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諱奎,字宿藝,姓薛氏”閱讀答案及參考譯文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24 15:01:04
公諱奎,字宿藝,姓薛氏,絳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顯,而以公貴。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師①以策干行在,不見用。公生十余歲,已能屬文辭,太師顧曰:“是必大吾門,吾復何為?”乃不復事生業(yè),務施貸以赒鄉(xiāng)閭。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參政事,為世名臣,如其言。
初舉進士,為州第一,讓其里人王嚴而居其次,于是鄉(xiāng)里皆稱之。淳化三年,再舉乃中,授隰州軍事推官。始至,取州獄已成書,活冤者四人。用薦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縣,悉除故時王氏無名租,莆田人至今以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老媼告其子不孝者,子訴貧不能養(yǎng)。公取俸錢與之,曰:“用此為生以養(yǎng)。”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為仁恩。蜀人喜亂而易搖,公既鎮(zhèn)以無事,又能順其風俗,從容宴樂。及其臨事,破奸發(fā)伏,逆見隨決,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無一不中。
拜參知政事。公入謝,上曰:“先帝嘗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勵。而素剛毅,守節(jié)不茍合,既與政,尤挺立無所牽隨。欲繩天下,無細大,一入于規(guī)矩。往往不可其意,則歸臥于家,嘆息憂愧,輒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慚不及古人,而懼后世譏我也?!泵鞯蓝辏髅C太后欲以天子袞冕見太廟,臣下依違不決,公獨爭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見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奪,為改他服。太后崩,上見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猶數(shù)引其衣,若有所屬,何也?”公遽曰:“其在袞冕也。然服之豈可見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歸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數(shù)煩公?!蹦嗽t優(yōu)公不朝,而使視事如故。居歲中,數(shù)以告,乃得還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贈兵部尚書。太常議曰:“謚法,一德不懈曰簡,執(zhí)心決斷曰肅。今其狀應法?!蹦酥u曰“簡肅”。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注】①太師,薛奎父親的贈號。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B.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C.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D.民有得偽蜀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囊/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者萬計/且觀公所為/公顧主吏藏之/略不取視/民乃止
答案:C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諱”,古代對君主、尊長名字避開不直稱叫諱,規(guī)矩是“諱名”不“諱姓”,即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長的名前加“諱”字,以示尊重。
B.“進士”,是指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殿試考取后進入會試的讀書人,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的統(tǒng)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C.“參知政事”,簡稱“參政”,唐宋時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zhí)”;宋代以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D.“謚”,是指對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有地位名望的人死后加給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以總結他一生最主要的功業(yè)成敗和品德的優(yōu)劣。
答案:B(“通過殿試考取后進入會試”錯,“會試”與“殿試”互換)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奎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沒有顯達,而薛奎十余歲就能寫文章了,因此父親對他寄予厚望,認定他能光大門第;后來薛奎參與政事,輔佐皇上,終于成為宋朝的名臣。
B.薛奎為官有善政,任隰州軍事推官,平反冤獄,挽救了四個被冤枉的人性命;任莆田縣令時,全部廢除舊時王氏無名目的租稅;到蜀地做官,更是有好的政治舉措。
C.薛奎為人剛毅,堅守節(jié)操,不隨便附和別人,參與政事之后,更加堅持原則,不受別人牽制。太后想穿天子禮服拜太廟,大臣們猶豫不決,薛公直諫,阻止了太后。
D.薛奎因病要求告老還鄉(xiāng),皇上下詔準許他不用上朝,也不用處理政務;薛奎去世后,朝廷追封他為兵部尚書;太常根據(jù)他一生的功德,為他議定的謚號是“簡肅”。
答案:D(“下詔準許他不用上朝,也不用處理政務”錯誤,應為“下詔準許他不用上朝,卻讓他像原來那樣處理政事”)
7.把中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太師顧曰:“是必大吾門,吾復何為?”乃不復事生業(yè),務施貸以赒鄉(xiāng)閭。
譯文:薛公的父親看著他說道:“這個孩子一定會光大我家門第,我還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從事其他的產(chǎn)業(yè),而致力于發(fā)放借貸來
周濟鄉(xiāng)鄰。(“顧”、“大”、“務”各1分,全句大意暢順2分)
(2)而素剛毅,守節(jié)不茍合,既與政,尤挺立無所牽隨。欲繩天下,無細大,一入于規(guī)矩。
譯文:薛公為人一向剛毅,堅守節(jié)操而不隨便附和別人,參與政事之后,更加堅持原則不受人牽制。薛公想要約束天下,各類事務無論大小,全都按照規(guī)矩來處理。(“素”、“與”、“繩”各1分,全句大意暢順2分)
參考譯文
簡肅薛公名奎,字宿藝,姓薛,是絳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沒有顯達,卻因為薛公顯貴了。當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的父親憑著計謀前往太宗行營求見,未能被任用。薛公十多歲的時候,就能寫文章了,薛公的父親看著他說道:"這個孩子一定會光大我家門第,我還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從事其他產(chǎn)業(yè),而致力于發(fā)放借貨來接濟鄉(xiāng)鄰。此后五十年,薛公開始輔佐當今天子參與政事,成為當世名臣,就像他父親說的一樣。
當初考進士時,薛公是州里第一名,但他把第一讓給同鄉(xiāng)人士嚴而名列第二,因此鄉(xiāng)鄰都稱贊他。淳化三年,第二次考試才中了第一,被授為隰州軍事推官。剛到任上,薛公提取本州案件中己裁定的文書,挽救了四個被冤枉的人的性命。因為別人的推薦他被任命為大理寺承、莆田如縣,全部廢除舊時王氏沒有名目的租稅,莆田人至今認為這是他的恩德。等到他到蜀地做官,更有好的政治舉措。有個得到偽蜀時期中書官印的人,在夜里用錦囊裝著官印掛在西門,守門的人把這件事匯報給薛公,跟著看熱鬧的蜀人數(shù)以萬計,將要看薛公究竟怎么做。薛公回頭讓主管官員把官印收藏起來,自己絲毫沒有拿來看看的意思,老百姓于是作罷。有個老婦人狀告她的兒子不孝,兒子申訴自己因貧窮不能贍養(yǎng)老母。薛公拿出自己的俸錢給那個人,說:"用這個去生活并贍養(yǎng)你的母親吧。"于是母子二人母慈兒孝。人們都認為薛公是個有仁義善施恩的人。蜀地人喜歡動亂而又容易變化,薛公既能用不生事鎮(zhèn)撫他們,又能順應他們的風俗,悠閑快樂,等到面對突發(fā)事件,揭穿隱藏末露的壞人,預先發(fā)現(xiàn)隨情判決,就像逢蒙的射術和東方朔的占術,沒有不說中的。
薛公被任命為參知政事。薛公入朝謝恩,皇上說:"先帝曾經(jīng)說你可以任用,我現(xiàn)在用你了。"薛公更加心存感激并勉勵自己。薛公為人一向剛毅,堅守節(jié)操,不隨便附和別人,參與政事之后,更加堅持原則,不被別人牽制。薛公想要約束天下,各類事務無論大小,全都按照一定準則來處理。但事情常常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回家躺茬床上,唉聲嘆氣感到慚愧,常常不吃飯。家人笑他何必如此,薛公說:"我慚愧自己不如古人,又害怕后人譏笑我啊。"明道二年,明肅太后想穿天子禮服朝拜太廟,大臣們猶豫不決,不敢贊同也不敢反對,只有薛公爭辯說:"太后如果一定要穿天子禮服拜見祖宗,怎么拜呢?"太后不能改變他的意見,為此只能改穿其他服裝。太后駕崩后,皇上召見群臣,哭泣著說:"太后患病不能說話,卻還多次拉扯著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囑托,會是什么呢?"薛公連忙說:"大概還是為天子禮服??墒谴┲趺纯梢匀ヒ娤鹊勰?"皇上恍然大悟,最終給她穿上太后的衣服安葬了。
薛公因為生病要求告老還鄉(xiāng)。天子說:"我不可以再多煩勞您了。"于是下詔優(yōu)待薛公,準許他不用上朝,卻讓他像原來那樣處理政事。在這一年當中,薛公多次告還,才得以回家。景祐元年八月庚申日,薛公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八歲,朝廷追封他為兵部尚書。太常商議說:"據(jù)謚號規(guī)則:堅持德行毫不懈怠的叫簡,堅持自己的意見明于決斷的叫肅?,F(xiàn)在薛公的情形符合這個規(guī)則。"于是給薛公謚號叫"簡肅"。
關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曾 鞏文言文閱讀及答案曾 鞏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予委廢①單弱②之中,宦③學婚嫁,一出其力。為文
- 明史原文:楊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禎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勤學嗜古,有聲館閣間,與黃道周善。十年冬,皇太子將出閣,充講官兼直經(jīng)筵。延
- 文言文自然人心融和一體當雪夜月天,心境便爾澄澈;遇春風和氣,意界亦自沖融;造化、人心, 混合無同。【譯文】 在雪花飄落的月夜,天地間一片銀色
- 王定國詩集敘(宋)蘇軾太史公論《詩》,以為“《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币杂嘤^之,是特識變風、變雅耳,烏睹《詩》之正乎?昔先王
- 范述曾,字子玄,吳郡錢唐人也。幼好學,從余杭呂道惠受五經(jīng),略通章句。道惠學徒常有百數(shù),獨稱述曾曰:“此子必為王者師?!饼R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
-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及答案景公好弋①,使燭鄒②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殺之。晏子日:“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③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坝谑钦?/div>楚游日記文言文的原文和譯文【原文】二月初一日早飯于綠竹庵,以城市泥濘,不若山行。遂東南逾一小嶺,至湘江之上。共一里,溯江至蒸水入湘處。隔江即原文:濟南郡方山之南有明鏡石焉,方三丈余也。山魅行狀,了了然著鏡中,莫之遁。至南燕時,山魅惡其照也,而漆之俾弗明。自鏡石漆而山魅晝熾,人足掃鑿鐘《艾子雜說》文言文原文及譯文【原文】鑿鐘《艾子雜說》齊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冢相,凡國之重事乃關預焉。一日,齊王下令遷魏文侯軼事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文言文賞析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韓非子原文:管仲,隰朋(1)從桓公伐(2)孤竹(3),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朔爬像R而隨之,遂(4)得道。行山中無魏書原文:于忠,字思賢,本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文明太后臨朝,刑政頗峻,侍臣左右,多以微譴得罪。忠樸直少言,終無過誤。太和中,授武騎侍郎,晏子春秋原文:景公問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則諸侯其至乎?” 晏子對曰:“法其節(jié)儉則可;法其服,居其室,無益也高中文言文名詞閱讀文言文的時候,詞匯意思是大家都會出問題的地方,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高中文言文名詞,僅供參考!高中文言文名詞一、 常見試析中學的文言文教學論文關鍵詞:文言文 教學 方 * 文摘要:中學文言文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山濤文言文翻譯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為大家分享了山濤的文言文翻譯,一起來看看吧!山樊知古傳樊知古,字仲師,其先京兆長安人。父潛,事李璟,任漢陽、石埭二縣令,因家池州。知古嘗舉進士不第,遂謀北歸,乃漁釣采石江上數(shù)月,乘小舟載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項練習:《鸚鵡滅火》鸚鵡滅火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皆相愛。鸚鵡自念,此山雖樂,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獸依依不舍。后數(shù)月,觀棋自羞文言文翻譯觀棋自羞,出自《潛研堂文集》, 錢大昕著,意指看棋的人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感到羞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棋自羞文言文翻譯,希望對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