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國詩集敘》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3-03-25 22:42:04
王定國詩集敘
(宋)蘇軾
太史公論《詩》,以為“《國風(fēng)》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币杂嘤^之,是特識變風(fēng)、變雅耳,烏睹《詩》之正乎?昔先王之澤衰,然后變風(fēng)發(fā)乎情,雖衰而未竭,是以猶止于禮義,以為賢于無所止者而已。若夫發(fā)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詩豈可同日而語哉!古今詩人眾矣,而杜子美為首,豈非以其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
今定國以余故得罪,貶海上三年,一子死貶所,一子死于家,定國亦病幾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書相聞。而定國歸至江西,以其嶺外所作詩數(shù)百首寄余,皆清平豐融,藹然有治世之音,其言與志得道行者無異。幽憂憤嘆之作,蓋亦有之矣,特恐死嶺外,而天子之恩不及報,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定國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廢卷而嘆,自恨期人之淺也。
又念昔日定國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詩幾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國與顏復(fù)長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余亦置酒黃樓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無此樂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復(fù)作詩,又以病止酒,閉門不出。門外數(shù)步即大江,經(jīng)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農(nóng)夫也。而定國詩益工,飲酒不衰,所至窮山水之勝,不以厄窮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國者,不獨(dú)其詩也。
【注】①王定國:北宋文人,名鞏,工詩。受蘇軾“烏臺詩案”的株連,被貶嶺南。②眊眊:昏亂,糊涂。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忝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
B.不以厄窮衰老改其度 窮:困窘。
C.余苦其多,畏其敏 畏:擔(dān)憂。
D.而定國詩益工,飲酒不衰 衰:減退。
C.畏,敬服。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開篇引用司馬遷對《國風(fēng)》《小雅》的評論,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國詩作繼承了《詩經(jīng)》、杜詩以來一脈相承的“發(fā)于性止于忠孝”的傳統(tǒng)。
B.作者在評論王定國詩歌時,稱贊他的“清平豐融”之作,認(rèn)為有“治世之音”;但對他的“幽憂憤嘆之作”則有否定之意,因而“廢卷而嘆”。
C.本文善用對比,突出了王定國的心志氣度。如他的貶謫遭際與其忠君情懷對比,“我”對他的揣測與其寬闊胸懷對比。
D.本文先議后敘,敘事中夾有描寫,議論時飽含情感,從而避免了說理枯燥之弊;辭簡義豐,文情酣暢。
B.“幽憂憤嘆之作”是王定國詩歌的一部分作品,蘇軾并無否定;“廢卷而嘆”的原因是“自恨期人之淺也”。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①豈非以其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4分)
②定國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廢卷而嘆,自恨期人之淺也。(4分)
參考譯文畫線處
9.請簡要概括作者為什么畏服王定國?(4分)
答:⑴因作者定罪,卻無埋怨之意;⑵詩作言簡義豐,語言平易和善,有治世之音;⑶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詩作的精巧;⑷不因為困厄衰老而改變他的氣度。
【參考譯文】
太史公(司馬遷)評論《詩經(jīng)》,他認(rèn)為“《詩經(jīng)·國風(fēng)》雖然有許多描寫男女戀情之作,但卻不是yin6*亂;《詩經(jīng)·小雅》雖然表露了百姓對朝政的誹謗憤怨之情,但卻不主張公開反叛?!睉{我看來,這只是了解《風(fēng)》、《雅》中周衰之際的作品罷了,怎么察看《詩經(jīng)》的主流呢?從前先王的恩澤衰微,然后《風(fēng)》中周衰之際的作品在情理之中而發(fā)生,雖然恩澤衰微但沒有竭盡,因此,還因道德禮儀而終止,認(rèn)為賢在沒有終止的地方罷了。在情理之中而發(fā)生,因忠孝而終止,他的詩怎么可以同日而語呢!古今詩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稱第一,難道不是因為他顛沛流離忍饑受寒,終身不被重用,卻連一餐飯都不曾忘記(報效)君王嗎?
現(xiàn)在定國因為我的緣故而獲罪,貶謫到海上三年,一個兒子死在他貶謫的地方,一個兒子死在家中,定國也生病差點(diǎn)死了。我猜測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寫信給他??墒嵌▏氐浇?,把他在嶺外所作的幾百首詩寄給我,這些詩都是言簡義豐,語言平易和善,有治世之音,那些語言和德高望重的長者沒什么不同。幽愁怨憤、寄寓感嘆的作品,大概也有一些,他只擔(dān)心死在嶺外,而來不及報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親和祖先罷了。孔子說:“不埋怨天,不怪罪別人。”定國況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我然后放下詩卷而感嘆,自恨看待別人太膚淺了。
我又考慮到先前定國到彭城來拜訪我,住了十天,來回往返中寫了幾百首詩,我苦惱他的詩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詩作的精巧啊。有一天,定國和顏長道游覽泗水,登臨桓山,他們吹著竹笛,飲著美酒,乘著月色而回來。我也在黃樓上擺上酒宴來等待他們,我說:“李白死了,世間三百年沒有如此快樂了?!?br/>現(xiàn)在,我年老了不再作詩,又因為生病而戒酒,閉門不出,門外幾步遠(yuǎn)就是大江,過了一個月也沒到大江邊了,糊里糊涂地,真是一個老農(nóng)夫了??墒嵌▏脑姼泳?,飲酒毫不衰減,所到之處安閑自在,覽盡山水的勝景,不因為困厄衰老而改變他的氣度。從今以后,我敬服定國的原因,不只有他的詩作啊!
關(guān)注詞典網(wǎng)微信公眾號:詞典網(wǎng),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杜范,字成之,黃巖人。少從其從祖燁、知仁游,從祖受學(xué)朱熹,至范益著。嘉定元年舉進(jìn)士,調(diào)金壇尉,再調(diào)婺州司法。紹定三年,主管戶部架閣文字。六年
- 作者:ljzl9872作者EMAIL:ljzl9872@sina.com《 極樂寺紀(jì)游》袁宏道 高梁橋水從西
- 袁宏道原文:蓮花洞①之前為居然亭,亭軒豁可望②,每一登覽,則湖光獻(xiàn)碧,須眉③形影,如落鏡中。六橋④楊柳,一路牽風(fēng)引浪,蕭疏⑤可愛。晴雨煙月,
- 文言文屠龍之技原文與譯文原文:姓朱者學(xué)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莊子《莊子·列御寇》譯文: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xué)會
- 清史稿原文:孫嘉淦,字錫公,山西興縣人。嘉淦故家貧,耕且讀。康熙五十二年成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檢討。世宗初即位,命諸臣皆得上封事。嘉淦上疏陳三
- 巨商蓄鸚鵡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鸚鵡甚慧,能誦《隴客》詩及李白《宮詞》《心經(jīng)》。每客至,則呼茶,問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籠豢。一旦段生以事
- 孫燧,字德成,余姚人。弘治六年進(jìn)士。歷刑部主事,再遷郎中。正德中,歷河南右布政使。寧王宸濠有逆謀,結(jié)中官幸臣,日夜诇中朝事,幸有變。又劫持群
- 資治通鑒原文: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衛(wèi)綰為丞相,衛(wèi)尉南陽直不疑為御史大夫。初,不疑為郎,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
- 宋史王旦傳的文言文閱讀怎么做宋史王旦傳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旦幼沉默,好學(xué)有文,父佑器之曰:此兒當(dāng)至公相。太平興國五年進(jìn)士及第為大理評事知平
- 清史稿原文:李賡蕓,字鄭齋,江蘇嘉定人。少受學(xué)于同縣錢大昕,通六書,蒼、雅,三禮,乾隆五十五年進(jìn)士,授浙江孝豐知縣,嘉慶三年,九卿中有密薦之
- 文言文中故字的用法拼音:gù部首:攵部首筆畫:4總筆畫:9筆順:橫豎豎折橫撇橫撇捺【詳細(xì)釋義】gù①<名>事故;變故?!睹献印る墓罚骸敖?/div>呂氏春秋原文:亡國之主,必自驕,必自智,必輕物。自驕則簡①士,自智則專獨(dú),輕物則無備。無備召禍,專獨(dú)位危,簡士壅塞。欲無壅塞,必禮士;欲位無浙東愚婦文言文翻譯浙東愚婦是一個寓言型的文言文,下面一起來看看浙東愚婦文言文翻譯內(nèi)容!歡迎閱讀!浙東愚婦文言文翻譯原文浙東有婦,育一子。其夫蕭瑀,字時文。幼以教行聞。聚學(xué)屬文,端正鯁亮。常修梵行,每與沙門難及苦空,必詣徽旨。常觀劉孝標(biāo)《辯命論》。惡其傷先王之教,迷性命之理,乃作《元史原文:姚燧,字端甫,父格。燧生三歲而孤,育于伯父樞。樞隱居蘇門,謂燧蒙暗,教督之甚急,燧不能堪。楊奐馳書止之曰:“燧,令器也,長自有成爾石鐘山記蘇軾《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①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一瓢道人袁中道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嘗持一瓢浪游鄂岳間,人遂呼為一瓢道人。道人少讀書不得志,棄去,走海上從軍。時倭寇方盛,道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漢書原文: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皂隸者,其爵祿、奉養(yǎng)、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賤不得逾貴,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辨其土地、川澤、丘煙艇記[南宋]陸游陸子寓居,得屋二楹①,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煙艇。客曰:“異哉!屋之非舟,猶舟之非屋也。以為似歟?舟固有高明奧麗②逾于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