刂T葛亮, 于是沒有治蔣琬的罪, 匆忙之中只罷免他的官而已。
劉備為漢中王, 蔣琬入朝為尚書郎。諸葛亮去世, 朝廷任命蔣琬為尚書令。東曹掾楊戲性格向來簡略, 蔣琬同他談話, 他有時不應(yīng)不答。有人想在蔣琬面前誣陷他, 便對蔣琬說:“您與楊戲講話而他不答理, 其傲慢上級, 不是太過分了嗎!”蔣琬回答說:“ 各人心性不一樣, 就像人的容貌有差異, 當(dāng)面應(yīng)承背后非議, 這是古人告誡人們注意之事。楊戲想要贊成我, 但不是他的本心, 想要不贊成我, 又怕暴露我的不是, 所以默然不應(yīng), 這正是他的誠實之處啊!”又督農(nóng)楊敏曾經(jīng)毀謗過蔣琬說:“做事昏昏然, 確實不如前人?!庇腥艘源嗽?a href="/cd/g/gaosu18286.htm">告訴蔣琬, 主管官員請求讓他們?nèi)ネ凭科涫轮巫飾蠲? 蔣琬說:“ 我確實不如前人, 有什么可推究楊敏的呢?”主管官員再次陳說而蔣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員則請蔣琬去責(zé)問楊敏說他昏昏糊糊的情狀。蔣琬說:“ 如果不如前人, 則處事不合理, 處事不合理, 則昏昏糊糊。還有什么好問的呢?”后來楊敏犯罪坐監(jiān), 大家都擔(dān)心他必死無疑, 而蔣琬心中不存成見, 故楊敏得以免除重罪。蔣琬的好惡愛憎合乎道義, 都像這樣。
蔣琬考慮到過去諸葛亮數(shù)次出兵秦川, 因道途險惡運輸艱難,最后都不能攻克, 不如改從水路順勢而下。于是多造戰(zhàn)船, 打算從漢、沔地區(qū)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一帶。恰逢他舊病連續(xù)發(fā)作, 沒有及時去這么做。而大家議論都認(rèn)為如果不能迅速取勝, 退路十分艱難, 這并非長遠(yuǎn)之計。蔣琬接受大家意見上疏后主說:“過去偏軍入羌, 郭淮失敗逃走, 考慮事情長短得失, 認(rèn)為涼州是最重要的事情, 應(yīng)當(dāng)以姜維為涼州刺史。如果姜維出征, 與敵人對峙河右之地,為臣則統(tǒng)領(lǐng)大軍為姜維后援。如今涪地水lu6*四通, 可以應(yīng)急, 如果東北一線有戰(zhàn)事, 奔赴救援不難?!庇谑鞘Y琬退還駐守涪縣。病情加劇, 至延熙九年( 246) 去世, 謚號為“恭”。
《三國志·蔣琬傳》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古代文言文訓(xùn)練之《淮南子汜論訓(xùn)》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為而難成者,有難成而易敗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獨見而留意也。誳①寸
- 《孔子家語本姓解》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孔子之先,宋之後也,微子啟帝乙之元子,紂之庶兄,以圻內(nèi)諸侯入為王卿士.微國名,子爵.初武王克殷,封紂之子武
- 文言文《葉公好龍》原文及翻譯葉公好龍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出自 漢·劉向《新序·雜事
- 初中文言文閱讀:舊唐書程務(wù)挺傳程務(wù)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業(yè)末仕竇建德為普樂令甚有能名諸賊不敢犯其境后歷晉蒲二州刺史龍朔二年卒贈右衛(wèi)大將軍
- 高考語文文言文中也字的考點簡介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復(fù)習(xí)時,“也”字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虛詞,也是高頻考點。大家一定要集中一個時間段把18
- 文言文60句1今因其迫急,以德懷之,庶能有用。(5分)2訓(xùn)初厚于馬氏,不為諸竇所親,及憲誅,故不離其禍。(5分)3又以中尉屬官不悉稱職,諷求
- 10個高考文言文易錯實詞及譯文1.阿有罪,廢國法,不可。(《呂氏春秋》)【阿】偏袒【譯文】偏袒有罪之人,廢棄國法,是不能容許的。2.弁性好矜
- 《今之教者》文言文賞析——對癥下藥治弊端【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畢(2),多其訊言(3),及于數(shù)進而不顧其安(4)。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
- 元史原文:丁丑,(王珣)入朝,帝嘉其功,賜金虎符。從木華黎兵略山東,至滿城,令還鎮(zhèn),戒之曰彼新附之民恃山海之險反覆不常非盡坑之終必為變對曰國
- 劉殷,字長盛,新興人也。高祖陵,漢光祿大夫。殷七歲喪父,哀毀過禮,服喪三年,未曾見齒。時人嘉其至性,競以谷帛遺之。殷受而不謝,直云待后貴當(dāng)相
- 若石之死文言文及翻譯導(dǎo)語:若石之死,選自《郁離子》,郁,有文采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郁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
- 《駒支不屈于晉》文言文鑒賞《駒支不屈于晉》講的是戎子駒支以事實說話,駁倒范宣子的責(zé)難的事?!蹲髠鳌烦藢Ω鲊鴳?zhàn)爭描述精彩之外,對一些謀臣說客
- 蘇軾原文: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螄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yī)而聾。遂往求療。安時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
- 易錯文言文的知識點一、通假字1、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什么2、人非所與熙也“熙”通“嬉”,開玩笑二、古今異義詞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其實
- 吳少誠,幽州潞縣人。父為魏博節(jié)度都虞候。少誠以父勛授一子官,釋褐王府戶曹。后至荊南,節(jié)度使庾準(zhǔn)奇人,留為衙門將。準(zhǔn)入覲從至襄漢見梁崇義不遵憲
-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
- 晏子春秋晏子病,將死。鑿楹納書,命了壯,示之原文:晏子病,將死,鑿楹納書焉,謂其妻曰:“楹語也,子壯而示之?!奔皦?,發(fā)書之言曰:“布帛不可窮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寫給好朋友楊敬之的一封信,文中對朋友家遭逢火災(zāi)、財物殄滅的殘酷現(xiàn)實表示同情和慰問,同時又以道家的
- 兩小兒辯日翻譯及原文的道理意思《兩小兒辯日》一文選自《列子·湯問》,相傳是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御寇所著。文章通過兩小兒辯日使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
- 欒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為家人時,嘗與布游。窮困,賃傭于齊,為酒人保。數(shù)歲,彭越去之巨野中為盜,而布為人所略賣,為奴于燕。為其家主報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