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布字應之,河南人”閱讀答案及句子翻譯
語文 文言文 發(fā)布時間:2022-12-15 23:56:30
任布字應之,河南人。力學,家貧,嘗從人借書以讀。進士及第,補安肅軍判官,輒刺問虜中事,上疏請飭邊備,仍奏河北利害。后契丹至澶淵,真宗識其名,特改大理寺丞、知安陽縣。
入權三司鹽鐵判官,判度支勾院。京城東南有泉涌出,為筑祥源觀,男女徒跣奔走瞻拜。布論之曰:“明朝不宜以神怪衒愚俗?!彼焘柙紫嘁狻S峙c徐奭、麻溫其試開封府進士,而奭潛發(fā)封卷視之。降監(jiān)鄧州稅,徙知宿州。
時越州守闕,寇準曰:“越州有職分田,歲入且厚,今爭者頗眾,非廉士莫可予?!蹦酸悴荚街?。有祖訟其孫者“醉酒詈我”,已而悔,日哭于庭曰:“我老無子,賴此孫以為命也?!?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布聞之,貸其死,上書自劾,朝廷亦不之責。
寇準貶,布亦徙建州,累遷尚書職方員外郎。歲余,出為梓州路轉運使。富順監(jiān)鹽井,歲久鹵薄而課存,主者至破產,或鬻子孫不能償。布奏除之。遷祠部郎中,擢江、淮置制發(fā)運使。前使者多聚山海珍異之物以餉權要,布一切罷去。
召為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還,拜右諫議大夫、知真定府?;蛴『颖北佳裕骸捌醯?、西夏方窺伺中國,備未可弛也。”筑甬道屬滹沱河,跨絕泥潦。未幾,為龍圖閣直學士,徙澶州。黃德和誣劉平降賊,欲收平家,布力言平非降賊者。復徙真定,未至,召為樞密副使。
布純約自守,及秉政,無所建明。子遜嘗上書,詆大臣及布皆為不才,御史魚周詢因奏疏曰:“布不才,其子能知之?!?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乃以尚書工部侍郎罷知河陽。議者以周詢引遜語逐其父,為不知體?;实v間,詔陪祀明堂,稱疾不赴。
始,布歸洛中,作五知堂,謂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也。卒,贈太子太傅,謚恭惠。
(選自《宋史·任布傳》,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疏請飭邊備 飭:整頓,整治。
B.召為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 奉:奉命。
C.或欲省河北兵 ?。簻p少。
D.黃德和誣劉平降賊,欲收平家 收:收買。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嘗從人借書以讀 ②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B.①乃徙布越州 ②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C.①歲久鹵薄而課存 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D.①御史魚周詢因奏疏曰 ②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任布“愛民”的一組是
①輒刺問虜中事 ②明朝不宜以神怪衒愚俗
③布聞之,貸其死 ④布奏除之
⑤布力言平非降賊者 ⑥布歸洛中,作五知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 ①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任布密切關注國家的邊境防御,他曾上書陳述河北的戰(zhàn)略利害關系并請求保持戒備,后來契丹果然發(fā)兵澶淵,他也因此受到真宗關注。
B.任布認為京城東南有泉水涌出并非吉兆,反對朝廷以此愚弄百姓的錯誤做法,從而忤逆了宰相的意圖,又受**牽累而被降職。
C.任布曾經在富順監(jiān)管鹽井,當時井鹽產量降低,課稅卻沒有減少,有的甚至賣子賣孫也無法交足稅款,他上奏廢除了鹽稅。
D.魚周詢借任布的兒子詆毀大臣及任布都是庸才的機會,請求皇帝降了任布的職,人們認為魚周詢的做法有失妥當。
8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布聞之,貸其死,上書自劾,朝廷亦不之責。
(2)前使者多聚山海珍異之物以餉權要,布一切罷去。
(3)乃以尚書工部侍郎罷知河陽。
參考答案
4.D(收:逮捕,查抄。)
5.B(副詞,于是,就。A①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②介詞,憑……的身份。C①連詞,表轉折;②連詞,表順承。D①介詞,趁著;②介詞,經由,通過。)
6.B(①說的是任布刺探敵情;⑤是說任布敢于主持正義;⑥說的是任布修建五知堂,與愛民無關。)
7.B(原文并未說明任布是否認為泉水涌出是吉兆。)
8.(4分)(1)任布聽說了這件事,寬免了他的死罪,并上書朝廷自我彈劾,朝廷也沒有責罰他。(句子大意1分,加點要點各1分。)
(2)(3分)以前的使者多聚集山海珍異之物饋贈權貴和政要人物,任布到任后將這一切都廢除了。(句子大意1分,加點要點各1分。)
(3)(3分)便從尚書工部侍郎任上被罷官做了河陽知府。(句子大意1分,加點要點各1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眾號:詞典網,查詢很方便。

猜你喜歡:
- 后漢書原文: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也。初為郡功曹,嘗擢舉善人,不伐其功。義嘗濟人死罪,罪者后以金二斤謝之,義不受。金主伺義不在,默投金于承塵
- 高考文言文翻譯七大誤區(qū)翻譯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句中關鍵性實詞、虛詞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高考文言文臨場翻譯的七大誤
- 《陳涉世家》選段文言文習題及答案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
- 戰(zhàn)國策原文: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②:“無為客通?!饼R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本腹蛞娭???挖叾M曰
- 中考課外文言文《資治通鑒》閱讀題【原文】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
- 《滄浪亭記》文言文翻譯《滄浪亭記》是宋代文人蘇舜欽于慶歷四年(1044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記述了作者發(fā)現(xiàn)佳地、建亭、游玩的過程,抒發(fā)了作者官
- 初二文言文中的成語第一冊1、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識現(xiàn)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十則》
- 蓋勛字元固,敦煌廣至人也。初舉孝廉,為漢陽長史。時武威太守倚恃權勢,恣行貪橫,從事蘇正和案致其罪。涼州刺史梁鵠畏懼貴戚,欲殺正和以免其負,乃
- 《學者有四失》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學者有四失》選自初中文言文閱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者有四失》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原文】學者有四失,
- 《戰(zhàn)國策東周趙取周之祭地》文言文《戰(zhàn)國策.東周.趙取周之祭地》作者:劉向趙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鄭朝。鄭朝曰:“君勿患也,臣請以三十金復
- 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
- 文言文出師表練習題[甲]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
- 明史原文:童仲揆,南京人。舉武會試,歷都指揮,掌四川都司。萬歷末,擢副總兵,督川兵援遼,與同官陳策并充援剿總兵官。熹宗初立,經略袁應泰招蒙古
- 史記原文:朝鮮王衛(wèi)滿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①、朝鮮,為置吏,筑鄣塞。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②為界,屬燕。燕王盧綰
- 聊齋志異原文:太學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貯金,里人稱之“八缸”。翁寢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怨望。翁曰:“我非偏有愛
- 漢興之初,反秦之敝,與民休息,凡事簡易,禁罔疏闊,而相國蕭、曹以寬厚清靜為天下帥,民作“畫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
- 明史原文:況鐘,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
- 高考文言文必看小技巧第一部分:讀懂文言文口訣:務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怎么去讀(1)先讀最后一道題目,了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
- 離魂記[唐]陳玄祜天授三年,清河張鎰,因官家于衡州。性簡靜,寡知友。無子,有女二人。其長早亡, * 倩娘,端妍絕倫。鎰外甥太原王宙,幼聰悟,美
- 太平廣記原文:竇玄德,河南人也。貞觀中,任都水使者,時年五十七,奉使江西。發(fā)路上船,有一人附載。竇公每食余,恒啖附載者,如是數日,欲至揚州,